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易日月轮回,百年老城的街巷里院、老门楼道,就站立在它的主人老百姓的土地上。风吹的瓦当、雨打的石砖、斑驳的山墙、褪色的门窗,锈迹斑斑的栏杆扶手,绣满青苔的墙角门槛。点点线线层层面面的暴晒在蔚蓝的天际下,呈现在一代又一代的城里人、外乡人的视线里。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子孙满堂的大家庭、婆媳和睦的好家庭等进进出出来来去去。街坊邻里间生动有趣的小插曲、鲜活可爱的小故事、鸡毛蒜皮的小别扭及磕磕碰碰的小误会,在这儿亲切地发生、演义、传说……列位看官,让我们穿过近百年沧桑的老门洞,走进咱们老百姓祖祖辈辈居住的大杂院。
以德县路以北、胶州路以南构建的奉四方路为轴心的城廓里,至今还呼吸着些许沧桑传奇的老门洞、大杂院。如平康东里、平和里、泰兴里、宝兴里,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平康五里和广兴里等。
沿着四方路的东头往下走,老街两旁沿袭了民国时期的买卖习俗:土产杂货。朱颜未改的大院里主人大多已孔雀东南飞,来往进出的住家户大多是操着南方北调的小商贩。穿过黑不隆冬的门洞,望着挂满衣服的天井,看着长满铁锈的栏杆,听着楼上厕所的滴水声,孑然的我和老院子一样好寂寞啊!街上的叫卖声把我引出了大院,横过马路溜进了有点名气的平康东里,高大的四层楼分为左右两个天井。密密麻麻的窄门紧闭着一个挨一个,昏暗的天井如深夜般万籁俱寂。当年的撒娇声、坏笑声一去不复返。左边的黄岛路自由市场熙熙攘攘,右边的易州路快餐店是你来我往。正右方的泰兴里大院人烟稀少,它的老邻居“四方路大茅房”和“瑞芬茶庄”还依然故我地呆在老地方。
高密路38号和30号大院里是天井套天井宛如一对孪生姐妹,藏匿在后院的老茅房远近闻名人气旺。在四方路一带,吃饭的、喝酒的、逛街的、过路的大都跑来方便,踩得门洞里的水表井盖儿“咕咚咕咚”的响。据张淑珍老人回忆,这片老院子近百年了,每个院子里世代住着30多户人家,鼎盛时这方水土人口将近400人。老邻居争着刷茅房扫院子,谁家有困难都去问寒问暖。“刘家送来几个山菜包子,郭家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小豆腐,你来我往亲如一家人……”老人沉浸在往昔的幸福里。上世纪20年代这条小街上就店铺林立,当年岛城三大茶庄之一的“泉祥”如今已变脸为“马家拉面”,老字号“同和祥”杂货铺的后人早已把它弄成了溢满书香的“学苑书店”,“单家药铺”也搞成了一家美容美发用品店。十多年来,这儿已变成了以“新华纳”为领头羊的名扬四方的美容美发用品一条街了。
摩登时尚的“伊都锦”的背影里坐落着百年老院广兴里,上下三层的正方形大院据考是老城最大的里院之一,200多户老青岛人家在此繁衍生息其乐融融。聊起广兴里,王之福大爷的话匣子像扬子江泛滥似的滔滔不绝。70多年前他就住在这里,什么老字号的布店、杂货铺、理发店、诊所、药房、铁匠铺等从四面把老院包围了起来。明亮的大天井里摆满挂满了便宜的绸缎布料,响彻一片的买卖声构建了岛上最大的天井集市。
“文革”时期,门洞子顶上“向阳院”、“朝阳院”、“红旗院”的大字那么光鲜。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四方路商业地带的重新崛起,沧桑的广兴里也再一次被形形色色的饭馆食馆、林林总总的商店商行所包围。三三两两的时髦女士来这儿买化妆品,靓妹酷哥老远来吃著名的“马家”拉面,成群结队的学生到生意火爆的“秦晋小吃”吃碗刀削面,职场男女每天把“佳佳”快餐店挤得水泄不通,开着车坐着车的美眉经常走进半地下室的“文记”桂林米粉店,辣妹们时常在几家服饰店里转来转去……
喜欢晒太阳的我几乎天天正午在这儿溜达转悠,街头上时有偶然的事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着出现着。记得不久前的那个披银裹素的午后,在我身边游逛着一对情意绵绵的情侣。“我从小就跟着姥姥生活在街里,唉,梦里常见到这里”,女人叹道。操着外地口音的男人说:“那么我们就把东部的房子卖个好价钱,让我的心肝梦想成真!”……倏然,一股凛冽的西北风卷着片片的雪花刮来了阵阵市嚣声…… 王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