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捐老人"六年来第7次裸捐 共资助119名学生

2016-12-08 08:27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这些钱都是我从退休金里攒出来的,还有一部分是爱心单位托我带来的,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做对国家有用的人。”昨天,“裸捐老人”周宝存带着自己近期积攒的2万元钱,还有青岛工商银行中山路支行员工捐的4000元以及青岛恒康家园健康管理公司捐的2000元,踏上了从青岛开往济南的火车,将这2.6万元钱资助给山东大学的13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这是周宝存第7次捐出超万元的捐款,第6次资助山东省内高校大学生,也是他第3次资助山东大学的学生。昨天,山东电视台、齐鲁晚报等媒体也闻讯来到山东大学,对周宝存进行了采访。

  现场

  带着众人的爱心去助学


  昨天一早,周宝存穿上了他最体面的一件外衣,带着2.6万元现金乘火车赶往济南。“钱是我前几天就从银行里取出来准备好的,工资卡上还剩下2000多元,够我年前的花费了。 ”周宝存说,这次他带了2.6万元现金,能多资助几名学生,其中2万元是他自己的,还有6000元是他“感召”来的爱心款。

  “我的钱都存在青岛工商银行中山路支行,每次去取钱,他们看我年龄大,都给我优先照顾,后来熟悉了,他们行长还来我家走访。知道我资助学生的事情后,他们银行的员工就捐款,委托我帮忙带来,还有青岛恒康家园健康管理公司也托我带来2000元。”周宝存在路上给记者算账,这样就能帮助13名大学生了,比他预想的多3个人。

  去济南的路上,周宝存在火车上认真写了发言稿,里面更多的是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将来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写完发言稿,周宝存告诉记者,最近他的退休金涨了200多元,估计明年能多资助一些大学生了,他还计划将资助大学生的范围再扩大。“我一个人基本没有什么花费,身上的衣服除了这件外套是前年新买的,剩下的都是穿了10多年甚至20年的衣服,目前身体也还硬朗,未来几年肯定能帮更多学生。”刚下火车,面对媒体采访,周宝存说,他助学不是为了图回报,而是想把自己攒下的钱用在需要的地方。

  学生要以“周爷爷”为榜样

  昨天下午2时许,周宝存来到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明德楼4楼会议室,山东大学选出的受助贫困生已在这里等候,看到老人后,同学们都起身问好,随后一个简单的助学金发放仪式开始。“相信同学们都已经从网上查询到周宝存老人的情况,这是他第三次资助山东大学的学生。”山东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勤工助学管理部主任辛莹向大家介绍了情况,这次选择的13名受助同学都是大一新生,来自山东、安徽、新疆、广东等省,都是家庭较贫困的同学。

  周宝存很认真戴上老花镜,和山东大学的老师逐一核对了受助学生的名单和信息,其中有一名同学因为当天有重要课程,没有来现场,委托老师帮忙代领。核对完后,周宝存点头示意都可以。随后周宝存亲手逐一将写有助学金2000元的牌子发给受助的同学,山东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傅艺娜介绍了山东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的情况,给周宝存送上捐款感谢证书。

  “山东大学每年有几十项来自企业或个人捐助的助学金,周宝存捐来的助学金不是最多,但最特殊,他的捐款都是他勤俭节约一分一分省下来的工资。 ”傅艺娜说,学生们得知这是一名75岁老人捐来的助学金,都特别感动。

  周宝存随后还和学生们进行了座谈,鼓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学生们一一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周爷爷的资助给我家庭减轻了很多负担,我除了感恩,更多是感受到了鞭策,我一定更努力学习,将来像周爷爷那样回报社会。 ”受助学生孙俊莹说,她家来自河北农村,家里负担很重,有了这笔钱,她就能更安心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幕后  

  6年共资助119名学生


  周宝存从2007年就开始资助学生,他认为,助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每年通过“希望工程”资助几名小学生。“我有个大学梦,但因为机缘不好,没能上大学,我认为大学生是能最快报效祖国、回馈社会的人。”周宝存说,他当时从媒体上了解到,有些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生活非常窘迫,就想到了资助一些大学生。

  “我算了一下,从2011年开始,我资助了66名小学生和53名大学生,总共119名学生。 ”周宝存说,有的学生还在继续上学,有的已经毕业,他们都给周宝存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周宝存看来,虽然自己无儿无女,但这些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我捐助的小学生还会给我写信。 ”周宝存说,那些还显稚嫩的话语,让他感到十分欣慰。

  有的大学生毕业去了外地工作,仍会打电话给周宝存,询问他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周宝存都会一一谢绝。“我其实并不希望受捐助的孩子联系我。 ”周宝存说,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生活,他不期望受捐助的孩子对他有任何的回馈,他们因为自己的捐助生活能有所改善,就是他最大的慰藉。

  28年各类捐款超13万元

  周宝存说,他第一次捐款是在1988年,那时候他还是普通工人,看到淮河发大水,就想给灾区捐些钱,他拿出了50元,在厂里普通职工中是最多的,基本上等于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厂里把光荣榜张贴出来,他的名字排在第一位,他觉得很荣耀,从此他的心里就种下了做善事的念头。

  至今28年来,每到发生水灾、旱灾、地震等灾难时,他都会带头捐款,他粗略算了一下,有印象的捐款就已经超过13万元了。记者根据之前采访周宝存的记录,做了一个他“大额”助学的梳理:2011年11月,1万元资助青岛大学学生;2012年7月,1万元资助山东科技大学学生;2012年10月,1万元资助山东大学学生;2013年10月,1万元资助中国海洋大学学生;2013年11月,2万元资助山东大学学生;2016年7月,1万元资助青岛市“春蕾女童”。

  虽然今年已经75岁高龄,但周宝存还是经常去菜市场捡菜叶子吃,每天的生活费不足10元钱。“我认为这样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比起几十年前吃不上饭的时候,我很满足。 ”周宝存告诉记者,在他的眼里,其实白菜帮、菠菜根这些更有营养。

  ·新闻内存·

  周宝存老人“裸捐”6年


  今年75岁的周宝存是青岛整流器厂退休职工,一直未婚,独居在市南区宁阳路附近一处2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 2011年11月,周宝存带着自己积攒的1万元钱,走进青岛大学,资助5名贫困大学生每人2000元。青岛早报记者段海鹰在采访中了解到,当时70岁的周宝存是一名孤寡老人,每月只有1556元退休金,他平时省吃俭用,经常去菜市场捡别人丢弃的白菜帮、冬瓜皮、菠菜根等,回家洗干净做菜吃。他还经常去火车站周边做义工,为游客提供指路等服务。此事被青岛早报报道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2011年12月25日,中央电视台也报道了周宝存的故事,称赞他为“最美中国人”。

  此后,周宝存每攒够1万元或2万元钱,就进行一次捐助,每次资助完一批学生,他的工资账户里仅会剩下维持当月基本生活的几百元甚至几十元钱。为了筹集给学生的资助金,他还卖掉自己的3000多册藏书和一些其他私人物品,周宝存因此被大家称为“裸捐老人”。 2011年他以高票当选“感动青岛十佳人物”,颁奖晚会上给他的颁奖词是:“他用微弱的火苗点燃朴素的信念,照亮了寒门学子前行的道路。他赋予金钱特殊的意义,让微薄的收入呈现出最大的价值。岁月使一个人的身体渐渐老去,但仁者的责任,却让他精神蓬勃常青”。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孙启孟

   [编辑: 李敏娜]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裸捐老人 学生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