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卫校护理班学生当志愿者 在奉献中"实习"

2016-04-18 14:53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翻身要用巧劲,这样老人感觉很舒服,而且女孩子靠蛮力也很难翻动老人的身体。”昨天上午,青岛卫校近20名志愿者来到市口腔医院和市南区人民医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为老人翻身、喂饭、打扫卫生,还协助忙碌的口腔医院门诊分诊、协助医生为患者做治疗。专业化的志愿者们不仅在服务中做奉献,还零距离接触本专业的工作,获得能提升自己的宝贵经验。

  护理班学生当志愿者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口腔医院志愿者服务现场,走廊里的长椅上坐满了候诊的患者和家属,志愿者胡涟漪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预约情况进行分诊并记录信息。“我是青岛卫校护理专业2014级学生,以后一定会从事护理工作,所以来这里学点东西,非常有价值。”胡涟漪说,她入学后每个暑假都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因为还没毕业,不算是正式的护士,所以只能在医院帮忙分诊、导医,帮医护人员跑跑腿。暑假时她被分配在市口腔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是对全院医疗器械消毒的地方,更是医院里院感工作的第一线。

  “在普通科室能够了解医院的工作流程和内容,提前学东西,在消毒供应中心则能学到全面的东西,这里有医院全部科室的医疗器械,我掌握了各科室的大量特点、信息。”胡涟漪表示,虽然消毒都是用机器,一些流程也需要人工,比如检测就绝不能疏忽,否则会引起患者手术中的感染,在这里也培养了她牢靠的责任心。在医生忙碌的时候,胡涟漪还走进诊室协助口腔科医生为患者治牙,帮医生取器械、调整灯光,为躺在牙椅上的患者冲洗口腔。

  专护病房体验最辛苦

  昨天上午,青岛卫校的学生志愿者兵分两路,还有一组护理专业学生来到市南区人民医院医疗专护病房,为长期卧床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帮他们打扫卫生、擦脸、喂饭、翻身按摩,老人们虽然无法说话,但在眼神里仍能看出他们的感动。在为老人做翻身时,学生们感慨力气不够,在这里工作数年的护士们马上传授诀窍给她们,帮她们学会用巧劲,“护士基本都是女的,靠蛮力很难翻动老人的身体,而且那样也会让老人感觉不舒服。”护士严萌婷告诉记者,这里的老人普遍身体不好,需要很细微的照料,每个护士要照顾多位老人,而且众所周知老年人的专护病房十分辛苦,必须万事小心,不能马虎大意。

  青岛卫校护理专业13级的张由凤也是一名老志愿者,她经常到医院参加活动,还是此次活动的领队,“我把每一次活动都当作实习,多做事多学习,因为几年后这里就是我的工作环境。”张由凤曾在多家医疗机构和养老院服务,积累了很多经验,当她为躺在床上老人护理的时候,心里也很有感触,希望自己未来能做好这份工作。

  专业志愿者最受欢迎

  身为卫校学生,科班出身的志愿者们备受医院欢迎,“每到周末,来看口腔的人数都翻番,正畸科等科室门诊量能达到平时的两三倍。”口腔医院护理部主任韩佳南介绍,口腔门诊往往在休息日忙碌,虽然医院安排弹性工作制调休,但因为患者实在太多,工作依然忙碌。青岛卫校专业志愿者定期来医院,缓解了工作压力,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医患双方之间发生不必要的矛盾,也让就医流程有条不紊,还通过一些贴心的服务,比如量血压、门诊引导等,提高了患者就医的舒适度。

  在市南区人民医院的医疗专护病房,在交流中老护士们的表率作用让志愿者敬佩不已。“我们给学生说护理工作很辛苦,但又有什么工作不辛苦呢,在医疗专护病房工作,不仅需要工作能力,还要有一颗爱心,才能让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晚年舒适有尊严。”严萌婷表示,大量生活护理都能让她们得到锻炼,学到以后能用到的本领。

  志愿者进医院已常态化

  青岛卫生学校团委书记孔强介绍,该校的“微笑天使”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3年12月,已经在市立医院、海慈医院、中心医院等12家医疗机构和多家养老院、康复机构设立了志愿服务基地,定期组织志愿者前往开展志愿服务,并逐步形成了7个固定的志愿服务项目。据了解,青岛卫校学生的志愿服务已经常态化,每年寒暑假和周末,都会安排志愿者走进医院或养老机构,“医院里工作忙碌,同学们做一些导医、分诊、登记、量血压的工作,还能让专业护士去照料更多的患者。”孔强表示,这些活动不仅缓解医院的工作压力,还能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记者 陈珂 摄影报道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