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韩金惠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常识,谣言更止于法律。商家因为谣言被迫关门,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被谣言牵着鼻子走,原本已经十分敏感的神经再一次被拨动,甚至整个城市正常的社会秩序都被扰动。对谣言视频发布者的追责,是“棉花肉松”真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5月26日,岛城近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网传肉松蛋糕洗出棉花一事终于等来了官方说法。5月26日下午,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出具了针对涉事蛋糕样本的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显示,肉松样品中未检出棉花内源基因,排除肉松蛋糕中添加了棉花的可能。由此可知,这一事件无疑又是一场谣言。
从5月22日肉松蛋糕中洗出棉花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到5月26日官方给出检验结果,这则食品安全谣言在岛城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如今,随着权威检验结果的发布,店家可以开门了,厂家可以放心了,老百姓可以安心了,“棉花肉松”也终于真相大白了。但是,事情发展到这里并非圆满,检验结果的出炉也只是一个逗号。既然判定为谣言,那么,对谣言视频发布者的追责,是“棉花肉松”真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实这段时间以来,类似“肉松饼、蛋糕是棉花做的”这类视频,并不是一起两起了。前段时间,就有一位网名为“永康侬”的浙江金华永康籍男子,因发布“肉松是棉花做的”造谣视频被警方拘留。岛城这起影响同样恶劣的事件,其视频拍摄者的目的和动机究竟是什么?这背后是否像一些市民怀疑的那样,存在某些打击竞争对手的不可告人的商业动机和目的?相关部门显然有必要查一查,这不仅是还原事件真相的必要步骤,也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必要举措。
对于造谣者来说,轻轻张张嘴就足以引起舆论恐慌,但对于商家和广大消费者来说,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商家因为谣言被迫关门,不明真相的消费者被谣言牵着鼻子走,原本已经十分敏感的神经再一次被拨动,甚至整个城市正常的社会秩序都被扰动。近些年来,我们总说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缺乏信心,使得食品安全事件总能轻而易举地发展成为舆情事件。但是反过来想一想,除了相关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存在疏忽之外,谣言对公众的恐慌和敏感的挑拨也必须引起重视。
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止于常识,谣言更止于法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明确将传播食品安全虚假信息列为食品安全欺诈的行为表现。对于岛城这起“棉花肉松”事件来说,我们期待着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也等待着对谣言始作俑者的追责结果。当然,对于消费者和个别自媒体公号而言,也应该吸取教训,坚守真实这个底线,不造谣不传谣不仅仅是一句呼吁,而是要切切实实落实到行动中。面对网络上未经证实的食品安全信息,一定要保持谨慎和冷静,少一次轻率的转发就少一分谣言传播的危险。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