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胶莱镇蓝色制造业工业园,穿行在一个个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工地,处处感受到争分夺秒的跨越激情、时不我待的建设速度。胶莱镇通过发挥“三进三促”、“调稳抓”等“组合拳”,着力扫清制约重大项目建设发展中的“绊脚石”,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上演了一场场“速度与激情”的好戏。
着眼“变”字谋发展
面对经济“新常态”,胶莱镇进一步强化“项目是第一支撑”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精神状态的“主战场”和“试金石”,结合“三进三促”活动,招商重点加速向临空经济和航空物流产业转变,要素利用加速向“腾笼换鸟”转变,项目服务着力向常态化转变。按照“运行要畅、投资要顺、转型要快、调节要灵”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区域发展定位,以“蓝高新”为导向,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出新招、解难题、求实效,确保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下转第二版) (上承第一版)
今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工项目15个,开工面积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量。同时,完成2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又有4家企业增资扩产,6家企业新纳入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库。
瞄准“精”字促转型
“以工强镇,统筹规划,让每一寸土地产生最大经济效益。”胶莱镇党委政府明确了全镇发展战略,紧抓全市实施商标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等新机遇,推动创新资源有效集聚,着力培植骨干企业、产业集群和特色产品,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今年以来,胶莱镇新注册商标54件,2件注册商标正在申请认定中国驰名商标。通过优化用地结构、升级改造、项目嫁接等多种办法,分类化解“僵尸企业”,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原则,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位于胶莱镇陈家闸子村的胶莱造纸厂是早期的一家集体企业,厂房闲置多年,在镇分管领导的协调下,筹备搬迁的海诺中天建材于今年初购买了原胶莱造纸厂,建设了9000平米车间,目前已投入使用。
在全镇新签约的10个过亿元项目中,其中4个项目是通过盘活存量土地、厂房引进的。在谈还有注册资金1000万欧元的子午线轮胎用浸胶纤维线项目等大项目7个,华恒环保建材等3个停建多年的项目重新复工建设。
讲求“实”字抓推进
胶莱镇结合“调稳抓”和“三进三促”活动,强化一线推进,突破关键环节,坚持精力向项目集聚、人员向项目一线集中,建立“领导干部全员包项目”、“机关干部包企恳谈”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项目督导,以强有力的措施加快项目落地。对所有项目排出时间表、作战图,倒排时序抓推进,确保节点进度、指标进度超序时完成,所有包项目、包工程、包村庄机关干部全部下沉一线,现场盯靠,精准发力,切实为项目、为企业、为村庄解决困难和问题。重点突破影响项目开工建设的手续办理、设施配套等各类问题,抓好项目谈判、审批、落地、开工、投产、运行各个环节,以项目核准和开工为重点,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扎实有力的举措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
目前,3个青岛市重点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建设。其中,总投资5.5亿元的水处理超滤膜生产项目,一期13000平方米的车间以及研发中心正在进行主体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吉安达大型家电仓储物流项目,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的1号车间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总投资5.2亿元的变能成套设备研发、制造项目的1号、2号车间已开工建设。
突出“优”字强服务
胶莱镇积极推行“个性化项目服务”的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制定“手续办理、开工准备、建设进度、资金到账、问题解决”五张清单,在突破影响项目建设的突出问题上精准发力,形成了项目服务新常态。对于每一家在胶莱落户的企业,镇党委、政府全程提供优质服务,不论是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是工商、国税、地税等部门的所有手续,都由工作人员全程陪同,服务到每一个细节。
为给企业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来此落户,更好的实现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的目标,胶莱镇累计筹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9亿元,先后实施了道路建设、自来水提升、管网改造、产业园区配套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统筹推进工业聚集区的12个设施配套项目,开工建设二路硬化、区一路修补等10条道路,完成4条道路绿化工程;实施给水管网与市政管网对接,启动园区雨污分流和排水管网工程,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项目承载能力,为实现工业经济优化提升,加快园区整合,打造优质平台创造了条件。
[编辑: 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