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图/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42年前,青岛港务局子弟分批来到海青许家村上山下乡,在这广阔天地度过了自己难忘的青春岁月。42年后,他们中的17人重返第二故乡,看看当年的房子和吃水的老井,见见当年互帮互助的乡亲,激动万分。5月21日,曾经在黄岛区海青镇许家村上山下乡的17名老知青重新回到这里,乡亲们热情迎接,时隔数十年再聊聊当年的故事。
当年的两位知青拉着村里大妈的手诉说往事。
“您身体还这么硬朗,真好” 5月21日早7:30,从青岛出发,17位曾在海青镇许家村上山下乡的知青踏上重返第二故乡之路。一路上大家是兴奋而又忐忑的,那种“近乡情更怯”的心情可能只有他们自己最能体会。
“快看,这就是当年我们挖的河,这就是当年修的桥。”
“这里就是我们当年买油条吃的地方。”
……
经过2小时的车程,眼瞅着快到村子了,记忆里熟悉的场景越来越多,大家的情绪也越高涨。而这时热闹的锣鼓声越来越响亮,村民们自发聚集在当年知青们住的宿舍前面,欢迎这些特殊的乡亲。1975年,这些知青正是提着一个大木箱,背着一个黄色帆布书包,还有《毛泽东选集》,来到了这里,度过了几年难忘的日子。
见面后,老知青跟乡亲们拥抱着,说笑着,拉着手说着这四十年来互相的惦念。今年80岁的唐乐英以前是村妇女主任,她在人群里找那几个她特别熟悉的人。傅玉森就是她要找的人之一。唐乐英终于见到了傅玉森,还能喊出他的全名,见到了几十年没见的人眼眶里都含着泪。“您身体还这么硬朗,真好。”傅玉森说,当年他17岁就到了这里,跟村里人相处特别好,他还慢慢学会了理发,为村里人服务。一来二往,二人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曾经他们自己盖大院种菜养鸡 几十年没见,乡亲和老知青们有说不完的话。没有变化太多的知青大院是让大家感慨最多的。知青大院位于许家村中心,以前院前边是村里的磨坊和拖拉机维修站,右侧紧邻南北大街,位置方便。第一批青岛知青刚进村时曾被安置在大街对面的房屋,条件不是特别好。几个月后,村里用上级拨款为知青们新建住房,本村能工巧匠带领,知青当小工,亲手建成这个新家。
还有当年的“一种三养”也让大家印象深刻。“一种三养”就是种菜,养猪,养鸡,养兔子。为让知青学会更多劳动技能,自己动手改善生活,村里分给知青组一块菜园,在村民的指导下,几分菜园地里种出了韭菜、大蒜、芹菜、茄子、西红柿、黄瓜、芸豆、扁豆、冬瓜、辣椒,等等。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菜园产品丰富起来。到了夏季蔬菜吃不完,知青们就用独轮车推到集上去卖,不管钱多钱少,那份靠自己劳动收获的获得感让他们心满意足。
为村子未来发展尽力帮忙 一天的行程,老知青们感动满满,收获满满,管玉华还去看了当年一起挑水洗衣服的老井。村子现在变了模样,泥泞土路变成了马路,村民们的破旧房屋也变成了成排的瓦房,房前屋后各家也都种了很多花草。但走在村里,知青们说还是能想起村里的大街小巷以前的样子,想起赤脚站在水田里弯腰插秧,想起初春挖掘大口井抗旱,想起大麦场雨夜抢粮,还有深秋时节穿着棉袄蹲在田间翻晒地瓜干、晚上围坐在堆积如山的垛旁摘花生的丰收喜悦场景。
再回到这里,老知青们还领略了海清的茶文化特色小镇风貌,到茶厂感受了茶是如何制作的,对以前自己奋斗过的地方能有今天的变化赞叹不已。老知青们说,他们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青春,因此也很愿意为村子未来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