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岛渔盐发展史:结网捕鱼煮海为盐的传说记忆

2014-07-29 10:4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几百年光阴似箭,转瞬间沧海桑田。一眨眼古城沉海底,睡梦里孤岛变盐田。各位看官,今天要讲的这一段,是红岛的渔盐发展史,也是红岛的生活变迁史。当然,在几千年前,还没有“红岛”这个叫法 ,渔盐也没有这么发达。而接下来的故事,就要从传说中的渔盐起源开始……

    第一回 郎君氏造船结网夙沙氏煮海为盐

    红岛有两个“天下第一鲜”:一是红岛蛤蜊,皮薄肉嫩;二是红岛海盐,口味纯正。在红岛当地,人们经常这么说。大自然给了红岛优美适宜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这里勇于尝试的人们。红岛韩家民俗村重建了盐宗庙和渔祖庙,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再现了先人们结网捕鱼和煮海为盐的故事。

    郎君氏结网造罾、竹筏杈鱼、抄网捞鱼、石窟网和插木挡蒲网……在韩家民俗村里,以壁画的形式,再现了以前捕鱼的场景。《易经·易辞下》称:“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做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以佃以渔。”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相对发达的捕鱼技术。

    《中国渔业史》这样介绍我国最初的渔业生产:在5000年前的炎黄时代,郎君带着妻子从南洋来到少海(今胶州湾),妻子住在海左边的山上,教人们植桑养蚕,后来这座山就叫“女姑山”。郎君住在海的右边,教人们结网造船,出海捕鱼。郎君教先民制作木筏,用“木杈”“木杆网”近海生产,捕获鱼、蟹、贝类等海产品。

    红岛先民为纪念郎君,把他出海捕鱼的那条港称为“郎君港”(jiang),称郎君为渔宗。为了纪念郎君,红岛韩家村东曾建有郎君庙,可惜这座庙毁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目前,在当地人韩平德等人的推动下,郎君庙已在韩家民俗村内恢复。

    渔、盐、耕、读,集渔盐文化与农耕文化于一体,也是红岛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特征。战国时赵国史书《世本》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的诸侯夙沙在山东胶东一带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夙沙煮盐”。传说中,夙沙氏是煮海成盐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夙沙氏煮海水成盐处,位于半岛南部胶州湾北岸城阳区西南部。

    相传当地部落首领夙沙,有一天打了半罐海水正放到火上煮,突然一头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夙沙拔腿就追,等他扛着打死的野猪回来,罐里的水已经快熬干了,罐底部留下了一层白白的细末。他用手指沾了一点尝尝,味道又咸又鲜。夙沙用烤熟的猪肉沾着吃了起来,感觉味道很鲜美。那白白的细末就是从海水中熬制出来的盐。

    在胶州湾北部阴岛北岸平缓的海滩上,经过若干年的潮起潮落,风吹日晒,自然形成了一层白色的盐花,人们用木板刮起来收集到一起 ,经过加工,用于食用、交租、交换商品,这种取盐方式是“刮碱取盐”。

    相传在汉代,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内天气大旱,人们在掘井取水浇田时,发现井水比海水咸了许多,放在锅里煮,果然比海水取盐还多几倍,先民从此开始了掘井取水煮盐。在红岛多次挖掘出煮盐的古井,目前在韩家民俗村内,有一口井保留仍相对完好。

    第二回 秦皇点赞赐芳名王母一怒淹洪州

    不仅渔盐业的始祖在这里开天辟地,就连后来的秦皇汉武,也无比热爱这片海。这不,传说中红岛名字的起源,就与这俩人有关。

    相传,秦始皇为寻求长生不老药,曾三次巡游胶州湾。他站在船头,远望胶州湾内的第一大岛赞叹不已。他问左右随从:“此岛叫什么名字?”大臣回禀:“启禀皇上,此岛无名。”秦始皇说:“环海之岛,碧波蓝天,岛海相连,绿树葱葱,真乃乘荫歇凉之胜地也。”大臣李斯才思敏捷,马上回答道:“皇上,此岛取名荫岛如何?”秦始皇准奏。从此荫岛的名字就流传了下来,后来人们为了方便书写,就渐渐将“荫”写成了“阴”,就被叫做了“阴岛”。

