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路36号名家身影:童第周种菜 方未艾念情

2015-09-09 10:4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在鱼山路36号院门口,有三个名人故居的挂牌,包含四位名家:童第周、陆侃如和冯沅君夫妇和束星北。这在青岛实属罕见。其实,在他们之外,还有两个人:一位是丁西林,一位是方未艾,没有挂牌,怕是因为他们居住的时间不长。一座院落,数位教授,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动人故事,仍在流传。伫立近百年的小楼,散发出耀眼的星光,在青岛学术史上熠熠生辉。

  童第周:小院里的种植和收获

  时间:1946~1957年  地点:1号楼东


  童第周(1902~1979年),浙江省鄞县塘溪镇人。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27~1930年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助教,后长期在山东大学任教。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童第周曾先后三次来青岛任教,第一次是1934年,当时他被山大聘为理学院生物系教授。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山东大学被迫南迁,童第周一直跟着学校辗转各地,直至山大停办,不得不离开。1946年,山大复校,赵太侔继续出任校长,召回旧故,童第周是他力邀的对象。童第周出于对赵太侔重视学术的印象,再次接下聘书,全家又迁回了青岛。他还把寄养在老家的两个儿子也接到了身边。“童第周是第一批来学校的教授,恢复和创建了动物系,任系主任,并与曾呈奎一起创办了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杨洪勋说。由此可见,童第周对山大感情浓厚。

  1948年,童第周曾应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邀请到美国去考察,离开青岛一年。回来后,继续他的教学和研究,直至1957年,正式调往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

  童第周故居位于1号楼东首,“一座两层日式小楼,门前种着几棵香椿树”(《童第周:“克隆之父”的海阔天空》)。住在鱼山路的童第周由于家中人口增多,加上当时物价不稳定,生活并不宽裕。1号楼下地面现在已经硬化,据童第周的儿子童时中回忆,当时楼下还是一片土地,他们每年春天都会把地刨一刨,种上冬瓜、茄子、番茄、向日葵。“那时候得点煤烧炉子。父亲和母亲每个星期天上午,先是大扫除,然后弄煤和泥做煤球。培养我们爱好劳动的习惯。”

  对于屋内的摆设,童时中回忆:“当时每一家都是楼下楼上,下面一个客厅一个房间,楼上两个房间,我们弟兄三个睡一间,房间不大,三张床一摆,勉强能走得动路”。

  丁西林:旷世奇才的驻足

  时间:1946~1949年  地点:1号楼西南


  丁西林(1893~1974年)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戏剧家,他一人兼领文理皆有成绩,可以说是多才多艺的奇才。他先后两次寓居青岛,分别是鱼山路27号和鱼山路36号。

  国立青岛大学改组为山东大学以后,赵太侔出任校长,广聘教授。丁西林1935年来青岛,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丁西林离开了青岛去了大后方。抗日战争胜利后,山大复校,赵太侔仍任校长,他广揽人才,任老舍为文学院院长,丁西林为理学院院长。丁西林有过两年的青岛生活,对青岛印象很好,虽然当时有几个大学聘他,他还是选择了青岛,住进了与第一公舍的1号楼。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山大成立校务委员会,任命丁西林为校务委员会主任,代行校长职务。不久后,丁西林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青岛去北京任新职。

  冯沅君和陆侃如:一间房,两本书

  时间:1947~1958年  地点:1号楼


  在国立山大的教育队伍中,有一对令人艳羡的伉俪,他们是曾先后担任过山东大学副校长职务的陆侃如、冯沅君夫妇!

