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八九月份,大批中外游客都会陆续来到大泽山吃葡萄,品农家宴。
大泽山葡萄种植历史久远,第28届大泽山葡萄节又即将举办。谈及大泽山葡萄的发展和推广,大泽山镇的几位“
葡萄达人”可谓是功不可没。8月22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几位“葡萄达人”,请他们与更多游客分享“那些年,他们与葡萄的那些故事”。
昌云军 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创办者
在大泽山,提起昌云军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晓。他建成了全国首家鲜食葡萄博物馆,并成立了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他培育的“金手指”葡萄接连在全国葡萄擂台赛上,获得“中国最甜葡萄状元奖”,他也因此多次获得“山东最具行动力的三农人物”及“葡萄科技状元”等荣誉称号,并曾与杨利伟同时登上过CCTV的舞台。种植葡萄三十余年,他先后引进葡萄新品种200多个,每年销售葡萄苗木200多万株,是他让大泽山变成了中国的“葡萄产业硅谷”。
初见昌云军,如果无人介绍,记者不会想到身边那位憨厚朴实、笑容可掬的农民就是人们口中鼎鼎大名的“葡萄大王”。“我就是个土生土长的大泽山人,高考失利后,想着大泽山种植葡萄历史悠久,我就在大泽山包了二亩果园,开始跟葡萄打上交道。”昌云军说,“葡萄种上了,我才发现葡萄种植远比自己想象中的困难。因为刚开始种植葡萄,关于葡萄的生长规律、病虫害防治根本不懂,我是眼睁睁地看着即将成熟的葡萄被一场大雨给毁了。”
种植葡萄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但昌云军并未放弃。经过几年的尝试,他终于掌握了葡萄种植规律,自家的葡萄也是越长越好。“我刚开始种植的葡萄是酿酒与生食兼用的品种,附加值低,只能以每斤两毛钱的价格送往酒厂。后来,我发现大连有个品种因为早熟,拿到市场能卖到一块多一斤,同样是葡萄,品种收益却相差很大。”昌云军说,“自此,我就开始关注葡萄品种,并建立起自己的园艺场。几年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又让我的园艺场变为了中国农科院试验基地。”昌云军表示,通过这个平台,他开始接触越来越多正规的葡萄种植户,参加全国的关于种植葡萄的会议、讲座,对他来说,这个促进是飞快的。不经意之间,他也从一个种葡萄的“果农”转变成了搞葡萄研究的“专家”。
据介绍,从果农到专家,从2亩葡萄地到1000多亩的葡萄基地,从小园艺场到全国知名的育苗企业,并成为中国农科院果树所的试验基地,10年中连续多次被评为农科院的先进基地,人们都说昌云军创造了一个奇迹,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其中的酸甜苦辣。
靠着执著与勤奋,迄今为止,昌云军还出版了《葡萄新品种新技术》、《美国红提葡萄栽培图册》、《中国大泽山葡萄》、《最新葡萄栽培实用技术》等专业书籍,而他的最高学历不过是高中。他刚刚种植葡萄时,只有不到两亩地,如今,他的种植基地远及新疆吐鲁番 ,达1000多亩,成为名副其实的“葡萄大王”。很多外地的葡萄种植户慕名而来,向昌云军请教葡萄种植的专业知识。
在交谈中,记者发现,作为有知识、有头脑、有理想、有抱负的复合型农村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现在的昌云军已经成为了全国葡萄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的专家,他的理想却始终未曾改变。“目前葡萄在册的有一万六千多个品种,葡萄适应性很强,最适合的地方是北纬30多度,基本上大部分地方都适合种葡萄,土耳其、伊朗是葡萄的发祥地。”昌云军表示,2007年开始,他建立了葡萄大观园将自己种植葡萄的经验展现出来,大观园面积不大,不到200亩,以金手指为主要品种,共有200多个品种,这就意味着中国最好的葡萄都在这个园子里。
高竹亭 高氏庄园创办者
提起大泽山上的葡萄庄园,高氏庄园最为人熟知。在这里,游客不光能吃上新鲜的有机葡萄 ,品尝浓郁的冰酒和葡萄汁,还能顺便游览菩山的美好风光。吃喝玩乐,游客们体验的是世外桃源的宁静,感受到的是田园风光的乐趣。
据了解,66岁的高竹亭也是土生土长的大泽山人,早在1985年,他创办了平度市第一家水磨石厂,产品畅销不衰。然而,在水磨石经营红红火火的时候,高竹亭琢磨起转型之道。“1998年,我找了许多专家探讨建葡萄酒厂建设的可行性。得到肯定答案后,我就成立了青岛泽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填补了我们大泽山历史上只有葡萄而没有葡萄酒厂的空白。”高竹亭表示,酒厂建成后,他信心百倍,决心用大泽山最好的葡萄酿造更好喝的葡萄酒,并聘用十几个业务员到全国各地开发和占领市场。
