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研发技术通过评审 6号线将无人驾驶

2017-09-18 07:02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娄花

  9月17日,青岛地铁集团牵头研发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技术整体方案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武汉等地的十五位地铁行业的资深专家组成专家组,中国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委员会副主任王飚参加了会议并担任专家组组长。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轨道交通进入建设的爆发期。“安全,智能,高效”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实现“互联互通及网络化”迫在眉睫。国家发改委积极鼓励和支持创新项目的发展,自2015 年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以来,围绕8个重点制造业领域,立项支持了一批产业化项目,有力促进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青岛地铁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青岛地铁规划的在建地铁项目,于2015年底,联合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富欣智能交通控制有限公司、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发实施列车自主运行轨道交通技术创新项目。2016年6月青岛地铁等上述单位向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提交了《青岛市(轨道交通)基于车载控制平台的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示范工程申请》, 2016年11月9日,中国轨道交通协会正式批准了青岛市(轨道交通)基于车载控制平台的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示范工程,并正式定名为“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示范工程”项目。

  目前,国内外城轨交通网络普遍采用的列车自动运行系统,既车辆运行采用“车-地-车”的通信链路和控制架构,两列运行的车辆之间无法直接完成信息交互,须接收和执行轨旁和中心设备的指令。虽然具有发车间隔小、运营效率较高等优势,但列车进路和安全防护等关键功能均是基于上述体系结构,尤其在承载无人驾驶功能后,存在配置设备多、系统接口和结构复杂、列车运行对中心设备依赖大等缺点,以及因此导致的施工周期长、调试繁杂、故障影响范围大、建设和维护成本高、互联互通困难等问题。而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是采用有人值守的无人驾驶技术,以列车自律为基础,以列车主动进路、列车自主防护为特征,将传统的车地两层分布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与车载网络控制、牵引和制动系统等高度融合为手段的控制系统。该系统突破传统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架构瓶颈,车辆在安全、智能、高效方面有了明显提高,为线路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基础。由于该系统采用自主运行、自主防护及车辆安装防碰撞系统,安全性明显提高。列车通信采用车-车架构,使发车间隔比传统CBTC控制明显缩短,轨旁设备配置减少、各系统的高度融合,大大提高运营效率,节约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将以青岛市6号线一期建设项目为依托,开展基于车载控制平台的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研究、产品平台开发、试验与测试平台开发、标准/规范体系制定及应用示范线建设。青岛地铁6号线开通运营时,由青岛地铁集团牵头研发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将首次应用于轨道交通线路上。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的研究和实施,将实现轨道交通列车从信号控制运行向列车自主运行的技术跨越,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水平,推动和引领全球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的发展,填补国内外轨道交通技术空白。同时,对贯彻落实 “中国制造2025”、“新型城镇化”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使我国由“技术跟随”型发展向“技术引领”型发展转变、增强全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编辑: 焦琳]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