    而桃花岛的名字同样是一位君王给取的,他就是汉武帝刘彻。两千多年前,汉武帝下榻不其城(现城阳)行宫时,下令在女姑山上建明堂和太乙仙人祠。汉武帝在女姑山参加完祭祀大典后,与群臣们站在山顶观赏美景。只见天空万里无云,山下海浪滔滔,远望西海岸的荫岛,就像一条大船停泊在胶州湾之中,岛上绿树成荫,绿树丛中一片桃花开得正盛,像一片红云笼罩在岛上。汉武帝看到这番美景,龙颜大悦,禁不住赞叹:“桃花美岛也。”从此这岛就多了一个桃花岛的美称。

    这个秦皇汉武都“点赞”的小岛,还有个关于天庭王母娘娘的传说。现在的红岛,有两句顺口溜就与这个故事有关。一句叫“狮子红了腚,淹了洪州城”,一句叫“淹了洪州,立了胶州。”相传“洪州城”的东城门在今天的板桥坊,西城门在红岛的东大洋海中冒岛处,南城门在四方湖岛的海上,北城门在女姑口。“洪州”之名,也是因为这里经常发洪水而得名的。

    相传,王母娘娘到凡间来体察民情,她变成一个又脏又丑的乞丐婆来到了洪州城讨饭。她来到一户人家门口,从里面出来一个妇女,手里拿着一张白饼和一张黑饼。看到有人讨饭,那妇女说:“给你张黑的,这张白的留给孩子垫屁股,还软和些。”王母娘娘一听这话,十分生气 ,心想:“这地方的人真是坏透了,不能留了。”接着她又来到另一户人家,这是一对穷困的母子。儿子名叫忠义,十七八岁,见到要饭的老婆婆马上请她进门,帮她换上干净的衣服,还帮她梳了头。王母娘娘非常感动 ,对忠义说:“洪州城门前有一对石狮子,你要经常去看看,如果看到石狮子腚红了,就是这座城要被淹了。我给你扎一个小木筏子,到时候你赶快带上你娘坐着木筏逃命去吧!”忠义听了这位老婆婆的劝告,时常去城门外看那对石狮子的屁股。有一次他碰上了自己的结拜兄弟无义,无义对他的行为很好奇,于是一直追问,忠义就把王母娘娘对他说过的话如实转告。但无义却不相信 ,他想:这对石狮子是白的,哪一辈子能红腚啊 !于是找来红漆,偷偷把石狮子腚染红了,想吓唬一下忠义。可谁知这狮子腚一红,天空马上下起了倾盆大雨,只见雨越下越大 ,很快就没过了脚脖子。忠义一见石狮子腚红了,知道洪州城要淹,赶紧跑回家去,带着母亲登上木筏,等他再回头一看,“洪州城”陷入一片汪洋,沉入海底。木筏载着娘俩飘到胶州,忠义和老娘就在岸边割芦苇,搭建草房住下了,过着渔樵耕种的田园生活。

    在1947年出版的《青岛指南》上,有这样的记载:“东大山在阴岛(今红岛)之极东,滨海耸立,气象巍峨,相传为古洪州西关,有城墙遗址。农民屡于山上拾得盔顶甲片及金钗等物……毛岛(即冒岛)孤悬东大洋村东海中,上有古井一口,水味清洌,闻系古洪州西门,但代远年湮,城舍荡然,相传明以前即有之。”这就是说,这个古老的传说,并不是毫无依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修建环胶州湾高速公路时,专家在冒岛北侧十几米处的海中测绘时发现“深不见底”,分析说这个地方可能就是当年洪州沉没海域。

