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学义
在开学的节骨眼上,教育部明确表态严禁任何网络机构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无疑具有重要的提醒作用,对于各网贷平台也敲响了警钟。学校、家长和相关部门都应该打起精神,这也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9月6日中新网) 近两年,部分大学生深陷网贷的泥潭,甚至有的因此而自杀,“校园贷”“裸贷”等也成为人们的心头之痛。而今,高校又到开学季,在这样的节骨眼上,教育部明确表态严禁任何网络机构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无疑具有重要的提醒作用,对于各网贷平台也敲响了警钟。
事实上,教育部此次表态,也是对此前政策的一次高调重申。自去年以来,教育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很多措施、很多文件来治理校园贷的问题。尤其是在今年5月,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禁止提供校园贷服务;且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对于存量业务要制定整改计划,明确退出时间表。
然而高压之下,仍有一些网贷平台迂回操作,玩弄起各种套路。比如,南京一女生近日在某美容医院,仅仅10分钟,就“被贷款”3.5万元。此类“美容贷”即是校园贷的变种,把大学生当成“唐僧肉”,也说明治理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此次明确表态之后,教育部应进一步发力,落实相关政策,让那些尚未退出校园贷市场的网贷平台赶紧退出,以绝后患。须知,以90后和00后为主的大学生群体,成长环境与上一代人有极大不同,他们更习惯电商消费模式。移动支付与互联网支付的便捷,弱化了他们的货币概念,很多人也有分期消费的经历。加上涉世未深、自控力差、消费欲旺盛,他们很容易陷入网贷之中。学校和家长都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信贷风险意识,加强财商教育。
更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必须尽快铲除各种“套路贷”。一方面,要及时补上监管漏洞,严格区分合法借贷与金融诈骗,以实现精准打击。另一方面,也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以此来澄清市场,满足需求。
开学季,众多大学生正站在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上,这是充满新奇而又缺乏甄别力的时刻,决不能让他们被某些网贷平台引入歧途。此刻,明确禁绝网贷可谓正当其时,学校、家长和相关部门都应该打起精神,这也是不容推卸的责任。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