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士仁拿着祖传的族谱木板。
略有破损的韩氏家族族谱。
69岁的红岛居民肖先生,“历时8年编纂族谱,盼望去云南寻根”的消息经本报刊发后,引起了市民的热议。有市民提供线索说,肖先生所说柳树胡同就在昆明市的盘龙区,也有很多市民表示,自己家族也是从云南迁徙而来。今年60岁的韩先生家里珍藏着一块木板,木板上清楚地记着,他们来自云南大理韩家河村。不过韩先生去大理出差时,却并没有找到那个地方,这也让他颇为遗憾。“毕竟两地相隔万里,中间又隔了几百年,也不知道那里还有没有这么一个地方!”韩先生希望记者能帮忙一探究竟。
■线索
“柳树胡同”就在昆明? “肖老先生想找到自己的祖先确切是从云南哪里迁来的,我觉得可以从行军路线图上找找线索!”看到本报报道后,市民肖先生告诉记者,他祖籍也是红岛的,一直以来也热衷于寻根,并收集了一些资料,他对肖老先生的这种劲头非常佩服。
“据我了解,那个时候当兵打仗都是以村落为单位,比如村里一伙男丁一下子都去当兵了,打仗胜利后他们往往也住在一起,繁衍生息。”肖先生说,或许分析一下当时的行军图,就能找到一些线索。
“肖先生所说的柳树胡同就在昆明!”今年65岁的肖女士告诉记者,因为祖辈一直有从云南来的说法,他们作为后辈一直有到老家看看的想法,为此,20年前的一次出差,她还专门到昆明进行了考察。
“当时我们就找到了这个所谓的柳树胡同,地方还很不错!”肖女士说,其实柳树胡同应该叫做柳树巷,可能到了北方因为当地的习惯,逐渐就叫成了“胡同”,而这个地方就位于现在的昆明市盘龙区,当时那里还有个房管所就在旁边,上面的牌子上还有“棋盘”二字。
“但是时间太久了,确切的也记不太清了!”肖女士说,如果肖先生去云南寻根或许可以到这里看看。
■留存
家传木板印证祖籍云南 除此之外,也有市民表示,自己的家族就是来自云南,而且确定祖先是从云南大理迁徙到青岛地区。今年60岁的韩士仁告诉记者,自己家中有一块祖上传下来的木板,上面清晰地刻着,他们来自云南大理府韩家河村,可以进一步印证岛城与云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韩先生家住莱西市望城街道韩家屯村,近日,记者专程来到这里。在韩先生家里,他在记者赶来之前,就开始忙着做一些准备工作,用蓝色的印泥均匀涂抹在木板上,然后将木板翻过来扣在一张白纸上,这样木板上的字迹就能印在白纸上了。“因为木板是反刻的,这样印下来,字迹呈现在纸上就很直观了!”韩先生介绍。
韩先生手里的这块木板长约27厘米、宽约21厘米,由于年代久远木板已经变成了暗红色。“有我们家族传承印记的,就剩下这块木板了!”韩先生说,他们村一共有280户居民,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姓韩,而这块木板也是他们村韩姓族人能证明祖先迁徙历史的唯一的古物,因此他一直当做传家的宝贝珍藏着。
记者看到,木板上的字迹依然比较清晰,上面刻着“山东韩氏始祖朋,籍居云南大理府云南县韩家河村,洪武年间二世祖君汉由武状元饬封平北候,洪武年间二世祖……”的字样,上面清楚记载着先祖在云南的居地。“看了你们的报道我才知道,原来青岛有这么多人的祖先都从云南来,这次希望能通过青岛和云南的合作,把我们这些后裔寻根的想法实现,到老家去看一看,对家族传承来说,也是一件幸事。”韩先生说。
■求证
当地应还有韩氏族人 62岁的韩士胜对韩氏族谱也颇有研究,在韩姓氏族里,他考证族谱的名声在外,不少外地的韩姓居民还专门找他来核实族谱。
“结合着史料考证,当时我们的二世祖就已经是武状元,这说明祖先当时已经在云南生活了很长时间!”韩士胜说,而且木板上记录着,迁徙到山东的韩姓族人一共19人,这说明在云南应该还有留下的韩氏族人,他们在云南或许也已扎根生活了数百年。
“不可能一下子就都到山东吧!”韩士胜说,而到山东的韩氏应该也是一家子,只不过迁往的地方不同罢了,但是在一些族谱的记载上还是有一定的出入,例如在他们这里二世祖叫做君“汉”,可是在烟台地区就叫做君“漠”。
“汉和漠在古体字的写法就很相像,所以我们现在也搞不清到底是哪个写法是对的!”韩士胜说,上世纪80年代,他也从试着给云南大理那边写信了解这件事情,而且也收到了一些线索和回应,但是后来却很遗憾失去了联系。
“如果能找到云南那边的韩氏族人,就可以根据那边族谱的记载,知道这个真相了。”韩士胜说。
采访时,韩士胜也向记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他们村子附近的西韩家屯村,还有一个韩氏的老族谱上面也写着他们的来处,或许从那里还能取得一些新的线索。
■佐证
村里还流传云南歌谣 “那么多族谱就剩下了唯一这一本!”由于纸张已经开始变脆,韩文学轻轻地打开这本已经土黄的族谱,生怕再对这本族谱造成伤害。记者看到,这本族谱,上面都是工整的蝇头小楷。
在族谱的序中,也提到了山东韩氏先世始祖隶籍云南人也……。除了族谱上的记载,韩文学说,在他们这里世代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府居云南大理县,奉旨从征到北边。汗马功高万余里,赐下屯田亩三千……”
“这首歌谣就说明了我们是从云南大理来的,而且韩氏族人被封在当时的登州府,然后在此建村!”韩文学说,他们这里之所以叫做“屯”,也跟他们随军的性质有关。“打个比方说吧,那时候每个普通的农户缴税3000元吧,我们这些军屯的人缴税2000元就可以了!”韩文学笑着说。
韩文学也坦言,虽然知道祖籍就在大理,但是因为年龄大了,也无法再去那边探究,但是老族谱他还会好好保存下去。“或许将来有人去云南,真正找到了根,老族谱还能有新作用!”
