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惠民政策“最后一公里”腐败

2015-03-23 14:4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舒圣祥

  据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4年,中央累计安排1191亿多元资金支持农村危房改造。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加大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农村危房改造366万户。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存在危房改造资金被基层干部非法侵占的情况,国家惠民资金被“雁过拔毛”。(3月22日新华网)

  获批一万元到农民手中仅有五千,村干部坐等“好处费”竟让村民送鸡上门……惠民的好政策,被“雁过拔毛”之后,已经面目全非。这是“农民身边的腐败”,也是惠民政策在落实执行阶段的“最后一公里”腐败。

  然而,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被贪腐侵占,并非新闻中那几个村镇存在的现象。对基层惠民资金的发放,监督管理方式趋同,贪腐几率难免也趋同。更进一步,又何止农村危房改造基金如此,相关的惠民资金在“最后一公里”发放阶段,恐怕都少不了被“雁过拔毛”的可能。粮食补贴发放之前就常被侵占,后来只好直接打到农户银行卡上。问题是,很多的惠民政策并非人人有份,给谁不给谁基层政府往往拥有绝对权力。

  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话放在惠民政策“最后一公里”腐败上再合适不过。具体到危房改造补助,有的基层干部索取回扣、“辛苦费”,农户不给钱就不给指标;还有的直接出卖指标,明码标价多少“指标费”;至于虚报冒领,或者直接克扣、截留或挪用,那些暗箱操作的法子,就更加不在话下了。为什么他们胆敢这么做?因为监督的无力。上级政府部门只负责拨款,却没有真正重视过资金使用的效率,没有落实过是否发放到了该发的人手里,而农民对基层组织的监督就更弱了。

  村务张榜公开、村务上网公开,其实都是要解决村民知情权的问题,只有首先知道,然后才谈得上监督。所以,要消除惠民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腐败,首先就要从信息公开做起,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凡是涉及惠民政策的落实,涉及公共资金的使用,都应该在专门的网络平台上详细公开。当地村民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向上级相关部门举报,就算当时没被发现,信息上网后也可事后追溯当年经办官员之责。为时几天的短期公示,或许可以很轻松地糊弄过关;永不消除的公开信息,让腐败无处可逃—— 这绝对是更有力量的反腐威慑。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