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所庆祝五一 揭晓2016年度十件大事

2017-04-30 07:23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报道

  半岛都市报4月29日讯 29日,记者采访获悉,在中科院海洋所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2016年度表彰大会上,揭晓了2016年度十件大事评选结果。其中包括“‘科学’号深远海综合探测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西太平洋观测网稳定运行并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中国南海发现世界首例碳酸盐质岩浆,以及全球独家发现太平洋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北赤道潜流这三支潜流等。

  记者了解到,这十件大事是经中科院海洋所全体科研人员投票推选产生,得票最高的当属“‘科学’号深远海综合探测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获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第二件大事则是中科院青岛科教园开工奠基。工作人员介绍,科教园总规划面积2000亩,由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涉海研究所集群、青岛科教园发展管理中心、海洋创客中心、产业研发中心5部分组成,计划于2017年底完成一期工程2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

  “第三件大事就是胡敦欣院士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工作人员介绍,胡敦欣院士从事海洋学研究55年,是我国大洋环流、海洋通量(碳循环)和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开拓者,国际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引领者。胡敦欣发现的太平洋棉兰老潜流、吕宋潜流、北赤道潜流三支潜流,是迄今唯一由中国人发现的洋流。此外,他发起了第一个由中国领衔的多国大型海洋国际合作计划(NPOCE),组织领导国内外20余位专家,发起“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国际合作计划,8个国家19个单位参加,提升了我国国际学术地位和话语权。

  第四件大事是中科院西太平洋深海潜标观测网稳定运行并实现数据实时传输,通过无线水声通信和有线数据传输两种方案,实现深海观测数据实时采集回传,加速了我国海洋业务化预报系统的建设步伐。

  此外,中科院海洋所还在中国南海发现世界首例碳酸盐质岩浆,这一研究成果对深部碳循环和全球碱性玄武岩成因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确认了地球上真实存在碳酸盐质岩浆,推断大洋碱性海山下部可能存在大规模稀土矿化带等。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