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下午,青岛蓝色硅谷与爱尔兰Tyndall国家实验室战略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管委会议室举行,双方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蓝色硅谷将支持爱尔兰Tyndall国家实验室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记者了解到,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已与多家国际科研机构达成合作,未来,力争打造世界第七大国家级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15日下午,鉴于在海洋科技发展领域的共同兴趣和合作互利,爱尔兰Tyndall国家实验室和青岛蓝色硅谷愿意进一步推动双方的友好关系,会上双方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未来双方将建立全面合作,蓝色硅谷将在政策、资金和设备等方面为双方的合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并支持Tyndall实验室入园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在多方均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合作研究。”蓝色硅谷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协议,Tyndall实验室将推荐知名科学家加入蓝色硅谷专家委员会提供学术咨询与建议。记者了解到,今后还将根据需要双方共同发起研究计划,开展人员培训等,以促进双方的合作。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动双方的合作和技术在蓝色硅谷转化。
海洋一所加入蓝色硅谷
与国际顶尖实验室合作,对于“初生”的蓝色硅谷来说并不算个新鲜话题。记者了解到,海洋国家实验室目前就与伍兹霍尔、斯克利普斯等国际知名海洋机构共同签署了《未来海洋青岛共识》;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林间高级研究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丁抗教授等国际知名海洋科学家加入和支持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海洋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海洋实验室在未来将会把目光聚焦在国际海洋领域,参与国际重大海洋科技计划、联合调查航次等科研活动。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也在蓝色硅谷有了新家。“建成后一所将成为我国最为先进的海洋研发及应用中心。”海洋一所副书记孙永福介绍说,建成投入使用后,国际海洋委员会将在此开展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每年设三个培训班,可以为26个国家的129名科研人员将在这里学习交流海洋气候、海洋预报等在内的海洋科研知识。“建成入住后的海洋一所将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海洋平台’。”
中美硅谷搭沟通桥梁
今年7月1日,连接青岛蓝色硅谷与美国硅谷两大高科技聚集区的沟通桥梁—— 青岛硅谷互联网络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据介绍,该平台由半岛传媒与美国新途传媒集团共同出资成立,旨在搭建一个国际化平台,使两大高科技聚集区之间“无缝对接”,在科技、金融、技术、生产等方面提供一个国际化、专业化、服务性的网络交流平台,为双方的密切合作牵线搭桥。
记者了解到,“硅谷中国网”将依托“PC网站+APP+微博+微信”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做好项目和政府、企业的展示平台,同步进行双方的沟通、交易,做成金融、科技成果的创投交易平台和人才的引进输出平台。在硅谷中国“诞生”的同一天,硅谷互联创客空间也破茧成蝶。“我们将依托蓝色硅谷为核心,重点推进园区内的企业‘走出去’。”硅谷互联创客空间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利用外方股东美国新途传媒集团公司位于美国旧金山湾区的先天优势,邀请美国知名创客俱乐部与青岛的创客联盟成员互访交流。
中俄大学助力蓝色硅谷
在蓝色硅谷,“国字号”实验室在涉海科研方面冲锋陷阵,园区内的各高校也不甘示弱。“山东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全国重点的高等院校也都根据自身的特色优势,与国际上各实验室、高校合作。”蓝色硅谷核心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孔令栋介绍,明年就开始正式招生的青岛校区新建了德国学院,主要与德国最大的科研组织赫姆霍兹协会协作。目前双方已经建立了第一个以生物学为主的联合实验室,下一步将扩展到到物理、化学、信息学等方面的全方位协作。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组建,中俄两国40所实力雄厚的工科大学组成的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总部就设在蓝色硅谷,联盟涵盖了航天、航空、能源、海洋工程等顶尖研究领域。此外,蓝色硅谷还将以哈工大青岛科技园为依托,创建阿斯图中俄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基地。
海浪发电原理试验成功
在蓝色硅谷的国际合作中,园区内的各种科研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个队伍。专注于海工设备的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就在本次爱尔兰Tyndall实验室参观考察时,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秀芬介绍,本次爱尔兰Tyndall实验室与蓝色硅谷达成战略合作,公司接下来也将在整体的合作框架下,建立实质性合作。
创建于2013年的青岛威展海洋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蓝色硅谷明星企业,公司研发的海浪发电原理,今年元旦成功在董家港试验成功,每小时发电度数可达20千瓦,换算每户每月100度电,发电效能更高达14400千瓦,足供144户家庭使用。历经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海洋新能源技术公司。
记者 娄花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