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凌梭"味美要吃得尽快 栈桥等处频现撒网人

2015-03-23 06:18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梭鱼是近海底层鱼类,多栖息于沿海及江河入海口,也能进入淡水中生活,是杂食性鱼类。梭鱼幼鱼活动在河口浅滩处,以浮游生物为食,也吃植物碎片。



  半岛都市报3月22日讯(记者 徐新东) 近日,栈桥附近出现梭鱼群,吸引众多市民垂钓或撒网捕捞。据介绍,这是因梭鱼集群游入海口河道等海域觅食产卵,而此时捕捞上来的梭鱼,渔民习惯称之为“开凌梭”,因肉质鲜嫩有“开春第一鲜”的美誉。专家称,梭鱼渔汛短,清明过后其味道变差,美味不再,之后便很少再捕。“所以吃梭鱼的话要尽快了。”专家提醒说。

  3月17日下午,夕阳渐渐西下,但栈桥两侧的海岸上仍然有众多的市民在撒网捕鱼。老王就是其中的一位,只见他穿着连体的胶皮裤子站在海水里,等瞅准时机之后,用全力将渔网撒出,渔网瞬间变成一个圆圈后坠入海中。几分钟过后,他开始慢慢收网,快收到岸边时,翻着白肚皮的鱼儿开始不停地乱蹦,老王快速将网拉上岸。老王告诉记者,他所捕的鱼都是梭鱼,而一周以来,栈桥附近出现大量梭鱼,每次下网都能捕到,少则几斤,多则几十斤。

  撒网者能轻松捕到鱼,同样垂钓者也能轻易钓到鱼。3月20日上午,在靠近莱阳路码头附近海边聚集着很多的垂钓者,只见一名垂钓者将鱼钩抛入海中后没多久便迅速收线,紧接着一条十多厘米长的梭鱼被钩上来。

  为何栈桥周围会出现大量梭鱼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一位专家介绍:“这个季节刚好在惊蛰之后,所以大量出现与其生活习性有关,梭鱼集群游出正是为了觅食和产卵。”据介绍,这个季节梭鱼的数量多,而且味道也是最为鲜美的时候。采访中,不少渔民们也介绍,每年惊蛰前后,随着天气越来越暖和,岛城也进入捕捞梭鱼的时节,这时候捕上来的梭鱼,渔民们习惯称之为“开凌梭”,另外民间还有“食用开凌梭,鲜得没法说”一说。

  3月22日,在城阳上马一个集市上的很多摊位上都摆放着很多条梭鱼,其个头大小不一,有一两斤一条的,还有两三斤一条的,但其价格都在15元/斤上下。“这个鱼从过了年之后就开始卖,市民们买的很多,都是图个新鲜,因为冬天基本上还是冰冻鱼占多数。”一位摊贩告诉记者,按照惯例,梭鱼的销售季一般从惊蛰前后一直持续到3月底,大约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专家进一步解释,进入四月份之后,随着气温越来越高,特别是清明节以后,水中食物越来越丰富,梭鱼开始涉猎大量的食物,到那时候再吃梭鱼,肉就不像现在这么鲜了。

  此外,红岛的老渔民吴先生也表示,梭鱼产下的卵生长迅速,尤其是进入夏季之后,几天的时间,长度就能翻倍。每年夏天六七月份的时候,在码头附近的海边,能看到成群的梭鱼游动。“所以说梭鱼并不是只有开春才能捕,只不过在清明节以后捕的梭鱼肉质松软,入口有一股土腥味,很少有人吃。”吴先生说,在一些地区甚至还流传有“六月梭臭满锅”的俗语。

  ■链接

  水质越来越好,鱼儿自然多


  采访中,渔业专家介绍,青岛周边海域梭鱼资源比较丰富,胶州湾、即墨丁字湾以及沙子口等海域都是梭鱼比较集中的区域。

  这几个区域为何盛产开凌梭?渔业专家说,胶州湾是大沽河、海泊河、墨水河、白沙河、李村河等淡水入海口,天气转暖的时候,陆地升温比较快,河流入海口又有丰富的浮游生物作为基础性饵料,所以冬季在深海休眠的梭鱼会在农历惊蛰、清明前后集群游入海口河道觅食产卵。此外,沙子口、即墨丁字湾也都有多条淡水河流注入,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使得海水中所带的浮游生物也同样丰富,吸引着梭鱼前来觅食。

  “栈桥附近出现这么大规模的梭鱼渔汛真的很罕见,不过这也说明了咱青岛海域的水质越来越好了。”2014年4月份青岛五四广场附近海域曾出现大片海水变成了红色,经环保部门采样分析并非赤潮,而是大量梭鱼扎堆产卵导致的海水变色,从产卵的数量来看,表明海水水质变好。因此,随着环境的改善,海水水质的变好,梭鱼成群又在岛城沿海再现。记者 徐新东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开凌梭 栈桥 美味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