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区交通运输局刘昌文确诊癌症还九返工地

2016-07-01 14:5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刘昌文(左三)生前在工作中。



  6月18日,刘昌文的爱人来到崂山区交通运输局,为他交上了167元党费。48岁的刘昌文是一名普通的工程管理人员,崂山多条道路的建设都有他的身影。为了工作,他常年扑在工地上,经常几天几夜不回家。终因操劳过度患上食道癌,不幸去世。刘昌文对工作一丝不苟全心付出,对施工要求严苛,对百姓耐心热情,他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

  确诊食道癌,

  还9次返回工地工作


  从1996年2月进入崂山区交通运输局工作,20载日日夜夜操劳不止。2016年3月18日,在崂山路二期的施工现场,刘昌文突然晕倒了。醒来后,同事都劝他回去歇歇,可刚走到家门口,他又晕倒了,并且鼻血止不住。

  紧急送医后,经过仔细检查,刘昌文最终被确诊为食道癌,并确定在4月12日实施手术。尽管如此,他仍旧牵挂着工地。在妻子陪同下,刘昌文又先后9次到崂山路二期工地上,调度施工单位,落实好路面、桥梁及绿化工程施工进度……

  手术前,刘昌文还嘱咐妻子不要将手机关机,要替自己交党费。因为常年疲劳,作息不规律,手术出现了并发症。28天后,这名共产党员最终合上了双眼。5月12日,刘昌文遗体告别仪式举行,不少素不相识的人前来送行,他们见证了一名党员的克己奉公。

  为了抢工期,

  1386个日夜扑在工地上


  建设崂山路一期、鱼水路、崂山路二期等三条要道,刘昌文奋斗了1386个日日夜夜。崂山路改造工程是市区两级的重点项目,两侧有居民小区21个、农村社区23个,每年约140余万人经由这条路到南线旅游,其施工条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工程内容的技术难度、工期的压力,在青岛市的市政道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刘昌文作为标段的现场管理负责人,凡事总是冲在最前。“他几乎是24小时靠在工地,有时一站就是十三四个小时,饭也顾不上吃。晚上停工了他就回到办公室,在沙发上睡一会,天刚亮就赶往工地。”同事动情地说。

  刘昌文对工程质量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道路建设中,密实度是保障道路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也容易被“钻空子”。由于沙子口地段的路基地质为沙地,较松软,压实难度大、成本高,大多数施工单位认为“差不多就行了”。“差一点都不行!”刘昌文斩钉截铁地回应。他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返工碾轧,一遍不行,再来一遍,第三次验收合格后才过了关。

  领教了刘昌文的“较真”、吃过他“苦头”的人太多了,从监理、施工到供料环节,不一而足。

  对待百姓,

  他热情而有耐心


  他对工程质量要求近乎苛刻,却对老百姓热情有耐心。熟悉刘昌文的人都知道他性格温和,没有一点架子。崂山路以及鱼水路的修建,牵扯到各方的利益,有些群众对拆迁补偿不满意,有些觉得施工扰民,还有些商户认为修路耽误了自家的生意,矛盾时常发生。

  刘昌文遭遇过拆迁户坐在施工机械上、躺在马路上,甚至破坏施工现场的情况。有些群众不理解,当众辱骂他,撕扯他,他也只是默默承受,再慢慢找机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对待家人,

  他做得太少太少


  在工地上的时间多了,陪家人的时间就少了。“爸爸,我怎么天天见不着你呢?”这是女儿经常问刘昌文的话。只要在家,刘昌文肯定会下厨补偿家人。但电话铃声一响,就意味着工地又出了状况,这时刘昌文会头也不回地离开。

  刘昌文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一名共产党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用如火的热情表达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对公路交通事业的无限忠诚。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晓哲 通讯员 志峰 景军 善刚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刘昌文 交党费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