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李村大集成功"蝶变" 拥有四大功能分区

2016-10-26 09:58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长期以来,由于李村河底“天天市”占用泄洪通道经营,防洪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消费安全等问题突出,被省市列入重大安全隐患。2015年4月,李村大集搬迁工作正式启动,新大集位于重庆中路与青山路交叉口原青岛钢瓶厂地块,占地50余亩,拥有四大功能分区。至2016年6月底,大集搬迁工作顺利结束,1800余家业户集体搬迁 ,在新的起点开启了新的商业生活。

  A 大集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村大集的起源时间可追朔到元明时期,据文字记载,早在明万历年间李村大集已成为即墨县乡间12大集之一。另有专家考证,李村大集始建于1892年,距今约有120年的历史。每逢农历二、七,利用李村河的沙滩作为临时市场,四面八方赶集的人,汇集于此,大集以自由交易为主,交易的商品有粮食、海产品、手工制品、木材、禽蛋、蔬菜 、水果等,其买卖之盛,名冠一时,至清朝末期,李村大集已形成繁荣一方、辐射百里的规模了。

  上世纪30~40年代,由于战火纷扰,货源奇缺,物价飞涨,大集一度萧条,直至解放后才重现生机。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体制改革,农民收入增加,李村及周边城乡购买力提高,李村大集又进入了繁盛时期。上世纪90年代,政府对集市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河南岸硬化了地面,设立了台式摊点,辟为海产品市,为固定摊点,并改为全日市场。河北岸全线建设了2层楼房,部分摊点退河进室,同时也吸引了更多行业参与集市经营。进入21世纪,政府又投入百万元对大集进行改造,集市环境得到更大改善,李村大集已发展成为综合性市场。

  历经百年演变发展,长期以来固定在李村河中段巨峰路桥与峰山路桥之间的河床上及部分河岸。东西长约1770米、南北宽约60米(部分80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逢集日客流量约为10万~15万人次,高峰时可达20万~30万人次,有摊位2000个左右,其中长年集贸市场摊位358个,交易品种达2万余种,年交易额(包括常年集贸市场)达6亿元。李村大集的发展是青岛商业发展历史的佐证,更是李村商圈商业发展的活化石,被入选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2年李村大集完成了商标注册的相关申请工作。

  B 安全隐患突出被迫启动搬迁

  长期以来,由于李村河底“天天市”占用泄洪通道经营,防洪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消费安全等问题突出,被省市列入重大安全隐患。每逢集日,大量的客流、车流涌入,给本已拥堵的李村中心商圈交通带来更大压力。“天天市”经营设施简陋破旧,乱搭乱建,卫生脏乱差,成为李村中心商圈视角污染顽疾和提档升级的难点,与活力宜居幸福的现代化新李沧极不协调,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李村大集搬迁工程于2015年4月正式启动,2016年6月底完成搬迁,2016年7月1日正式开业。做到800余家固定经营业户、1000余家临时赶集业户整体搬迁,没有出现一次上访。实现了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和谐、平稳、顺利、按时搬迁工作目标。2015年3月,李沧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李村河中游“安全综合整治年”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李沧政办发〔2015〕21号),确定以安全综合整治为切入点,对李村河底经营业户实施整体搬迁,腾出河道实施改造,彻底解决李村河中游存在的一系列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将李村河中游打造成聚休闲娱乐、餐饮购物、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带,城市居民休闲旅游观光带。为做好李村大集搬迁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项目建设现场视察指导,深入老大集走访,听取经营业户意见建议。

  为了做好大集搬迁工作,李沧区各部门加强协同配合。李沧区商务、建管、城管、规划、交警、公安等相关部门、相关办事处和单位,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积极为项目选址、规划建设,周边道路管网、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占路经营查处,以及周边交通组织等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李村大集搬迁工作的圆满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C 详细摸底,商圈“涅槃”重生

  长期以来,李村大集经营业户依托李村商圈中心优良的地理位置和旺盛的人气,以及低廉的经营成本,对李村河底的李村大集形成了深厚的情感,有的业户一家几代人在此谋生。由于李村大集的长期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经营业户的搬迁工作任务艰巨而又复杂。为扎实稳妥地做好业户搬迁,充分做好调查摸底。搬迁前,对“天天市”固定经营业户数量、经营种类、家庭住址、社会关系,以及搬迁安置意向进行了详细地摸底,并逐一登记造册,对800户经营业户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甄别分类,为思想教育、制定政策等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李村大集安全隐患的危害性、大集搬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全社会对李村大集搬迁的认识,形成对大集搬迁的共识。

  李村大集的成功搬迁,得益于李沧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鼎力帮助,得益于区相关部门、办事处和单位的大力协作配合,得益于李村大集广大经营业户的理解和支持。李村大集的搬迁,将可以彻底解决李村河中游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有效缓解李村中心商圈交通压力,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明程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实现李村商圈“凤凰涅槃”的有效切入点,对李沧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D 新李村大集设370个停车位焕发生机

  李村大集是青岛知名集市,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大集历史文化,多次组织区相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召开了项目规划方案征求意见会议,并根据相关部门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先后向区政府分管领导、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作了汇报。先后组织到区发改、规划、区财政和维客集团等18个部门和企业,与相关领导就项目规划、设计、手续办理、业户搬迁方法措施等问题征求意见,形成了共识。在全区上下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克服时间紧、工程任务重 、创城压力大等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倒排工期,压差施工,仅用9个月时间,完成了《李村河底“天天市”搬迁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和建筑设计方案的设计,项目地块渣土清运21万立方米、爆破岩石5万立方米、迁移下地贯穿项目地块东北—西南走向两路长500米的35KV高压线、新建了总建筑面积达2.34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区和花卉交易市场区,以及停车场等相关配套设施。

  新李村大集位于重庆中路与青山路交叉口原青岛钢瓶厂地块,由区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投资建设,总投资约5000万元,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主要分为农贸市场区、文化交易市场区、赶集区和停车区。农贸市场区为封闭式农贸市场,按照我市标准化农贸市场的要求设计建设,用于安置“天天市”固定经营业户。建筑面积约1.22万平方米,营业网点约168个;农贸市场中间区域约6500平方米,设置岛式柜台,标准摊位约700个。室内农贸市场划分为5个功能区水产品区、肉食区、蔬菜水果区、调料副食品区、特色小商品区。文化交易市场区为两层建筑,总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一层为茶文化交易区,二层为花卉交易区。赶集区1.2万余平方米,用于逢二、逢七赶集。停车区共有停车场3处,停车位约370个。其中,市场内停车场停车位约170个,周边新建两处临时停车场,停车位约200个。

  记者 曹红红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