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武工队员讲述抗战故事:一个班打蒙两百伪军

2015-07-10 11:1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陈培基老人如今每天必练书法。



  7月5日,记者来到市南区珠海路街道善化路社区,采访了有着75年党龄的“老革命”陈培基。现年93岁的他于1938年加入八路军,1940年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我几乎是经历了整个抗战,后来又经历了解放战争,解放后又参与国家建设。”陈培基老人如今依然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讲起过往言语中依旧激动不已。

  16岁参加革命,18岁入党

  陈培基1922年出生在河北省任县天口乡吴家村,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横行乡里,匪徒猖獗,日子愈发不好过,迫于生计,他过上了四处乞讨的漂泊生活。

  陈培基说,他上小学的时候,学校里就有爱国主义教育,听到老师讲“九一八”东北沦陷时,他就立志绝对不当亡国奴。于是,1938年,当他乞讨回乡后,就有了参军抗日求生存的念头。

  “当时,我遇到了一个参加八路军的叔叔,那年秋天,我便跟随他一起奔赴太行山,参加了当时的冀西游击队,成为了一名八路军。”陈培基说,当时他年仅16岁,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连长就让他当起了勤务员。“1940年,我在的游击队被编入了刘邓大军,我们进入太行山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

  也就是在1940年6月,陈培基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不过,受到当时的形势影响,入党是秘密进行的。

  大病未愈,爬着找部队

  陈培基回忆,在历时三个多月的百团大战中,经常阴雨连绵伴随日夜兼程,但指战员们仍顽强奋战,突袭了平汉铁路,大灭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连续的行军作战中,由进攻转入防御,我和广大指战员一样顽强与敌周旋。”当时的陈培基由于缺医少药,疾病得不到医治,“什么伤寒、痢疾、疟疾一起向我袭来,一直四个多月,几乎死去。”

  陈培基说,当时他在一个分区医院,每天都有好几个同志因伤病被夺去生命,他却奇迹般地挺了过来,尚未康复就要求出院。“出院后我就急着找到部队,路上连走带爬,一个好心的老乡看我口渴,穷迫的他依旧给我钱买吃的。之后我继续走,在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另一个老乡见我危在旦夕,就背起我回家。”陈培基说,当时老乡把他背回家里疗养了三天,并让村民把他抬到了旅部。

  记者了解到,回到旅部之后,他被送到旅干教队学习。“当时军事上学投弹刺杀,政治上也加强学习,使我懂得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由来和宗旨,因此,在以后的艰难困苦抗日斗争中,我再也无忧无惧。”陈培基说,在这种精神下,他每次都是一声令下,整装出发,从不打折扣。

  记者了解到,1942年,陈培基参加了敌后武工队,秋季就转入了河北省临城敌后着手工作。“当时4个班的人全住在一个地主家里,一夜都没发生什么事。但是第二天午饭后,由于汉奸告密,日伪军共200多人悄悄包围了村子。当时我正在执勤,偶然听到了日本人的喊叫声,猜测是鬼子逼近了,立马向政委报告。”陈培基说,随后,其中三个班从村子后街撤离,准备躲到青纱帐里隐蔽,“我们班6个人和政委负责掩护”。

  “在村子的前街,敌我双方交锋了,我们的轻机枪手先开火,敌人一下子就蒙了,不知道八路军还有轻机枪。紧接着我们6人端着刺刀边冲边打,一时间枪弹声、喊杀声大震,敌人一下子丧失斗志,根本不敢兵刃相见,只好狼狈逃窜。”到紧张处,陈培基边打手势边说,“快冲到村东口时,突然遭到大队人马的阻击,政委被迎面而来的子弹射中,当场牺牲,我们6人转入村子小巷作战,不一会又枪声大作,敌人追上来了。我们迅速跑过一条条大街小巷,终于顺利突围,甩掉了敌人。”这场战斗不到1个小时,却成功俘虏了一个伪军,击毙击伤了日军十余人。

  “不解放太原就不结婚”

  在老人家中,记者看到一张穿着军装拍的夫妻照。“这算是我们的结婚照了,我当时就说,不解放太原就不结婚。”陈培基说,他清楚地记得,1949年4月,解放太原的当天,他就和妻子结婚,并且拍下了这张照片。

  记者了解到,现在的陈培基已过耄耋之年,身体却依然倍儿棒。女儿陈少莉说,父亲每天都关心国家大事,每天都要看书看报纸,晚上要看新闻联播。“发生自然灾害需要捐款的时候,他总是早早跑到社区询问,每次都主动捐款。” 文/图 记者 郝园园 通讯员 刘梅香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

相关专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