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翁自掏腰包为公交站添置板凳 方便等车人

2016-07-12 13:5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坚持做好事,老人多年来获得许多荣誉。



  

青岛二中分校车站,老人放在这里的爱心凳,给候车乘客带来方便。



  炎炎夏日,19个小小的爱心板凳感动了无数候车乘客。7月10日,二中分校和海洋地质所两个公交车站,多了一些板凳,给前来乘车的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便利。11日,记者采访得知,放爱心板凳的是家住江西路社区的孙延德老人。为了方便他人,83岁的他不顾年事已高,特地赶到华阳路一市场自掏腰包购买了一批板凳,提供给过往乘客等车时休息,引发市民和游客点赞。据了解,孙延德老人还是一位“公益达人”,曾经坚持多年为社区修路修花坛。一提起他,社区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

  爱心板凳车站上岗

  “在青岛二中分校公交车站,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摆上了一些板凳,给在此候车的乘客带来了便利。”11日一大早,市民朱女士拨打本报热线反映了她看到的一幕。

  记者赶到江西路青岛二中分校公交车站看到,候车亭下方摆着9个崭新的板凳,每个高约半米,每个板凳上都坐着乘客。

  “这个站点座位不够坐,现在来青岛的游客多了,而且天气也热了,在这里乘车的市民和游客增多,有了这些板凳,大家等车的时候,就不用站着受累了。”坐在板凳上等车的六旬老人马女士说。

  “板凳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大爷摆上的,昨天上午他坐着一辆出租车过来,把板凳一个一个地搬下来,整齐地摆在站牌边上。”据车站旁边的报摊老板介绍,这位热心老人就住在附近的小区,平日里经常见面,但是没有老人的联系方式。

  除了二中分校车站,海洋地质所车站也摆上了爱心板凳。记者赶到该车站看到,这里的板凳一共有10个,与二中分校车站的板凳属同一样式。据附近居民介绍,这些板凳也是10日上午一位老人前来摆上的。“老人刚离开,不知道去哪里了,不过他每天会来好几次,将板凳重新摆放好。到中午的时候再过来吧。”一位市民说。

  自费购买带病维护

  当天上午10时30分,记者再次来到青岛二中分校公交车站,看到一位汗流浃背的老人正弯着腰吃力地摆放板凳,看上去有些行动不便。据报摊老板介绍,他就是爱心板凳的主人。

  老人介绍,他叫孙延德,今年83岁。“三天前,我和老伴从家里出来坐公交车,当时等车的人很多,我们俩站着挺累,但是也没地方坐,只能靠在墙上休息,最后还是报摊老板给我老伴找了个座。”据孙延德介绍,当时等车的除了不少老人,还有两个抱孩子的女游客,都热得满头大汗,还有的老人坐在路边马路牙子上,公交车经过时很危险,于是产生了提供爱心板凳的想法。

  老人四处打听,得知华阳路有个市场卖板凳。10日上午,他特地赶到市场,一共挑了19个板凳。“10块钱一个,价格不算贵,我自己拿不了太多,最后没办法又花50元钱找了辆出租车,帮着一起运回来了。”孙延德说,自己年纪大了,心脏也不好,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爱心板凳,方便更多的乘客,两个公交车站旁的报摊老板也加入进来,帮着他一起照看板凳,防止损坏或丢失。据老人介绍,如果没有意外情况,每天早上7时会把板凳摆出来,到晚上7时再收回去,现在暂时由报摊老板代为保存。“如果我没时间,这些活就由报摊老板代办。”

  记者注意到,老人说话时有点喘,而且嘴唇有些发紫,似乎不大舒服。“我心脏不好,出门都得带着药,今天天热,加上刚才干活有点累,休息休息就好了。”

  据孙延德介绍,他目前与老伴住在香港中路街道江西路社区,儿子在国外工作,女儿在青岛有自己的公司,自己退休后想找点事做。“我这是老有所为,发挥余热。”老人说。

  文/本报记者 王洪智 实习生 李鸣 图/本报记者 王滨

  请本文线索提供者朱女士到本报领取线索费 80元

  ■探访 老翁是位“公益达人”

