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众筹"恐吓借贷者 校园贷为何能"上下通吃"

2017-05-19 06:22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葛欣鹏

  近几日,本报记者深入各类贷款受骗群,许多网友分享了他们的经历:“逾期几天就被网贷平台上门催债”、“打着做众筹的名义,最终却卷钱跑路”……

  这些形形色色的网贷平台,他们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上游

  校园贷资金来源纷杂


  2009年银监会“禁止向未满18岁学生发放信用卡”的通告让所有银行“一刀切”地放弃了校园信用卡业务,随着2013年7月份第一家互联网校园借贷平台的出现,校园贷开启了野蛮生长之路,并于2015年爆发式增长,让学生们品尝到了超前消费的滋味。

  据了解,大学生“不良贷款”主要来自两种:一是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

  那么校园贷业务发展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青岛宇泰典当有限公司马先生称,他了解的大部分校园贷平台以自有资金为主要来源,在他看来这些生长于灰色地带的网贷平台资金链非常脆弱,“投入成本并不高,几个人凑个几十万就可以成立一个平台,向大学生放贷,门槛极低”。

  一些平台在发展初期,创业者的自有资金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借贷需求,因此许多公司都需要向其他P2P网贷平台借款。为了满足回报率,这些平台无一不把利息设置得非常高。

  2014年下半年开始,一部分校园分期平台开始自筹资金扩大资金端,直接向投资人募集资金,从而进入P2P网贷队列。另有一部分P2P网贷平台也开始直接参与校园贷市场,开发针对大学生的借贷产品。

  不同平台的运作模式也不尽相同。网贷平台从业者小齐告诉本报记者,他所在的平台先是通过跟电商合作,从分期购买手机等电子产品切入,之后建立起独立的资金端迈入校园贷市场。“还有的是通过第三方资产参与校园借贷,他们仅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交易平台;另外一种平台就是放贷的同时也在借贷,或通过其中的手续费盈利,或赚取中间的利息差,比如用10%的利率吸引公众投资,转手以20%或者更高的利息给学生放贷”。

  “不管是哪种模式,这个链条都不太牢固。虽说预想是好的,但是操作过程中,任何一端的失衡都可能导致整个资金链的断裂,尤其是那种第三方平台,收钱后就走人的大有人在。”小齐说,由于缺乏长远打算,这些网贷平台社会责任感差,吸引资金和放贷追债的手段都“不太有规矩”。

  ■下游

  谁来救“上贼船”的学生


  高压之下不少平台已经退出校园贷市场,但对于那些已经涉足校园贷并且已经背负了债务的学生来说,日子还不会好过。

  “大部分时候我们选择隐瞒”,即使在毕海军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告知家长自己正在被债务缠身,“很丢面子的事情,更不想让他们失望”。

  为了增加抵押凭证,借款的学生甚至向借贷平台提供“裸照”。去年12月,有媒体报道,网络借贷平台“借贷宝”的一份“裸条”压缩包,在网络快速流传。在将近10个G的内容中,包含了160多名大学生的裸照及视频,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7岁到23岁。

  这种用贷款人的裸照或者是其他的私密视频,来代替财产作为抵押的凭证,虽然不被法律认可,但长期以来却是市场中公开的秘密,如今被用到了校园贷身上。

  还有的学生将这种风险转嫁到别人身上,“学校有句话是,校贷一入深似海,从此学长是路人”。毕海军在艰难的时候曾考虑过地推兼职,“有的同学做起了校贷推广员,因为平台规定成功推荐一人可免去一部分的债务”,纠结之后,毕海军放弃了这种想法,“我不能让别的同学跟我陷入同样的境地”。

  但有人跟毕海军做出的事截然相反,之前有新闻曝出,某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班长职务之便,向一家网贷平台提供了70余名同学的电话以及身份证信息、分摊自己的贷款数额。

  当意识到学生的贷款无法还清时,校贷平台的催款技术开始“出招”:先是单独打电话,接着联系室友、老师、学校、家长,在学校公开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然而这个时候,情况往往已经坏到了可能连学生家长也无法解决的地步。因此对于那些已经“上了贼船”的学生来说,把柄还在人家手里,无处可逃。