    第三回 中兴祖报税为官后世人海畔围田

    千百年留下的传说让人们印象深刻,而红岛一名其实是在“文革”初期才出现的。而据史料记载,此前之所以叫阴岛,一是因为该岛位于胶州湾北部,相对于陆地,阴岛恰好位于水之南(水之南为阴);二是该岛经常云雾笼罩,天阴地暗,故名为“阴”。

    事实上,红岛在夏商周属于莱夷地,也就是常说的“东夷”。春秋战国时期,红岛就是齐国获取“渔盐之利”的主要场所。秦统一中国后,归属为琅琊郡不其县。

    “过去红岛的渔船是不允许到外面捕鱼的,直到清康熙二十三年,朝廷颁布‘展海令’,这才开始‘小船,小捕作业’。”韩家民俗村总经理刘群英介绍,从康熙年间开始,红岛的捕捞业才得以大规模开发,至乾隆年间,小中型捕捞船兴起,红岛的渔业大盛。各自然村的渔船猛增,韩家村东郎君港码头千商云集,市肆并列,一派繁华景象。根据族谱记载,韩家村村民的祖先是春秋时期韩起的后代。“到了我是第二十代,根据族谱记载,我们的九世祖是盐官,是负责盐业报税的”,韩家民俗村董事长韩平德说,据说当时家里光土地就有2000多亩,还为十世祖捐了个太子随从的官职。韩平德说,十世祖出行有专门的仆人牵着大红马开道。当时红岛还是个孤岛,等到海水退潮,大家听到马蹄敲击礁石的声音,知道人回来了,抓紧出门来接。

    咸丰年间,韩家的十五世祖韩中泮继承了以往的家业并有了发展。当时家里有三艘大帆船,在山东半岛、江苏一带做粮油、竹木以及南北土特产的运输和毛衣。有专门的“春盛”商号,最大的帆船叫“春盛”,商行也叫“春盛”。十五世祖有四个儿子,一个负责航海,一个负责盐田,一个经营春盛商号,还有一个负责农田,韩平德说,当时也是韩家庄盛极一时的时代。

    不过,在1900年之前,人们基本上都是以海水煮盐、掘井煮盐为主,1900年,韩家村民韩高祥、韩高志在即墨金口学会修盐田晒盐技术,回家后在韩家村郎君港建成四副晒海水制卤取盐的盐池,成为胶州湾内第一户使用近代制盐技术大规模建池晒盐的先驱。韩高祥、韩高志等兄弟也教会和带动了周边肖家、马戈庄等周边村民修建盐田,到1913年时韩家周围的盐田总达到900多副斗子,面积18万公亩,年产原盐3.5万吨。

    “以前,红岛就是个孤岛,只有退潮的时候,才能露出路来,人们顺着礁石路回家。后来随着盐田越建越多,1913家的时候 ,红岛的盐田快和肖家接到一块去了,大家把中间填平,红岛才从一个海岛变成与陆地相接的半岛”,韩家民俗村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盐田晒盐,就是在海边围出一片地来,涨潮的时候海水引入蒸发池,这样经过风吹日晒蒸发,从一个池子先后导入另外的几个池子里,达到一定浓度再倒入结晶池,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大盐粒子来。红岛后韩家社区81岁的老人韩明斐说,晒盐被称为“清水捞银子”。

    根据 1904~1905年度的《胶澳发展备忘录》,当时红岛的居民生产出来的食盐足够整个胶澳租借地的人食用 。红岛生产的食盐绝大部分被青岛商人买走,并从那里继续销往农村地区。商人们以3个大钱1斤买进,在李村集市上可卖到5个大钱1斤。据 1933年《青岛指南》载:“岛中南部多盐田,居民多赖渔盐之利,入其间者,第见纵横盐斗,排列海沿,汲水风车,自由飞转,游览其中,别饶佳趣。”

    第四回 老工人四十创业小顽童五岁学棋

    在韩家民俗村里,有“韩家村建盐田图”和“一九零五年胶澳盐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年村旁到处都是划分严格的盐田。以前的盐田,到处是沟沟壑壑,要是不知道的走错了路,根本走不出去,81岁的韩明斐老人说。