  陆侃如(1903~1978年),著名学者、教授,专攻中国古典文学。冯沅君(1900~1974年),现代著名女作家,文学史家。原名冯恭兰,河南唐河县人。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山大在青岛复校后,陆、冯二也在赵太侔邀请之列。两人来到青岛,在山东大学文学院任教。他们不但先后担任山大副校长,而且还在社会上担任各种职务;文学上,同样各有建树,陆侃如编写了《中国文学理论简史》,冯沅君则完成了《古剧说汇》。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发表的一些著作文末均署:“写于青岛鱼山别墅”。冯沅君曾说过:她很向往“一间房,两本书”,在青岛这一愿望得以实现。1958年,夫妻二人随山大迁往济南,离开了他们共同生活了长达11年之久的“鱼山别墅”。

  束星北:曾被驱逐

  时间:1952~上世纪60年代  地点:2号楼


  束星北(1907~1983年),理论物理学家,“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的才华毋庸置疑,只是他的性格刚烈,“本有机会成为‘两弹元勋’那样的功臣,然而命运则将他的后半生卷入了政治的风暴”。在青岛,他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30年。1952年,高校院系大调整,束星北离开浙大,来到青岛。时任山大校长的华岗十分看重束星北,将其安排在山大第一公舍。然而,束星北和华岗不合,两人经常就学校官僚主义问题吵得不可开交。1955年,在“肃反”中,两人被同时打成了“反革命分子”,华岗入狱再也没有出来,束星北幸运地被“无罪释放”,后又被打成“极右分子”,被发配到崂山月子口修水库,1960年,又被安排到青岛医学院打扫厕所。束家人随后被要求从鱼山路搬出来,住进了合江路的两居室里,再后来全家人又被安排住进了登州路的一个更小的房子里。“其实就一间屋,十来平米,我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住,妹妹住校了。放不开家具,我就天天晚上在桌子上睡。”束星北的儿子束越新说。

  方未艾:与萧军重逢

  时间:1951~1955年  地点:楼号不详


  方未艾(1906~2003年),上世纪30年代东北作家群中的知名作家、编辑,1955年在山东大学被打成“胡风分子”,离开青岛。1978年被恢复公民权。

  方未艾在青岛任教期间住在鱼山路上,在他口述、儿子方朔执笔的《痛忆知友萧军和吕荧》一文中,方未艾讲述了在青岛生活期间,和萧军、吕萤共处的细节。方未艾和萧军“相识、相知直至与患难共、荣辱与共六十余年”,两人都是东北作家群的成员,由于关系甚笃,因而以兄弟相称,方未艾为二郎,萧军为三郎。

  1951年方未艾到北京开会,力邀萧军重游青岛,“我在青岛的山东大学外文系任副主任,萧军在北京市文物组任研究员,吕荧在山东大学任中文系主任。这年暑假的7月7日,萧军携儿子萧鸣来青岛相会。我和萧军自1933年在哈尔滨分别,这次是18年后的重逢。当时都已年近半百。久经风雨,两鬓如霜,畅谈一些往事,不禁无限感慨”。在青岛,萧军住了40多日,“就住在我家,那时他正在写作《五月的矿山》和修改长篇小说《过去的年代》,我正在编译俄文文法讲义。我们每天午前在家中分别写作、编译,午后就一起外出,或到海滨观潮、游泳,或到景点漫步观光。山东大学教授、诗人高兰,文学家萧涤非也与萧军相识,虽不常往来,也曾备餐邀请,旧情未忘"。

  在青岛,方未艾和萧军、吕荧结伴游泳,“吕荧提议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于是在第一海水浴场留下了三人一生中唯一的合影,这是一张很值得我回忆的照片。我和大儿子方舒、萧军和他的大儿子萧鸣与吕荧及我的朋友张站在一起,拍下了穿泳装的照片。”

  两人不仅畅谈心事,当年8月25日,萧军临行前,还在一张宣纸上给方未艾留下了四句诗:青春期远路,相见鬓如霜。留得丹心在,山高水自长。

  一座大院,数栋小楼,文人逸事在岁月中传颂,这其中的喜怒哀乐,留在当事人的记忆里,也烙刻在后人的脑海中。友情、亲情、师恩,在院子中弥漫,并一代代地悄然传承。 文/记者 张文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童第周 方未艾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