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霁霖院士。(资料图片)
2006年,工厂化养殖多宝鱼成绩斐然,雷霁霖院士喜上眉梢。(资料图片)
12月17日,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获悉,我国著名海水鱼类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鱼类工业化养殖体系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先生,于2015年12月16日晚,因病在青岛逝世,享年80岁。提起雷霁霖院士,不得不提多宝鱼。你知道吗,这种引进国内20余年,并从青岛游向全国的外来鱼种就是雷霁霖院士引进的,现已成为寻常家庭餐桌上的美味。
海大求学师从童第周 雷霁霖的故乡在闽西的崇山峻岭之中,是一座古朴、灵秀的小山城。他在那里度过了幼年、童年而达青年。雷霁霖高中时曾看过一部有关青岛的彩色纪录片,第一次从光影交叠中领略到了青岛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顿觉心驰神往,而且,青岛还有闻名全国的山东大学(原址青岛),这些犹如磁铁一样吸引着他。
1954年,这个出生于福建宁化县的畲族青年开始了自己的追梦旅程。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的四年中,雷霁霖对童第周教授的仰慕钦佩之情促使他选择了动物胚胎学,每当上实验课,雷霁霖最喜欢在显微镜下观察肉眼看不到的生命现象,尤其痴迷于在解剖镜下连续观察鱼类胚胎发育过程。
1958年,雷霁霖毕业后,进入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从事鱼类养殖研究,这一干就是近60年。
历尽艰辛引进多宝鱼 我国北方沿海冬春季低水温期长达半年,所有温水性养殖鱼类都不能在自然水温条件下度过漫长的冬季。雷霁霖院士经过长达11年的协商周旋,终于在1992年,首次将欧洲皇室用鱼——“大菱鲆”(多宝鱼)引进我国。
1992年,雷霁霖从英国引进了200尾大菱鲆鱼苗。当时大菱鲆养育技术是英国的保密技术,雷霁霖需要自己研究如何培育。面对这200尾珍贵的鱼苗,雷霁霖小心翼翼,生怕由于有什么闪失让努力付出化为乌有。研究的过程是曲折的,1995年,雷霁霖在一个育苗厂里,培育出了12万尾鱼苗,但是由于当时的设备条件有限,需要用锅炉烧热水来调节水温,结果调节水温的工人睡着了,12万尾鱼苗都被煮死了。
经过7年攻关,1999年,多宝鱼的平均成活率达到17% 、年出苗量超过百万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尾鱼苗最终成就了大产业。
多宝鱼也有过“很受伤”的经历。2006年的药物残留事件让人记忆尤深,当年因为多宝鱼被检测出药残,几乎没有人买。对于那一次的药物残留事件,雷霁霖没有把其当成灾难,而是当成产业发展的新转机。40多年前,雷霁霖就提出工业化发展水产养殖的理念,但推进很慢,药残事件让养殖户看到工业化养鱼的前景,此后,多宝鱼工业化养殖产业有了飞速发展。当前,多宝鱼这条舶来鱼已经成了中国海水鱼类养殖的一个标杆。近年来,雷霁霖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的重任,引领构建我国现代工业化水产养殖产业大格局。
是科学家也是渔民 2005年12月13日,中国工程院2005年院士增选结果揭晓,50名工程科技领域的佼佼者从52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雷霁霖研究员名列其中。本报记者曾第一时间连线采访雷霁霖院士。当时,雷霁霖曾谦卑地说,当选院士,责任重于荣誉,他会继续带动多宝鱼产业的发展。
当选院士之后的十年,雷霁霖无时不刻都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近80岁的高龄,却把自己当成“80后”。
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金显仕眼中,雷霁霖是一名“接地气”的院士,一直以来,雷霁霖始终保持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工作方式,通过实践推动科研发展,一年的时间里,雷霁霖只有一半的时间在实验室,另一半的时间在海上、在企业、在培训研讨班。对学生的要求也一样,雷霁霖除了躬身示范,还要求学生到企业去,了解企业需求,然后将企业的需求带到研究中,切实解决养殖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年,雷霁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早在9年之前,雷霁霖就动过一次大手术,但身体有所恢复之后,雷霁霖继续扑在工作中。今年7月,雷霁霖住院的当天上午还在参加一个会议,下午就住进了医院,可以说雷霁霖院士为了工作鞠躬尽瘁。”金显仕对记者表示,对雷霁霖而言,名、利已经都有了,但是他始终没有懈怠,是推动海水养殖发展的信念支撑着他。今年7月雷霁霖住院之后,他心里依然牵挂工作,每次同事、朋友去探望,雷霁霖口中最多的话题还是多宝鱼,还是鱼类研究。
留下孤单的多宝鱼 12月17日下午,记者走进了雷霁霖院士在黄海水产研究所的办公室,在雷霁霖院士办公室里,摆放最多的是书籍,几乎占据了办公室的一半空间。房间里的摆设也非常简单,房间一侧的桌子上设有一副茶具,办公室的左右两侧,一侧挂着日历,日历停止在2015年7月,是雷霁霖院士住院的月份,另一侧挂着多宝鱼模型。空寂的办公室里,老朋友的离开,让多宝鱼模型显得格外孤单。
50余年与海水鱼类相伴 雷霁霖,致力于海水鱼类增养殖研究五十余年,是我国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与养殖产业化的主要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他倡导以工业化理念发展水产养殖,引领了海水鱼类养殖产业发展新潮流。他系统研究了20多种海水经济鱼类的增养殖理论和技术,其中近10种实现了产业化;率先从欧洲引进大菱鲆良种,突破了大菱鲆工厂化人工繁育和养成关键技术,创建了符合国情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创下了年总产量超5万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推进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和“三农”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国大菱鲆之父”。
