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路36号小院变迁:平静院落中的往事(图)

2015-09-09 10:3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再过两天就是教师节了,在青岛,教师的踪迹最易搜寻,从私立青大,到国立青大、国立山大,有众多国内名流来这里里执掌教鞭,他们风格多样,或风流倜傥,或淳淳善诱,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才。本期,在教师节节到来之际,我们打破了以某个教师为代表的模式,直接将目光对准了著名的山大第一公舍——鱼山路36号,这里是个教授大院,至今仍有中国海洋大学的教育界老前辈在此颐养天年。门口的名人故居牌向市民和游客展示了大院的魅力:童第周、陆侃如如和冯沅君夫妇、束星北都曾在院里居住,而丁西林、方未艾等人的客居,为大院平添了许多动人故事。

  探访别墅产权已归个人

  9月3日,阳光明媚,这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阅兵典礼正在举行,居民都在看电视直播,鱼山路36号大院越发显得宁静。

  院子里有两排整齐的建筑,皆为红瓦黄墙,红木框架,建筑采用了欧洲风格的技巧和手法。进门左手边从里到外分别是3、4、5号楼,三栋小楼看似独立,其实相连。4、5号楼建筑样式大致相同,不过5号楼是一个坡屋顶,4号楼为两个;3号楼的样式特殊,浅绿色的塔尖结构让其在红瓦中尤为突出。右手边为1、2号楼,1号楼较长,和对面的建筑不同,拱形门楼可以分成前后两排,等于多出一半的房间;2号楼最为隐蔽,枯萎的爬山虎“倔强”地爬在楼体上,和其他相比,外观并没有显著特色。

  院内松柏苍翠,竹林茂密,绿意盎然,居民种植的蔬菜,晾晒的衣物,到处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看到有人进来拍照,这里的居民司空见惯,继续手中的活计。记者询问刚刚买菜回来的一位中国海洋大学老职工,这位老人已经83岁,住在3号楼,“我是1957年住进来的,当时山大还未迁走”,她还曾经见过束星北,“我在海大校园里见过他,当时他在图书馆作报告,别人都说那就是束星北”,束星北住在院里的时候她并没有见过。作为山大第一公舍,这里作为学校职工的功能尚未改变,“不过产权已经卖给了个人”。

  住在1号楼的80多岁的老人则是随丈夫来的,“我老伴是海大职工,我们住在这里也四五十年了”,她边晾晒衣服边告诉记者,她居住的是童第周的故居。在众多文章中,都提到童第周故居门前有两棵香椿树,记者指着门前的大树问老人是不是这两棵,她苦笑着摇摇头,“什么香椿,其实是臭椿,挺熏人的”。

  绿树掩映了建筑,为了拍摄大院的整体照片,记者辗转爬到了废弃的东方饭店大楼上,踩着碎玻璃、破门板,来到楼顶,大院的面貌一览无余,在红瓦绿树的青岛全景中也毫不逊色。

  兴建哪年建成?尚且存疑

  这些特色建筑到底“出生”在哪一年?这让所有研究者都犯了难,没人能说出准确的时间。

  日德战争后,日本攫取了在青岛的占领权。日本侨民蜂拥而至,建设宿舍迫在眉睫。但大院里的建筑到底是哪个单位的宿舍?

  记者采访了三位学者,他们的说法各不相同。中国海洋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杨洪勋认为此地应该为青岛商业学校(旧址在馆陶路,1921年建校,1935年迁校到单县路)的职工宿舍。青岛文史专家李明在《画说青岛老建筑》中提到为对面的青岛中学(旧址在海洋大学鱼山校区,1921年6月建成)教职工宿舍,他告诉记者,不过他不太确定,因为尚无确切的证据。但文史专家鲁海则认为这里是东洋拓殖株式会社青岛支社(成立于1908年,其事业开始仅限于在朝鲜进行垦殖。一战后,触角伸向中国大陆,主要经营农牧业、工业、不动产、城市基础建设等方面。1945年9月30日,日军投降后关闭)的职工公寓,“我有个日本朋友曾带来一张老青岛地图,上面标得非常清楚,就是东洋拓殖株式会社的宿舍,这份地图捐给了青岛市文物局。而且我还看过当年的电话簿,显示会社的办公地点在馆陶路,宿舍是大学路5号”。鲁海说,鱼山路36号以前的大门就开在大学路上,“当时的青岛河还在,河上有座石桥,从大学路到宿舍需要通过石桥,再上几阶台阶,才能进去”。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里曾暂时住过一阵美国兵,1946年山大复校,校长赵太侔索要校产、房产,便把大院作为山大第一公舍,学校则用的是日本中学的教室,校门口对着鱼山路,“校方为了方便,就把公舍在鱼山路上开了个门,即现在的鱼山路36号”。

  对于存疑的其他两个学校,鲁海予以反驳,他说,“日本中学教师宿舍是大学路6、8、10号三栋楼,现在还有;日本商学院就是现在的一中,教师宿舍楼在南阳路,南洋大厦,我儿子鲁勇就住在那里”。

  那么房屋没有相关建筑档案吗?李明告诉记者,他去查过,没有找到,“日本人非常重视历史和档案保护,可能带走了吧”。

  在查找中,记者还发现了一种说法,称大院里的几栋建筑并非同时建成,可能隶属两个单位。不过,在院里,还有一栋建筑值得一提,那就是带塔楼的3号楼。据悉,这里是朝鲜总督府青岛出张所旧址。1938年,当时的地址是大学路3号,专门处理日本统治的朝鲜半岛在青岛的事务。

  变迁山大第一公舍的光芒

  多年居住的老人也回忆,当时大院有两个门,分别是大学路3号和5号,后来成为山大教师宿舍后,拆除老门,开辟鱼山路上的新门。除旧翻新,其实也是大院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启。

  青岛的文脉不得不提国立山大,因为学校不但培育了国家栋梁,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名流来青岛居住,这里面的首要功臣,当属赵太侔。

  日本投降,青岛光复。1946年2月国立山东大学被批准复校,继1936年递交辞呈的赵太侔再次被任命为校长。然而,赵太侔面前是一堆烂摊子,“说是复校,没有学生,没有学校,没有老师,等于重新建设一所大学。”杨洪勋说,美军1945年10月11日登陆青岛以后,就驻扎在日本中学旧址和老山大的兵营里。赵太侔便与美军谈判,给政府施压,要求给校舍,给公寓,“经过几次交涉,美军同意把日本中学旧址腾出来,政府还把武定路、日本寻常小学校舍等划归山大所有”。

  鱼山路36号也腾了出来,作为山大第一公舍,供高级别的教授居住,合江路1号作为第二公舍,级别要低一些。“筑巢引凤”,赵太侔随后千方百计招聘教授,“当时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忙着复校,比如重庆、昆明等地,所以闹‘教授荒’”,杨洪勋说,赵太侔便广撒网,早发聘书,“他有一个习惯,专门记录学校里的著名教授,他们在哪里入学的,教什么课,水平怎么样,都有简单的记录。所以,他立刻就锁定了发信目标”。当时的老舍、罗常培等人都接到了他的聘请书,但老舍只答应“教课数小时”,北大教授罗常培则“不易离职他就”。尽管如此,赵太侔还是凭借自己的人脉和个人魅力招来了童第周、王统照、冯沅君、陆侃如、丁西林等众多名家。朱树屏也在其不懈的努力下以借聘的形式来到青岛执教。名家的到来也让鱼山路大院热闹起来,小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化气息浓厚。

  如今,平静的院落,其实发生过许多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

  文/图 记者 张文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