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丰富的煤炭炉子和小太阳等取暖设施很受农村村民欢迎。
大部分村民家里还是烧煤炭炉子取暖。
随着气温的下降,供暖问题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然而,对于居住在农村的村民,因为条件限制,无法实现集中供暖,他们的取暖方式依旧以传统的煤炭、柴火为主。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农村的
传统取暖方式在环境污染以及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隐患,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安全、清洁的新型供暖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农村还是普遍用煤炭炉取暖
近日 ,记者走访发现,大部分农村地区目前由于基础设施条件限制,所以取暖问题只能围绕着煤炭和柴火等现有资源来解决,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仍是煤炭炉子取暖。记者走访旧店镇王家洼村了解到,大多数村民家都烧煤炭炉子取暖。村民王大姐告诉记者,他们这边取暖都是烧炉子。“没有别的办法,除了烧炕就是烧煤炉子,几乎家家都烧,用空调太贵了。”王大姐告诉记者。而60多岁的张老汉家里还是烧炕取暖,他用的干柴是从自家果树上修剪下来的枝条,头一年剪枝后,树枝放在地头晾了整整一年,已经完全干透,烧火时很容易点燃。虽然烧起土炕的屋子很暖和,可记者在屋内待久了,老是闻着有股异味儿,张老汉说:“烧土炕要操不少心,年年都得留神检查,万一炕上或烟道有裂缝,就可能出危险。”
记者采访了一位村民,一个冬天用空调取暖花费得3000多元,而用煤炉子每年花1000~2000元,因此,烧煤取暖最为经济划算。“冬天开空调的话,还不敢24小时开着,这样一个冬天下来费用太大,选择烧煤炉子,一个冬天2000块钱就足够了,我们现在每年冬天都是用煤炉子取暖。”
平度市崔家集镇村民孙先生告诉记者。
在苏州路卖煤炭炉子等取暖设施的顿老板告诉记者 ,目前农村各方面条件有限,农村取暖还是以传统煤炭炉子为主。“农村虽然现在很多装了暖气,但是大部分还是生煤炭炉子为主,我们前段时间生意好,高峰期一天能卖几十个炉子,都是农村的村民。”顿老板介绍。记者在平度煤炭市场采访了解到,几乎所有煤炭老板都表示煤炭主要出售给附近村民,用于家庭冬季取暖。“我们煤场每年冬天卖那么多煤,都是卖给附近村民取暖,也有一些村民专门来我们这儿批发 ,基本上都是民用。”信诺煤场李老板告诉记者。
老式煤炭炉易造成煤气中毒
据了解,取暖安全是农村居民取暖的一大隐患,在使用煤炭炉取暖的村民家中表现尤为突出。记者走访发现,很多煤炭炉密封性不好,在密闭空间内很容易造成煤气中毒,出现头晕、恶心、身体无力的症状。每年冬季是煤气中毒的高发期,就医者大多数来自农村,煤气中毒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记者随机走访了崔家集镇禚家村的十户人家发现,有八户生煤炭炉,其中三户认为有烟筒就不需要通风。“我们家的煤炭炉今年生起来有将近一个月了,有烟囱通到窗外,一般没怎么特意通风,有烟筒不就顺着烟筒跑出去了,不用通风。”禚先生说。而张女士家则特别注意通风问题,“现在像我们年轻的都知道通风,可能一些老人不太注意。晚上为节省煤炭,用碳把炉子火压上,把水壶移到一边,这样煤炭燃烧不充分,很容易中毒。”张女士告诉记者。
据悉,封闭的房间、不流通的空气给煤气中毒提供了温床,而且事故多发生在睡熟的后半夜,家里为了节省煤可能会封火,而封火就容易集聚一氧化碳,在不透风的空间内使人煤气中毒。
新型取暖方式应运而生,农村低保户一年还有400元补助
记者采访了解到,农村迫切需要安全环保的取暖方式,不少村民反映向往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安全干净的供暖。在贸易城一家出售取暖设施的刘老板告诉记者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安装暖气片,也有不少在装修时直接安装地暖。“燃烧煤炭可以产生热水和水蒸气,也就有了水暖和汽暖之分。水暖具有稳定性 、舒适性、安全性 ,室内温度均匀,无噪音、无空气对流感等优点,因而,现在农村最为常见的是水暖,与之相配套的水暖暖气片是现代农村最为受欢迎的取暖设备。”刘老板表示。
此外,记者走访发现家电市场发现,除了空调,各种形式的电热器摆在了显眼位置,销售人员表示,近两年,小太阳、电热器等新型发热电器层出不穷,而且更新换代很快,受到越来越多村民的欢迎。“我们俩白天在工厂上班,到晚上回家睡觉,觉得生炉子或者安装暖气的话有点浪费。所以我们就买了个小太阳 ,晚上回家开开,关好门卧室一会就热了。”崔家集镇小张家村赵女士告诉记者。
虽然农村实现集中供暖还困难重重,但是近些年,好政策的出台以及实施,为解决农民取暖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从2013年起为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政策,平度建立农村低保户冬季取暖补贴制度,对农村低保家庭发放每年一次性 400元的冬季取暖补助,冬季取暖补助金在每年12月份随低保金一同发放。今年还成为了市办实事,民生投入使农民取暖有了保障,使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此外,在农村中小学取暖方面,记者了解到,实施热水热饭改厕取暖的“211”工程是平度市政府自2011年以来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的实事之一,至今共为186所中小学完成供暖面积47.83万平方米,惠及师生10万余人,淘汰煤炉子,实现校园内集中取暖。
文/图 本报见习记者 禚佩佩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