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引爆能源市场 青岛暂不具备开采条件

2017-05-21 07:19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娄花

  近日,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的消息引爆能源市场,让市民对可燃冰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未来市民多久才能用上可燃冰呢?青岛有无可能开采可燃冰?5月20日,记者采访专家了解到,2030年可燃冰有望商业化,市民有望坐上“燃冰汽车”,而青岛处于浅海区域,暂不具备开采条件。

  

制图/徐雪茹



  青岛有无开采可能?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分子在高压和低温环境下捕获住天然气分子而形成的似冰状结晶态化合物。因其遇火即可燃烧,故又名‘可燃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孙致学说。

  “在地球上,蕴藏着极具潜力的可燃冰资源,即使我们仅开采其17%到20%的份额,也足够我们使用200年了。自然界中的可燃冰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目前我们已经发现超过230个天然气水合物矿点。”孙致学说,目前,可燃冰资源最具有开发前景的是在北极地区现有基础设施条件下具有高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的优质储层。

  极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南北极大陆及其毗邻海域的沉积物(岩)中,与广泛分布的永久冻土带密切相关,资源潜力巨大。据统计,目前已在北极和南极地区分别发现19处和5处可燃冰矿点。“可燃冰一般存在于深海或者冻土地区,而相对来说,青岛处于浅海区域,暂不具备开采条件。”他说。

  孙致学介绍,中国虽不属于极地国家,但在2007和2008年,分别在南海北部海域和青藏高原冻土区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实现了中国海陆域天然气水合物找矿的重大突破,使得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在中低纬度地区唯一拥有海底和陆上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国家。

  市民何时能用上可燃冰?

  可燃冰作为可以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我国不仅存量丰富,而且现在实现了稳定产气,那么未来可燃冰离商业化还有多远?国内知名大宗商品资讯与交易专业服务机构金联创分析师苗莹莹分析,首先,可燃冰开采成本高昂。当前中国南海可燃冰开采费用折合成天然气达6元/立方米,而常规天然气本身开采只有不到1元/立方米。当然未来随着技术成熟改进,可燃冰的开采成本可降至0.77元/立方米,但是要有较长的等待时间。其次,因绝大部分可燃冰埋藏于海底,所以可燃冰开采难度十分巨大。

  “虽然我国可燃冰实现连续8日稳定出气,但是在可燃冰商业化的道路上还有较多阻力,中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显示,预计可能在2020年前后突破可燃冰的开发技术,实现能够适应工业化开发规模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完善。”苗莹莹说,大约再经过10年左右的提升,到2030年前后实现可燃冰的商业开发,那时可能我们就能使用“燃冰汽车”了。

  孙致学说,中国海陆域可燃冰资源潜力巨大,基于我国可燃冰勘查开发现状,我们一方面应坚持海陆域可燃冰勘查开发并举的战略规划长期不变,加快本土冻土区水合物的试开采试验,争取在开采工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总结出适用于冻土区水合物经济可行的开采方法,进一步为海域可燃冰商业开发提供经验和技术。在开采技术方面的自主创新将会成为中国参与极地水合物开发的一个很好的介入点。

  哪些产业有望受益?

  我国试采海域可燃冰成功的消息传出当天,资本市场就对这一利好做出了反应,油气开采相关的个股涨幅居前。

  招商证券分析认为,由于可燃冰多数分布于海底,因此海上钻采设备将主要受益。此外可燃冰开采增加天然气供给,有望降低天然气使用成本,天然气使用比例进一步提高,下游应用设备受益。从目前发展趋势,海上开采向深水、超深水发展,开采可燃冰将增加对深水钻井平台需求。此外可燃冰开采需要运输回大陆,而资源输出国家还会将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出口。在近海领域开采能够铺设海底管道输送,但在远海则必须依靠浮式天然气液化设施FLNG液化和LNG船运输。因此,招商证券认为从主题投资角度建议关注杰瑞股份(海上钻井设备油田服务)、富瑞特装(LNG应用设备)、吉艾科技(测井设备)、中集集团(海洋工程)、中国重工(海上钻井平台)和中国船舶(LNG船)。

  ■链接 我国试采如何保证不影响周边环境

  试采可燃冰,外界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会不会对周边海域的环境造成影响。我国进行海域可燃冰试采期间,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2011年6月至2017年3月,南海水合物环评项目组在南海神狐水合物区先后共组织了10个航次的野外调查工作。在试采过程中,一方面根据水合物区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工程地质特征、水合物储层特征,通过合理设计井位及降压方案,从工程设计上避免发生甲烷泄漏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灾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布设海底地形、气体渗漏等监测设备,构建了海水—海底—井下一体化环境安全监测体系,实现对温度、压力、甲烷浓度及海底稳定性参数的实时、全过程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试采未对周边大气和海洋环境造成影响,整个过程安全、友好、可控、环保。      据新华社

   [编辑: 杜倩倩]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可燃冰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