    韩家民俗村董事长韩平德,经常谈及他家里的“渔盐历史”。十六世祖是家里的长子,经营家里的盐田;家族人多,十七世祖不愿受管教21岁去闯关东,十八世祖韩高楼跟着叔叔长大,一直当船长漂泊在海上。韩平德说,等到父亲韩明仁从村立完全小学毕业时,家里有30多亩地、60亩盐田,还雇的有长工和短工。由于高楼公长年在海上,家里产业无人照看,已经考上青岛市立中学的父亲,被劝说放弃学业,学习晒盐制盐。

    不幸的是,1937年高楼公染上霍乱去世,韩平德的父亲19岁开始当家。正赶上抗日战争,土匪,杂牌武装,日本人,自封的地方官吏都盯上了盐业这块肥肉,一遍遍杀来要求缴税。“收不上钱来,一开始是把门和锅都给卸走,再后来就把保长给吊到梁上,保长的老婆孩子挨家挨户求人摊点钱救人”,韩平德说,抗战八年后家里的土地、盐场都所剩无几,1952年定成分时家里成了贫农。

    父亲一辈子受罪,没享过福。韩平德说,他给我们兄弟取的名字,分别是:信、义、和、平、民,也能看出他在兵荒马乱时代里的追求。韩平德小时候在政治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度过,成年后先后担任村里的民兵连长、生产队长和生产大队长。1980年改革开放后,他到红岛人民公社纺织厂做车间主任,学到一些工业技术和管理知识。1984年,虚岁40岁生日那天他回家,母亲说:“你40岁的人了,不是小孩子了,50岁就老了,你还有两个姑娘要养活,你也不犯愁?”“50岁就老了”的话,和祖宗们创业、守业的辉煌,让他彻夜难眠。“还有十年,我该怎么办?”考虑了两个月后,他决定下海创业,看看能不能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

    1984年,他辞职后和夫人找了两三个帮工,开始做铝制品上的塑料配件。从小作坊起步,逐步生产铝制品,锅碗瓢盆,到1997年有了1000万的流动资金。是小富即安去养老,还是接着把事业做大?在政策的鼓励之下,他二次创业,创办了青岛通用铝业有限公司,该公司很快成为青岛百强企业。

    2004年,快60岁的韩平德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说做实业是做实业,能不能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呢?这时候童年里的文化记忆不断涌上心头,他说,以前我们村有很多的庙宇,码头上有渔祖庙、盐宗庙、三官庙,村里光关帝庙就有三座,他从小在庙宇前看着大人晒盐和出港。后来庙宇在上世纪六七十年底都焚毁了,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古老的家乡正在逐渐消失。于是,他决定,要把家乡的风俗和文化都保留下来,得到许可后,在村旁的盐碱荒地上修建韩家民俗村。

    韩家民俗村建在古渔场和古盐场遗址之上,占地近300亩,投资2亿余元,恢复重建了郎君庙、天后宫、盐宗庙、千手观音殿、大雄宝殿等民俗景观景点,建设了渔盐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博物馆、洪州商埠古街和盐宗大街仿古店铺、韩家客栈等,以渔、盐、耕、读为主题,除了保留当年人们用于渔业、盐业的用具,还原当年的生活场景,还注重造船技术、制盐技术和民歌民谣等文化的继承发扬。2013年,红岛韩家民俗村发掘的木质渔船制造技艺、盐宗夙沙氏煮海成盐传说,成为省级非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民俗村内,还成立了一个国学馆,每到周末请专家教授五六岁的孩子们国学技艺。“我们专门教学校里不教的东西,象棋、骑马、划船、织网、读经”,韩平德说,小时候学到的东西会对以后影响很大,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7月25日,在韩家民俗村里,来了一帮参加海洋文化夏令营的孩子们,他们走进渔盐文化博物馆、民俗博物馆问这问那,有的还跟民俗村工作人员学起了织网。也许文化传承的希望,就在这些孩子们的身上。

    文/图 记者 姜振海  实习生 谢萌萌(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红岛 渔盐 结网捕鱼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