幕后
费尽心力保存下老族谱 为了进一步印证此事,记者随后又在附近的西韩家屯进行探访,这个村落的韩氏族人,是韩家屯村的韩姓氏族中分支迁出成立的村落。在77岁的韩文学家里,记者看到这唯一的一本老本韩氏族谱,由于借阅者众多,这本族谱已经有些破损。
“为了保存这本族谱,我真是费了劲了!”韩文学告诉记者,他之前上过六年学,后来又在村里大队上干保管员,可能是有点文化的缘故,他对这些“老东西”特别上心。“那个时候‘破四旧’,家家户户的族谱都拿到一起,然后烧掉!”看着那么多的族谱就有付之一炬,韩文学感觉特别心疼。
“这是我们老韩家的根,是整个家族发展的印证,这么毁了就太可惜了!”韩文学说,他趁别人不注意,就偷偷从族谱堆里拿出了一本,然后揣到身上藏回了家,一直珍藏到现在。
心声
“年龄越大,越想知道根在哪” 采访时,韩士仁的兴致很高,他能记住的有关考证韩氏祖先迁徙的信息全部讲解了一遍,从他的介绍中,能看出韩士仁对祖先的恭敬,以及对祖先迁徙的好奇,“年龄越大,越就越想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我现在对古人传下来的‘落叶归根’‘安土重迁’‘追根溯源’这些词有特别的好感。”韩士仁告诉记者,2014年前后,他们村子附近修青荣城际铁路,当时一些施工工人就在村子里住着,而其中就有一名家乡云南大理的工人。
“因为了解自己的祖先是从云南大理迁徙来的,我见了这个老乡工人就格外亲切,跟他多聊了聊,他告诉我,在他们那里确实有这么个村子,但应该并不在现在的大理,应该离着挺远的!”韩士仁说,这名工人的这番话,让他燃起了去老家走一走看一看的想法。
“现在那么多人都认祖归宗,如果能找到自己老祖,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韩士仁说,而因为业务关系,他去年正好到大理、楚雄等地。“不过问了几个当地人,他们都说不知道!”韩士仁说,这也让他非常遗憾。“到了老家,却也没找到家!”
“毕竟云南这么远,去一趟也不方便,真希望知情人能告诉我韩家河到底在什么地方!”韩士仁说,看到肖继祥老人年龄那么大了,还在孜孜不倦的寻找云南老家,这种精神也让他非常鼓舞。“既然这次是两地联动,希望云南的专家也能帮忙解了我们这个心结!”
■连线解答 昆明的柳树巷 有大小两条 针对市民提供的柳树巷的线索,记者也第一时间与春城晚报的记者取得联系求证。
据长期在昆明邮政系统工作,已经89岁的老人陈少先介绍,他曾在端仕街住过30年,距离柳树巷仅有百余米。他告诉记者柳树巷的位置,位于威远街通往人民路上,距离光华街的福临堂、龙园都很近。“最早人民路是叫绥靖路,后来又改成了长春路,最后才叫的人民路。”
“有大柳树巷,还有个小柳树巷,名字来历我是认不得,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前的确是叫这个名字,后来威远街改造,柳树巷就没有了。”陈老说,大小柳树巷就像两隔壁邻居,两条巷子相隔10多米,宽窄长度也十分相似。”
据昆明当地文化研究学者赵立介绍,柳树巷在昆明市盘龙区,即现在的南屏街家乐福商店后面,威远街与庆云街之间,分为大柳树巷和小柳树巷。
不过赵立说,大柳树巷和小柳树巷,在清朝的时候才有这个地名,这是否与肖先生所说“柳树胡同”一致,尚不能定论。
如果您的祖上也有从云南而来的说法,或有同样寻根的愿望,或者有线索需要当地求证,也可以拨打本报热线96663或关注半岛新闻帮微信公众号“bdxwb96663”联系我们。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