  那么可否通过法律的途径解决呢?“非常困难”,苏博律师事务所杨超律师告诉本报记者。“按规定,借款方无法主动起诉,只能等待被起诉。起诉立案后,法院会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判决,甚至要求平台返还超规的利息”,对于那些对自己的违规行为心知肚明的校贷平台来说,自然不会选择这条路,只会通过暴力催收等手段给学生施压。

  ■监管

  资金链两端的求助声


  上游有不明真相的“众筹”投资者,资金链的下游掉入高利贷陷阱的学生,整个校园贷的资金链被形容为“欺下瞒上”。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整个校园贷的核心问题是坏账率。“我曾私下做过调研,校园贷的坏账率基本不可能低于15%,也就是说至少17.6%的年息才能保本”。但是校园贷款的前端很多是P2P贷款,集资是需要付出资方利息的,而现在P2P普遍的年息是10%,也就是说校贷平台至少年息达到30%以上才能让这个平台稳定地运营下去。对于这一点,小齐表示认同,“有个小平台的老板说过一句,就算有50%的坏账率,我还是赚钱,你可以想象”,所以那些存活下来或继续选择做学生业务的平台,还是会想尽办法把自己放出去的钱收回来,确保自己不是校园贷金融链条断裂的最后一环。

  青岛的高校早早开始了应对校园贷的相关办法。青岛科技大学某班级班长小葛告诉本报记者,“先是全校大会,明确规定学生禁止申请网络贷款、禁止在校园内推广校园贷业务;然后是班干部培训,要求密切注意周边同学举动,有贷款苗头的立即劝止”。三令五申之下,校园里的宣传栏上基本已经不见了校园贷的踪迹。

  但一些不良校园贷仍旧“阴魂不散”。“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业务”,小齐说,“希望用贷款去购买期待产品的大学生仍大有人在。而且随着很多小平台的死去,大平台的业务并没有减少”,这意味着还将有大学生迈入校园贷的风险之中。

  4月21日,在银监会日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对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进行了反思。他指出在加强网络信贷治理的同时,“商业银行应研究如何‘把正门打开’,把对大学和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做到位”。

  缺乏保护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投资者。《2016年P2P网贷投资人画像报告》显示,过去一年P2P投资不降反升,尤其年末最后几个月,投资人数和投资金额均逐月创出新高。至2016年年底,人均投资金额已升至5.93万元,增幅达32%,从地域上来看,山东省排名第五位。

  “对于国内经营的P2P网贷平台来说,注册程序还是太简单了”,一直关注国内网贷平台发展的自媒体人李牧风认为,这些网贷平台只需注册成立一家合法的公司法人就可以经营,不需要特殊的资质或者前置审批,与普通公司法人的行政管理完全一样,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监管也不够充足,对于P2P网贷平台,全国各地的监管机构不同,而且没有执法权,这就使得过程监管非常缺乏,只能事后监管多一些”,杨超直言,“警方也很难介入,只有等资金链条断裂、或出现大型追讨案件后,警方才会出动”,因此对于负债的大学生和受骗的投资者来说,仍可能处于求助无门的状态。

  山东万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青岛市信访法律专家组成员范志强律师说,面对各式各样的网贷平台,当下需要民众擦亮眼睛、保护自己。“一些网贷平台很会钻法律的空子,仅签一个简单的合同或者借条,这些很难作为法律上的申诉凭证,很多时候我们也心有余力不足”。

  另外,范志强律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定要加强学校教育,开设校园贷等课程,加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另外对于投资者来说,收益率超过6%的项目就意味着高风险了,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除此之外,他建议适当重判一些不法分子,以肃清有些泛滥的网贷市场。

  一面是五花八门的贷款名目,一面是吸尽眼球的投资项目,谨慎是十分必要的。对网贷平台的两端,近日新华社发文称,不仅要加强对乱象的整治,出台更加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配套细则,还要严格执行,让举措办法落实到位,防止管理规定沦为“一纸空文”。

  

制图/张怀博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