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万元报恩"执着出大爱

2014-11-05 10:24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薛易

  11月2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接到了2008年1月曾采访过的一位市民的电话,她叫李慧,是一位单亲妈妈。6年多以前,李慧的丈夫因肝癌即将离世,因忙于照顾丈夫,经济和精神异常困顿的妈妈耽误了儿子上学的事情。此事一经报道,引来社会捐助1万多元,“我们现在过得好了,我想把这1万块钱还上,原来的人是找不到了,我想以他们的方式把爱传出去……”

  11月4日,我们以《恩人啊,你们在哪里》为题,刊发了这一报道。“低保户万元报恩”的话题一时传遍岛城大街小巷,人们感慨于其间生活的艰辛与转折,感触于爱心的温暖与力量,更感动于报恩者的单纯与执着。从六年前,7岁的小菁原那个“想要一套一年级课本”的简单愿望,到市民踊跃捐出一万多元的救助金,再到李慧一家六年后想要报恩,这一连串的起承转合是对爱心传递的最美书写,也是对岛城市民大爱的最好见证。

  六年前,李慧一家的生活正处于悬崖边上,本就非常不善交际的李慧感觉天都要塌了。在紧急关头,市民的爱心捐款雪中送炭,不仅帮小菁原实现了愿望,也给了李慧极大的精神支持。“这笔钱挽救了这个家”,连小菁原父亲去世后发送他的钱都是从中出的……这一切,都牢牢地刻在了李慧心中。六年后,李慧一家的境遇有所改善。虽然在其他人看来,她的日子依旧很困难,一家人只靠低保金过活,所住的出租房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但李慧和小菁原都很知足。他们心里想的,是如何用仅剩一点的拆迁补偿款,“把社会救助的这一块恩情还上”,在她心中,还有比自家更困难的人。

  1万元,在大多数人看来,这并非一笔多大的数目,但它确确实实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它让李慧在绝境之中感觉到了希望,也给了她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1万元,在如今的李慧一家看来,仍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但她就是想将其“还”回去,回报社会。

  在世俗的眼光中,如今的李慧仍然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她的这一报恩的决定也很不自量力,不掂量掂量家里的实际情况,非要跟自己过不去。然而,换一种视角就会发现,李慧身上保留了一种最淳朴的“知恩图报”的品质,这是人性中最单纯的真善美。它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类名言里广为流传,在“一饭千金”之类故事里为世人称颂,然而,一具体到现实中的某个人身上,它往往就显得突兀起来。为什么?因为当下,我们看过很多“扶人反被讹”、“被救者冷漠离去”的“中山狼式”新闻,也见过更多受人恩惠却心安理得的案例,似乎人能够感恩已属不易,更何谈报恩了。

  在这个社会转型期,如果说种种见怪不怪的乱象,是对爱心的投毒,那李慧身处困境仍思报恩的举动,则是对人情冷漠的最好解药。

  “低保户万元报恩”,这也只是岛城市民爱心救助中的一个寻常故事。在这个黄叶纷飞的秋日,它让我们看到身处底层的人们,金子一般闪耀的良心。这良心让我们更坚定对生活的信任,也会燃起继续奉献并传递爱心的热情。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