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史志办耗时一年编纂《家·城阳》。
一份档案就是一页壮阔的历史,一部志书就是一本优秀的教材。近日,以城阳风貌为内容、真实反映千百年间城阳历史发展与人文进步的中学生课本辅助教材《家·城阳》经过城阳区史志办工作人员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正式出版。
以反映城阳风貌为宗旨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史志办主任刘爱军表示,城阳区史志办在全省率先推出了乡土教材《家·城阳》很有意义,对于发挥史志成果的教化作用,推动读志用志,培养中小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怀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做法值得学习推广。
据介绍,此次编纂出版的以反映城阳风貌为宗旨题材的学校课本辅助教材《家·城阳》,是近年来城阳区史志办大力实施档案史志社会化工程、持续开展区情知识进校门、家乡风貌上课堂等社会系列活动的进一步提升,并取得的又一成果。据悉,在自2012年发起的“区情知识进校门”的社会化活动中,他们深受当前学生现状的启发,认为利用好手中的资料,对青少年学生实施区情风貌为主要内容的辅助教育很有必要,也是一项具有非常意义的工作。
让不同的人了解城阳
据城阳区档案局工作人员介绍,在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他们果断决定,制定实施方案,挑选得力人手,集中安排时间,从广泛浩渺的区情史料中,选择一些思想进步意义鲜明、典型教育功能突出的典籍、专记、人文、故事等,依照编纂的宗旨与要求,进行一系列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加工荟萃、编写制作,又经过反复精心修改,最终形成贯通1个学期、涵盖14课时、内容包括“城阳置建、沧桑岁月、灿烂文化、杰出人物”四大篇章、总达6万余字,并附有一百张图片的制式课本教材。
“决定要出书之时,我们就联系了城阳区教体局,与他们联合编著,每一个典故,每一个故事都是有考究的,我们的工作人员每个字斟酌,每个时间点、转折点都要去查询清楚才能落实到纸面上。”城阳区档案局副局长吴德明表示,书本印刷之后就会大范围发行,一旦出现错误就无法挽回,所以在印刷之前需要反映检查印证,耗时一年才出书。
记者了解到,今年发行的《家·城阳》是初中版,明年还会出版小学版,内容会生动活泼一些,更加通俗易懂,接下来还有可能出版市民版,不同的人群都可以通过这本读物了解城阳的发展史和当地的风貌了。
已在课堂上投入使用
据介绍,《家·城阳》已经作为中学生的第二读物,在课堂上投入使用。实验中学表示,这是一本地方乡土教材,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了解一下家乡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发展是很有必要的。书中的图片比较丰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家·城阳》中学生辅助课本教材的编纂,是城阳区史志办做好新时期条件下史志办工作的一种探索,也是贯彻创新思想的一种创举。这一辅助课本在本区学校教育中使用,将会大大拓宽在校学生对家乡城阳的认识和了解,培育学生对家乡的感情,进而激发学生关心家乡发展,投身家乡建设的情感,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城阳区档案局史志办相关负责人说。
文/图 记者 栾英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