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金惠
在各自媒体平台,经常有这样一批稿件,它们顶着“百万阅读量”的光环,却被人指责内容抄袭、标题党以及低质。这些爆款文章的背后,是一群专门的做号者,他们有的单打独斗,有的团队作业。他们能在几十分钟内炮制出一篇爆文。这些文章更像是从高效流水线上制造出的产品,鲜有思考和普遍意义上的原创。(4月10日《新京报》) 自媒体时代,给了那些能写会写的原创作者无限可能的平台,也让一些抄袭拼凑、粗制滥造者充斥其中。同样是出于对10万+的渴求,普通原创作者需要多年的积累,外加花上好几个小时撰写编排一篇文章,而做号者只需从贴吧、微博、微信、门户里摘300~500字,加上自己的“修饰”和“想象”,再贴三五张图,取一个标题发布,整个过程也不过十几分钟。
对于那些专业做号者来说,内容红利的诱惑力巨大,令其垂涎三尺。多个自媒体平台为鼓励原创,相继推出广告收入补贴机制、原创补贴等政策,补贴的高低与阅读量等指标的高低挂钩。也就是说,只要能获得高阅读量,那就是真金白银的收入。然而,在金钱的诱惑下,口水化、重复性的“爆文”充斥网络,必然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严重破坏整个自媒体生态。
面对“做号江湖”的日益壮大,自媒体平台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实际上,自媒体平台也意识到了问题,有的提供举报抄袭的途径,有的引入第三方维权机构。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以举报为例,目前,各大平台普遍提供了抄袭举报渠道,但是,一方面举报依赖于原创者主动发现,另一方面需要后台人工审核,举报效率低下,就算最后删除侵权的文章,侵权者的传播目的也已达到。
至于第三方维权机构规模有多大,能否产生形成可持续性的机制,也有待评估。而且一旦侵权被确认,仅仅删文、封号的处罚力度也有限,平台和网络监管部门应该从经济方面入手,收回侵权者的不当得利,甚至进行额外处罚,让他们体会到痛感才能有所收敛。
对于习惯了手机阅读的公众来说,信息传播早已进入快速消费时代。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标题是否足够吸引眼球,决定了读者手指是否能点开。但是垃圾食品吃多了终究会导致营养不良,缺少优质内容的自媒体平台,难以持久繁荣。所以,应该享受内容红利的不应该是那些骗流量的劣质内容,而是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原创内容。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