  要说我们小区有人做这事,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孙,他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公益达人。”在江西路社区,一说起孙延德,小区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据介绍,孙延德是青岛一建公司退休职工,曾经干了十多年的瓦匠。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又“重操旧业”,在小区里义务修路、铺台阶、种花锄草。自1998年至2013年的15年里,老人已义务服务过多个小区,例如云霄路社区、枣庄路社区、闽江路社区、啤酒花园、枫之都小区以及他自己居住的小区等。“修马路牙子需要买水泥沙子,维护花园需要购买植物种子,这些费用全都是老孙自己掏腰包,已经花了4万多元了。”居民刘先生说。

  据了解,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孙延德率先捐款。此外,平时邻居们遇到需要帮忙的事,他也会积极伸出援手。为此,他获得了很多荣誉证书,社区也曾为他发过锦旗。老人义务为小区修路的事迹也曾被媒体报道过。“我是一个老党员,现在年纪大了,体力活干不动了,但是还想为大家做点事,能多干点就多干点。”孙延德说。

  ■互动 爱心接力,欢迎你来

  据孙延德介绍,因自己能力有限,目前只能在这两个站点安置爱心板凳,如果条件允许,他会在其他需要的公交站点放更多。“有些公交站点座位有限,对于人流量大的公交站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安置爱心板凳,进行爱心接力,例如可以根据季节和人流量变化,适当调整安置板凳的站点和相关站点上的板凳数量,当然,也要靠大家自觉维护。”不少市民建议道。

  “爱心板凳传播的是正能量,是咱岛城人民的style!”“坚持公益活动十几年,就凭这份坚持,也要为大爷点个赞。”对孙延德的事迹,市民和网友纷纷点赞。如果您也想为爱心板凳贡献力量,或者有更好的建议和想法,欢迎拨打本报热线96663联系。

  本报记者 王洪智 实习生 李鸣

  ■短评 小板凳 大爱心 □李红梅

  83岁的孙延德老人,前几天和老伴坐公交车时苦于候车亭内座位不足,于是推己及人,去市场自费买来19个板凳,放在附近的两个公交车站,供等车的乘客坐下来休息。心脏不好、出门都得带药的他,每天冒着高温酷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地在两个公交站亭之间来回奔波好几次,亲自收放、维护、清理板凳,以便让更多的乘客受益。如此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善举,无疑是纯粹的、发自内心的,让人坐在板凳上乘凉休息时,心里充满浓浓的感动。

  事实上,孙延德老人的善举不止这一桩,他是社区里有名的“公益达人”。瓦匠出身的孙延德,儿子在国外工作,女儿在青岛有自己的公司,退休后可以说衣食无忧,但他还是闲不住,总想为大家做点儿什么,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十几年来,在小区里义务修路、铺台阶、种花锄草,还自掏腰包买水泥沙子和植物种子,带头向灾区捐款,尽己所能帮助邻居。作为一名老党员,孙延德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到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堪称楷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孙延德老人看到公交站点没有座椅,首先想到的是年轻人抱着孩子等车累、坐在路沿石上危险,于是自费安放并维护板凳,这明明是把无位可坐的年轻人当成自己的孩子,这样充满仁爱之心的老人,让人仰慕不已。

  小板凳,大爱心,19个爱心板凳,向每一个在此候车的乘客传递着正能量。不过,这种可移动的小板凳,毕竟很难持久,随时都有被不明就里的人搬走或损毁的可能。为防丢失,“每天早上7时把板凳摆出来,到晚上7时再收回去”,中间还要维护好几次,这些琐碎的事情每天加起来就是大工程,仅靠孙延德老人一己之力,就算再加上附近的报摊老板协助,也很费时费力。美好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过往乘客自然要善待爱心板凳,相关部门也应从此事中看到百姓需求,在候车亭安置固定座椅,供乘客坐下来休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出门坐一趟公交都能发现并立即解决的问题,对职能部门来说,也不算什么难事吧?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板凳 爱心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