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化路17号1号楼是座温馨楼 军嫂们情谊深(图)

2015-04-23 13:57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军嫂们平时经常聚在一起话家常。



善化路17号1号楼。



  “你今天去不去买菜?”“不去了,家里有点事,你能不能帮我捎点?”“没问题啊!”……在善化路17号院中,这种对话并不少见,而对话的主人公就是楼里的军嫂们。原来,1号楼是一座“部队楼”,虽然居民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但因为同属一个部队,所以彼此熟识,军嫂们更是彼此投缘,平日里便会相约着一起买菜,而且每天晚上都会雷打不动地出去健身。

  新鲜事

  军嫂一起把身健

  “这是谁啊?”“还能有谁,我家属!”这两句话是当时1号楼内的军官们介绍自己妻子最普遍的方式。而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将这些“被介绍人”联结到了一起,让她们能够彼此熟识,互相帮助,真真正正地成了一家人。“我们认识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平日里有什么时都会互相帮助。”4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善化路社区管理服务中心,1号楼楼长闫立英拉着老姐妹周玲、杨丽杰的手,笑着告诉记者,平时大家会约着一起出去买菜,“有时候会打个电话‘预约’一下,订好时间大伙第二天一大早就会到楼里下集合。”“有时候我上班没时间去买,老闫还会主动给我捎菜回来,已经捎了好几次了,真的挺感谢她的。”旁边的周玲忙补充道。

  不仅买菜在一起,晚上健身时间军嫂们自然也没有分开。“虽然现在我们中间有上班的,有照顾外孙的,还有忙活居委会的事的,大家白天有时根本就见不着面,但是晚上的休闲时间是一定要聚聚的。”闫立英笑着告诉记者,她们几个老姐妹晚上都会准时在楼下集合,从楼下出发,从木栈道一直走到海预宾馆,然后再折返回来,一晚上能走上个一小时,“我们一边走还会一边聊天,曾经跟随丈夫在部队的生活就是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当年我丈夫值班不能回来,我又要上夜班,我们家孩子有好几个晚上都是睡在邻居家里的。”杨丽杰说。“当军嫂也要守规矩,平时不该问的我们都不会问。”杨丽杰告诉记者,她丈夫莫俊河回家从来不谈单位上的事,而她也从不会问,“虽然也有好奇,但是还是会忍住。”而跟随丈夫在部队生活多年,军嫂们也偏爱看战争戏,“我丈夫爱看军事节目,我跟着看也慢慢喜欢上了,有时候还会和他讨论几句呢!”杨丽杰笑着说道。

  团结事

  大伙共同守护楼内卫生

  善化路17号院1号楼没有物业,打扫卫生就落到了居民自己身上。“他们年轻人有时候上班忙,我们这些老业主就得打扫打扫。周玲就经常帮着闫立英一起打扫楼道。”家住2单元杨丽杰主动给记者介绍,“楼里年轻租户很多,他们有时候随手丢些果皮纸屑的,或者有的人把垃圾袋放在门口边上,周玲看见后就会主动把垃圾带下去,扔到垃圾箱里。”

  一旁的周玲不好意思抿嘴笑道:“这算不上什么事。我们也是跟着闫立英学着做。收拾垃圾不费力不费时,都是举手之劳。大家都是军嫂,以前一起住过部队大院,丈夫们都执行任务,有时候都不回家,我们女人就得相互照应,你帮帮我,我帮帮你,也就习惯了。”

  感人事

  居民自己掏钱清理社区垃圾

  而这楼里的热心肠可真不少。“杨丽杰的老伴莫俊河也是热心肠,他很爱干净,不但自己在家爱收拾,过年过节的还和他老伴杨丽杰一起打扫楼道,把楼道每层窗户都擦干净。”周玲指着杨丽杰说道。杨丽杰说:“我家老莫是爱干净,也是热心肠,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还去当过志愿者呢!今年在过年前把家里打扫完,又抓着我出去把楼道的每层窗户擦干净。楼座是大家,也是我们自己的,干干净净的进出家门心里也敞亮。”