先后主持了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攻关、行业专项、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等各类项目30余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杜邦科技创新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及省部级科技奖多项;已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海水鱼类养殖理论与技术》、《大菱鲆养殖技术》等专著和合著20余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科技兴农功勋科学家”、青岛市突出贡献人才奖、青岛市科技最高奖、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功勋科学家等多项荣誉称号,2011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选为全国“敬业奉献身边好人”。
雷霁霖的研究成果对推动中国海洋水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水产事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简历>> 1935-05 生于福建省宁化县;
1954-09-01至1958-07-01,山东大学生物系,大学本科;
1958-09-01至1979-12-3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1980-01-01至1985-12-3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6-01-01至1990-12-3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
1991-01-01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历任黄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助理、养殖生态研究室主任、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
2005-12-15起,中国工程院院士。
■追忆雷老
好友眼中他谦虚随和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院长温海深教授与雷霁霖院士是十余年的老交情,在温海深的眼中,雷霁霖虽然是院士,但是一点没有院士的架子,非常平易近人。
温海深回忆,有一次,他们水产学院想组织一场研究生论坛,开拓一下研究生的思维和眼界,想邀请雷霁霖院士,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过去电话,但是没想到雷院士收到邀请后,听说是给研究生做报告,辞掉了另一份活动,来参加他们的研究生论坛。后来,雷霁霖告诉他,虽然讲座是针对初入研究之门的硕士,但是作为水产研究的后背力量,他希望这些新人能尽早具备工业化养殖的思维,将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我和雷霁霖院士都是研究鱼类的,多年来,经常到彼此的实验室做客,雷霁霖院士每次来海大,坐在实验室里和我们交流,让人感觉非常亲切,非常随和。”温海深说,有时他还到雷院士家中拜访,雷院士是福建人,喜欢喝茶,每次都拿出心爱的茶叶款待。“雷院士住院之后,我还曾去医院看望,雷院士身体不便,但仍然让家人扶坐起来,和我谈了半小时的鱼类养殖。”
同事眼中他远见卓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水鱼类养殖与设施渔业研究室副研究员徐永江和雷霁霖院士都是农业部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的研究人员,在徐永江眼里,雷霁霖院士对鱼类引进及养殖研究的执着,造就了他“中国多宝鱼之父”的成绩和地位。
徐永江告诉记者,雷霁霖院士的眼光是相当超前的,早在1979年他就手绘海洋农牧场,当时是荣获青岛市科协一等奖的科普美术作品。“36年前,雷霁霖院士就绘就海洋牧场工业化养殖的蓝图,今天都在一点点变为现实,工业化养殖的面积逐年增大,养殖成本及养殖效益不断增加,体现了一个科学家的远见卓识。”
“作为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雷霁霖院士即使住院仍不断地指导我们研究,在具体问题上给我们帮助。”对雷霁霖院士的离开,徐永江难掩悲伤,“雷霁霖院士的去世,是中国水产养殖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
爱徒眼中他充满正能量 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胡鹏2010年从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本科毕业之后升入本校研究生,同年被导师推荐到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联合培养项目中学习,师从雷霁霖院士。
至今,胡鹏还记得与雷霁霖院士第一次见面情景。“当时雷霁霖院士虽然年逾七十,但是看起来精力充沛、和蔼可亲、非常健谈,他从介绍实验室的基本情况说起,一直说到我国的工业化养殖,以及海水鱼类的发展前景,身上仿佛有种使不完的劲儿。”
胡鹏说,在雷霁霖的团队里,大家都受到雷霁霖正能量的影响,虽然每个人的研究方向有差异,但是遇到问题时大家从不气馁,合作和帮助是团队里的常态。“从导师的身上,我们汲取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还是做科研的态度。”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