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青岛最具文化底蕴街道大学路 偶遇民国大师

2015-05-14 14:44   来源: 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幽静,整洁,满眼翠色,时有鸟鸣入耳。这里是大学路,行走于此,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在不自觉间放缓脚步。

  纵观整个青岛市,若论最具文化底蕴的街道,莫过于大学路,它见证了青岛的百年沧桑。掩映于葱茏绿树间的一座座小楼中的,是诸多名人与学人的遗踪。那些过往的风华与风流,让如今的人们心生庄严,默默阅读,静静倾听。

  大学路以前叫东关街

  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大学路是青岛最早的街道。”追溯它的历史,必须提及的是东关街和青岛河。这两个名词,让如今的青岛人感到有些茫然,然而在历史上它们却是绕不过的符号。

  青岛原本是一个渔村,青岛河原为青岛的母亲河。青岛河发源于青岛山,水流下来后沿登州路龙江路经过东关街(今大学路)一直流入大海。19世纪末,清政府在青岛河西岸修建了一座总兵衙门,随后,河西岸也开始成为市镇。按照传统习惯,城门以外的区域被称为“关厢”,于是青岛河东面的位置也就成为“东关”,而那里的街道则被称为“东关街”。

  当年,德国人侵占青岛之后 ,为了维持其长期统治,便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他们沿着青岛河整修了一条现代化马路,名为“奥斯帕斯街”,但青岛人还是习惯称此为“东关街”。而后来,私立青岛大学开办,这条马路也就改叫大学路。随着青岛一步一步从渔村向城市转变,青岛河也一点一点被蚕食。而在它所流过的地方,则冒出了一座座充满异国风情的小楼。

  上世纪70年代,早已干涸的青岛河的河道上游,被夷为平地,盖起了大量的楼房,原来分处河道两岸的大学路和龙江路,被连成了一大片。下游出海口的一段河道则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被覆盖并修成了马路,这就是大学路末端的一部分。最终,青岛河从青岛人的视野当中完全消失了。岛城知名文史专家吴坚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青岛河并没有消失,它只不过从明沟变成了暗渠。如今在大学路和黄县支路的交界口附近,还能看到一段明沟,这就是青岛河。”

  鲁海先生对青岛河记忆犹新,上世纪40年代,他曾在“迎宾馆”那里住过两年,能看到青岛河,流水绿地风景很美。后来他还有一段探险的经历。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组织挖防空洞。“我们小组正好在现在的美术馆这个位置挖,挖着挖着竟然发现了底下仍然存在的青岛河,有七八米宽。当时我们就沿着河道走,一直走到了老二中的出海口位置。”

  近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来到大学路,发现路旁的行人大多比较悠闲,人们缓步行走,似乎很享受这里的幽静。法桐新绿的叶子,路旁红顶的房子,都让人想静下来多看两眼。每天只有很短的时间,大学路是热闹的,那就是54号的大学路小学的学生们上学和放学的时间。

  虽然,大学路小学在青岛本地人看来大名鼎鼎,但对很多外地游客来说,假如不按图索骥,他们往往很难发现大学路上还有这样一所小学。“就建筑风格而言,它的确太不像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小学了。”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红墙、小院、别致的建筑,它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座别墅。事实上 ,这里正是曾经的两湖会馆。

  虽然两湖会馆没有齐燕会馆、三江会馆和广东会馆那“三大会馆”有名,但也是青岛比较出名的同乡会。鲁海先生说,据《青岛指南》一书中记载,两湖会馆建于1933年。在此之前两年,湖北人沈鸿烈当上了青岛市长。当时的湖北、湖南两个同乡会便进行了合并,由沈鸿烈出任董事长。这两湖会馆一开始选址潍县路5号,但后来改到了大学路上,建成后占地2993.34平方米,建筑面积777.19平方米。和青岛“三大会馆”一样,两湖会馆也为同乡提供帮助。

  1947年,教育家吴秉衡在这里创办了慈幼小学。1949年改名为私立向民小学,1952年又与山东大学附属小学合并,成为大学路小学,一直沿用至今。

  黄宗江在两湖会馆演过戏

  “两湖会馆内曾经有个礼堂,里面经常会演话剧、歌舞剧,而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江就曾在这里演出过儿童话剧。”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