  “我们楼座每位老住户都做得很好,像2单元的杜根明也是非常热心。前段时间我们社区给我们重新整修保温层,所以墙壁重新粉刷了一遍。楼下本来有块小草坪,粉刷墙壁和整修保温层时有施工垃圾掉在草坪里、单元门前,这给居民带来很多不便,而且看上去也不美观。”闫立英感慨道,“杜根明自己掏钱请来清洁人员,把楼下落下的施工垃圾都清理干净了,我们知道后都很感动。”记者看见现在的1号楼1单元门前道路整洁,草坪干净,再配上新粉刷的墙壁,还有那几株盛开的樱花,真是美极了!

  温情事

  照顾九旬邻居近十年

  “要说做的最好的就是我们片长闫立英,她不仅带头打扫楼道环境,很多小事为我们这些老姐妹们操心着,还对自己的邻居很照顾。”周玲记者说,一旁的闫立英连忙想制止周玲说下去,可是在记者再三追问下,终于了解到实情。原来,家住1号楼1单元301的是位90多岁的抗日老战士,他的女儿不能常过来照顾,一日三餐都是保姆做。有时候换保姆的间隙就没有人照顾,闫立英就会主动前去关照老爷子。

  “唉,其实也没什么,我们住得近,有什么事他过来敲敲门我们就过去帮着解决了。”闫立英始终认为这是件小事,“平日里我做饭给他捎带点就行,也不会觉得有负担。像烙个饼子多烙一块,炒菜多炒点就是了。他家闺女也是觉得有我们这样的邻居才放心。”就是这样不间断的照顾,已有七八年之久,老爷子的女儿心里满是感谢,可是在闫立英去觉得没什么:“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可是有个邻居关照,真能减少不少折腾,我们退休也没什么事,年轻到现在也闲不住,所以多做点真不算什么。”

  暖心事

  楼里有两位“买电专业户”

  楼里每年都会有一次收交公共电费的任务,而这项任务就被楼内居民万社清和闫立英两人主动承担了下来。“我们小区没有物业,所以像交电费这种事只能我们自己来做。”闫立英告诉记者,万社清也是楼里出了名的热心肠,“楼里的灯坏了,他拿着东西去修,有时候灯泡坏了他就会自己掏钱换灯泡。”每次到交感应灯费用的时候,万社清总是挨家挨户地去收,遇到家里没有人的,总是要跑上好几次,一定要把全楼的都凑齐,最后交给闫立英。

  在闫立英帮居民交电费之前,负责缴纳公共电费的是居民张建国。“他最近到国外了,所以只能换个人去交了。”周玲说道。而这活就被楼长闫立英主动揽了下来。“每次都得跑到伊春路附近去交,路挺远的,我们都非常感谢她。”杨丽杰告诉记者,有时候闫立英一来一回就得一上午的时间,但对此她却只是简简单单地说了句:“只是件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背景资料

  军嫂情谊深

  善化路17号1号楼于1998年正式竣工,居民在1999年陆续入住。1号楼一共2个单元,每个单元高6层,一层2户,共有24户居民。楼内居民都是一个部队中的军人,是名副其实的“部队楼”,而他们的家属——军嫂们更是有着深厚的情谊。

  文/图 记者 李晨 黄俊凯 刘佳琪

  我们的楼座我们的故事

  楼座,是街道社区的一个基本单元,也是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楼座,见证着社会发展,也记录着沧桑岁月;楼座里,有普通的居民,也有感人的故事……你对社区哪些楼座比较感兴趣?你所在的楼座有没有故事?本报推出的《楼座》专栏,将探访每一个有特色,有故事的楼座,也欢迎居民朋友与我们讲述有关楼座里的那些人和事。

  联系电话:18560605887,QQ:232188065,邮箱zhuhainews@126.com。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