然而,事与愿违,不到三年,高竹亭就背上了几百万的外债。“企业处在最困难的时期,有不少经销商找到我,希望合作生产野山葡萄酒,并承诺负责销售按照他们提供配方生产的全部葡萄酒。”高竹亭说,“看过配方后,我发现,经销商要求的葡萄酒多是勾兑而成,这样的葡萄酒即使再供不应求,我也不能跟他们合作。”高竹亭说,做人要有良心、讲诚信,最终凭借良好的口碑和过硬的质量,酒厂不但生存下来,还赢得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2007年,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完善企业产业链,高竹亭成立了占地200亩的葡萄生产基地——高氏葡萄种植庄园有限公司,并向国家注册了“高氏庄园”商标。“我建立高氏庄园的目的,就是为了种出中国最好吃的葡萄——有机葡萄。”高竹亭表示,要种出真正的有机葡萄,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种植观念,研究葡萄生长的条件,特别是微量元素的要求。于是,高竹亭找人深挖土地1~3米,让葡萄的根扎更深,吸收深层土壤更多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来提供葡萄品质。同时,他还请来肥料专家,利用草粉、玉米、豆粕、鱼粉、葡萄籽、牛奶等,按一定的比例生产出自己的专用肥。为了使葡萄口感更佳,高竹亭开始给葡萄搞“计划生育”。一般葡萄亩产四五千斤,而高氏庄园的葡萄亩产却要限产控制在1000斤左右,产量仅是普通葡萄产量的1/5。虽然家人反对,但高竹亭态度坚决,“葡萄也要‘优生优育’,如果不限产,葡萄品质就达不到要求,做不出品牌。我这样做,就是要种出中国最好吃的葡萄。”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葡萄越做越好,如今大泽山葡萄节的分会场也设在了高氏庄园,百余种葡萄亮相高氏庄园,更加推动了庄园的发展。目前,高氏庄园已成功向国家认证了高氏庄园有机食品葡萄和“大泽山”高氏庄园绿色食品葡萄 ,今年还成立了高氏庄园葡萄专业合作社。下一步 ,他们要利用这些平台,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统一管理和销售葡萄,共同打造一个绿色食品品牌平台,让更多的村民得到利益。
徐维龙 玫瑰苑山庄创办者之一
电影《中国合伙人》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创业开办英语培训学校的故事,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创业合伙人。立志于做“集休闲度假 、观光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休闲生态山庄”的徐维龙、张继韬和温玉智便是其中一例,只不过这三个来自同一个村庄但没有种过地的发小打算回归农田,搞好葡萄种植,带动周边村庄的人致富。8月27日,记者采访了合伙人之一——玫瑰苑山庄的法人代表徐维龙,听他讲述了三兄弟一起建设玫瑰苑山庄的故事。
和徐维龙的采访约在了玫瑰苑山庄的葡萄园内。一见面,他就热情地让记者吃葡萄 ,“今年葡萄早熟,尤其是玫瑰香,更甜、更香。”徐维龙说:“我们的葡萄采用生草栽培技术,还原了葡萄本身的风味,口感很好。”随后,他带着记者在山庄内的葡萄长廊转了转,用手比划了庄园的大致范围,并介绍道,“我们是从去年开始承包土地建葡萄园的,山庄总占地面积200亩,目前停车场已经建好,原有厂房拆除后,准备搭棚子建农家宴招待游客,后期还将增加一些景观、休闲小区,供游客赏玩,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延续、发扬葡萄文化的同时,为游人提供休闲的去处。”
说起合伙建玫瑰苑山庄的缘由,巧合的是,同来自大泽山大疃村的三个人都没种过地,都把土地承包给了别人,自己干着个体、做生意,徐维龙开汽修店、张继韬拥有石材厂、温玉智是做轮胎生意的。“考虑到自己的事业未必能干一辈子,而且现在国家对农民的政策优惠,我们就去莱阳、安丘等地学习,之后投资建起了山庄。”徐维龙说,做农业投资大、见效慢,得个三五年才能安稳,对于没研究过种地的哥仨来说,只能多向别人学习,踏踏实实地摸索着朝目标迈进。
据了解,自2013年开始筹备建设庄园至今,他们已经投资700余万元,预计总投资1200余万元。“现在就想扎扎实实地把庄园搞好,让来到庄园的游客吃得放心,玩得舒心。”徐维龙表示,除了配备停车场、农家宴等设施,他们还将在住宿方面有所突破,满足“流连不想返”的游客需求,让大泽山之行,不再是一日游。
据了解,在专研葡萄的同时,他们还不忘带动大疃村以及邻村果农的收益,于2013年1月份成立了青岛玫瑰苑山庄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徐维龙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成员有100多户,除了本村的还有其他村的葡萄种植户,成立合作社的目的就是在庄园步入正轨后,利用品牌效应,为成员们带来销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卖个好价钱。”文/图 记者 郭微微 张雪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