  1932年11月,黄宗江和兄弟姐妹一起,跟随父母来到青岛。那时,他的父亲是电话局的工程师,从北京调来青岛。黄宗江兄弟姐妹七人,在兄弟中黄宗江是老大,老二宗淮,老三宗洛,宗英则是小妹。鲁海先生说,黄家在青岛所住过的老楼其实就是老舍故居。如今的老舍故居是黄县路12号,而黄宗英曾经说过,黄县路是旧居的后门。他们一家人1934年就搬出去了,那一年的秋天,老舍搬了进来,两家人并未见过面。后来,黄宗江还在文章中写道:“如此说来我就和老舍先生同一旧居了,又何其幸也。”

  鲁海先生和黄宗洛都曾就读于江苏路小学,但二人并未谋面,因为黄宗洛是1933年至1934年这段时间在青岛读书,而鲁海入学时已是1937年。黄宗洛小时候笨嘴笨舌,但后来跑龙套却跑成了大师,演过话剧《茶馆》中的松二爷形象深入人心。

  大学路上建筑给人深沉的历史感,不少欧式的小楼,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铁栅栏的门后面,在红墙里面,在深深的院落里,深埋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大学路7号是青岛市美术馆,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曾多次来这里。它的外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所特有的黄瓦红墙,进门之后却会发现其建筑的多样性。这是一个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群落,原为“万字会”旧址。这一建筑群落共三进两院,特点为五教合一,以三进布局,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集中于此,不仅具有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厚度,而且也是一处绝佳的观光地。2006年,它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学路14号是过去中国银行的职员住宅楼群,又被称为“银行大院”。它始建于1932年,建成于1934年,由青岛最早的华人建筑商马铭梁主持的“新慎记营造厂”承建,据说,其平面布局和建筑样式在国内绝无仅有 ,是国内宿舍公寓楼院的一种范本。进门之后,其左侧是红砖和花岗石立面的小礼堂,名为“广厦间”,取自唐代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名句。这个大院也是一个文化大院,里面琴棋书画、文体兼备,人才济济一堂,特别是在戏剧方面。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包括中国银行经理王祖训在内的不少人喜欢京戏,这里就成立了“广厦堂剧社”。其中尤其要说的是京剧名角于振之先生。1934年,于振之加入“广厦堂剧社”。广厦堂每逢周末,必有演出,当时大院中家家户户去礼堂占座,热闹得如同过节一样。

  大学路上还有很多有历史的私人住宅,其中16号是丁敬臣的旧宅。这位丁敬臣曾是德占时期“参议”,当过三江会馆的会长,开来了几家企业,是早期青岛的名人。

  在大学路上走,很容易有一种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越的感觉。能看到穿着入时的时尚美女,也能看到穿对襟衣服,长发飘飘的男子,还有携琴持箫的艺人。偶尔转弯进了某个院落,就会发现到了某位名人的故居,惊喜与慨叹接踵而至。

  大学路上的咖啡味道

  “如今的大学路,给人惊喜的不仅仅是历史和文化,还有老房子里的新业态。”江苏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纪静怡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近年来,大学路上的咖啡馆、酒吧、甜品屋等小店越开越多,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景致。据统计,目前此类商家,大学路上已有30多家。

  吴坚先生是岛城咖啡行业的资深人士,他开办的胶澳咖啡馆此前一直在太平路上的栈桥王子饭店中。从去年开始,他将胶澳咖啡迁到了大学路48号。“我喜欢咖啡,喜欢老房子。在大学路正好将这两种情结聚到了一起。”他说。这里的业态是自发形成的,人们是根据这里的环境和个人兴趣来到这里开店,这样根扎得更牢一些,也容易出现千姿百态、摇曳多姿的风景。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走访发现,这里的咖啡馆、酒吧与东部地区的风格明显不同。东部往往讲究装修上的豪华,而这里则在优雅和文化气息上下功夫;东部往往看起来“高大上”,在这里却处处呈现出一种慢节奏,到处是和缓的调子,让人在几分怀旧气息中度过悠闲的时光。比如,大学路上的长颈鹿咖啡就特色鲜明,这里从窗户、桌椅、书架到每一个杯子,连同摆放的装饰品,绝大部分都是主人自己设计的,这样一种细微的心思是很多大规模的咖啡店所比不了的。

  “一些年轻人选择来大学路上开店创业,这些‘创客’比较有追求,有趣味。而我们也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江苏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纪静怡说。

  吴坚先生则感慨:“大学路是青岛河所流过的地方,这条河曾滋养了最初的青岛,如今在这里又滋生出这样一种新业态,好像老树新花,似乎有点像冥冥之中注定的。”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大学路 民国大师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