7月9日,市环保局发布上半年空气、水质治理情况,空气质量四大指标中,二氧化硫、PM2.5实现了下降,但是
PM10浓度、NO 2浓度却发生了上升,究其原因,几大工地的扬尘成为PM10升高的罪魁祸首 ,并被市环保局点名曝光。数据显示,1至6月份,
青岛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5.2% 。与去年同期相比,五级(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同比减少10天,空气质量由好到差依次是:城阳区、崂山区、市南区、市北区、开发区、李沧区。
1 上半年空气优良率65.2% ,李沧最差 7月9日,市环保局发布了上半年治气、治水工作的盘点结果。数据显示,2014年1~6月份,青岛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5.2%。与去年同期相比,五级(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同比减少10天。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四项指标浓度按照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法评价 ,上半年 ,空气质量由好到差依次是:城阳区 、崂山区 、市南区、市北区 、开发区 、李沧区 ,同比,市南区 、市北区、李沧区 、城阳区 、开发区均下降,崂山区升高。四市一区空气质量状况为 PM2.5浓度即墨市最低,莱西市最高;PM10浓度即墨市最低,莱西市最高。SO 2 浓度黄岛区最低,即墨市最高;NO 2浓度黄岛区最低,平度市最高。
上半年,市区平均风速为3.4m/s,降雨量为193.2mm ,日照时数为1151.6h,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风速下降10.5% ,降雨量下降7.3%,日照时数增加12.3%,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条件有所降低。
上半年 ,青岛市针对冬季大气污染开展了多次环保执法专项行动,促进了脱硫除尘设施的有效运行,成效明显,市区 SO 2浓度同比明显下降,但NO 2浓度明显上升;PM2.5浓度同比下降8.5% ,超过年度下降6%的目标值,但PM10浓度上升。
2 PM10升高,祸首是各大工地扬尘 对于二氧化硫降低的原因,市环保局进行了分析。据介绍,2013年9月,青岛市实施了山东省新的大气污染物系列排放标准,大幅加严了二氧化硫排放限值,部分企业对原有脱硫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脱硫效率明显提升。同时青岛市加大了对烟气旁路的拆除治理力度以及冬季燃煤锅炉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监管,从而促使燃煤企业提高脱硫设施的运行效率,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幅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大幅下降,同比下降30.5%。
那为什么PM10会升高呢?对此,市环保局介绍说,上半年 ,青岛市 PM10浓度同比上升,从各空气子站监测数据看,裸露土地及工地施工扬尘对局地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影响较大。受第六干休所改造工程、南港区南侧大涧山路施工、青岛第三人民医院施工、坊子街村、南岭村等拆迁遗留裸露土地及周边施工工地等各类扬尘影响,市南区 、崂山区 、开发区 、城阳区 、李沧区 PM10浓度同比均明显升高。
崂山区中部子站去年受崂山路改造工程施工影响,2013年上半年PM10浓度较高。崂山路于去年9月底竣工,之后崂山区中部PM10浓度明显降低。今年上半年,崂山区中部PM10浓度同比下降11.5%。
3 污水直排口完工过半 据介绍,上半年,全市重点污染治理监控河流的COD和氨氮浓度均值同比分别下降11.3%和17.4%,污染有所减轻。
截至目前,列入年度计划的河道综合整治、污水直排口整治、排污管网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等方面的重点治污工程基本完成了方案设计、方案论证,大多数项目完成了环评 、土地、规划等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开始建设实施。其中,20项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已开工在建14项 ;污水直排口整治已完成83处,占全年计划数的52.5%,在建44处;279公里排污管网建设任务已完成112.5公里;10个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设项目已完成2项,在建4项。经市政府同意,制定印发了在全市重点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管理的通知,对需重点治理的污染河流,具有良好生态功能需重点保护的河流,跨行政区域涉及相互影响的重点河流,以及设有省控断面纳入全省统一考核的河流共32条河流均要求实施河长制管理,配套制定了河长制考核办法,确定了具体的考核监控断面。
4 569起环保违法案罚款上千万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出台了《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方案》、《关于在全市重点流域实施环境保护“河长”制管理的通知》等多项治气、治水具体措施,要靠上、跟上、盯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力以赴把政策落实到位,重点督促推进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
据了解,上半年组织实施了环保专项行动、执法大会战、饮用水水源地集中检查、建设项目环境监察、为考生送安静等执法活动。全市环境监察系统查处违法行为569起,处罚1196.5万元;环境违法案件被移交公安部门处理,分2批对23个严重违法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下半年要进行更严环境执法监督,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此外,市环保局将尤其加强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会商制度,深化与气象台、海洋大学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加快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开发建设,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做好重污染天气过程的趋势分析,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率,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有效应对和防范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为公众提供健康指引。
记者 郭振亮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