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海外技术嫁接之路 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2017-09-30 07:0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中外双方人员在谈项目对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助力新旧动能转换。9月25日,青岛海外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启动仪式举行,4场路演及对接会、40多个优质国际创客项目、1000个“待嫁”海外技术成果发布,吸引了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数十家各类金融机构与会,多家知名本土产业资本到场,这是一场海外技术转换的盛大筵席。放眼全国,如果各地对国内创新资源的争抢只是技术的“搬来搬去”,国外技术的拿来主义才是创新动能的增量,因此意义重大。青岛海外技术转移示范基地是崂山区为打造“青岛高端产业引领区、创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它致力于帮助海外创新资源克服本地化的“水土不服”,将海外科技与青岛智造结合,最终面向全球市场,构建国内首个海外技术转移生态圈。

  探索本土资本

  嫁接海外技术的“崂山模式”


  资本是现代企业的血液,是技术转移服务链上的关键一环,是生态圈良性循环不可或缺的引擎。青岛海外技术转移示范基地的打造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其从规划初期,即充分认识到资本的重要支撑作用,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前瞻性规划“产业投资”体系,把资本要素贯穿于整个项目规划和实施阶段。

  近年来,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主线,青岛市完善技术交易市场的体系化建设,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高端化、专业化和国际化,进而全面促进技术交易、要素流动、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从崂山区来看,依托崂山区的知识产权集聚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连续多年走在全市前列,2016年崂山区发明专利当年累计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技术交易额、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数量等多项指标名列前茅。

  搭建海外技术交易平台,瞄准青岛蓝色、高端、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制定技术标准,聚集核心专利,形成国际行业技术“专利池”是青岛海外技术转移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池”的高效流转需要构筑足够体量的“资金池”,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当前崂山区以打造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为重点,初步构建起以财富管理为特色,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等20类业态的金融产业发展体系。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模式,整合多种金融手段,优化创新资本配置,深化科技金融合作,促进海外高端技术与境内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积极探索本土资本嫁接海外技术的“崂山模式”。

  为有效破解轻资产科技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崂山区搭建了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创新创业全产业投资链条。引进了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合作成立多支创业投资基金。探索开展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业务,推进互联网金融平台建设。建设青岛PE(基金)中心和互联网金融中心,培育发展产业化基金,建立天使投资人联盟,建立科技信贷风险共担和绩效奖励机制,鼓励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专业支行或特色支行,建立金融互通共享合作交流平台。

  ■从实验室到IPO 支撑海外项目成长全周期

  为保障海外技术项目落地崂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青岛海外技术转移示范基地洞悉项目各阶段的融资需求,广泛联合国内外优秀产业资本及金融机构,将资本服务的触角向两端延伸,从实验室研发阶段,到企业成熟走向IPO阶段,提供全周期的资本支持。同时,以资本为纽带,嫁接全方位产业资源,助力入驻海外创客项目快速成长。

  本次启动仪式上,本·古里安大学副校长、行政主任大卫·巴拉克特(David Bareket)致辞。本·古里安大学是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在全球大学的多个领域都是领头羊。该校同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公司和基金会一同发起、领导和完成了各种工程,在各领域吸引了众多战略伙伴和投资者,如生物信息、机器人、能源与燃料、人类工程学、网络安全、纳米技术、先进药品、生物技术与农业技术、信息技术与通信、环境水处理和替代能源。据悉,目前该校有意向在崂山区合作建设产业创新中心,下设技术创新实验室,充分发挥大学在创新技术方面的资源优势,共建海外技术转移生态圈。

  此外,崂山区重要的创新创业及产业投资平台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拟联合中以创新中心发起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海外技术创新基金,瞄准崂山区正在培育的智能制造、智慧产业、虚拟现实、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高端生产性服务业“5+1”产业方向,发挥中以创新中心全球创新网络资源优势,依托在工业应用、生命科学、新材料、物联网、移动与互联网、金融科技、数据科学等领域储备项目库,以资本为纽带引入高端优质海外创新项目落地崂山。

  中以创新中心2015年10月27日成立于上海浦东自贸区。成立不到两年,累计接洽以色列技术团队近百家,已成功向中国引入57家高科技企业。该机构独创CDC合作模式,与中方企业在中心下设的孵化器、分中心、园区共同成立联合开发中心(Co-Development Center)。中方企业与基金在此基础上共同进行投资,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成熟的渠道和生产、预订订单等方式,实现技术产业化。被投项目均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色列技术项目,且技术已接近或完成商业化。被投项目的核心技术团队成员将在项目延续期间驻华参与技术二次研发。在该模式下成立的项目,投资方最终可以通过收并购被投资项目主体,或以被投主体成功上市的方式来获得资本增值。

  ■从海内到海外 本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本次活动组织的“一带一路”与新旧动能转换高端对话中,海外并购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话题。当前创新的浪潮席卷全球,青岛正在打造“一带一路”双向桥头堡,越来越多的本土产业资本需要“走出去”,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主动对接海外先进技术和全球市场,实现快速成长。不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不同,在国家安全、反垄断、环境保护、劳工、税务以及行业准入等方面存在国别差异,这均给中国科技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困难与潜在风险,跨国并购经常折戟险滩。

  据了解,青岛海外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将在全球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布设若干海外技术转移中心,一期计划选址英国、德国、以色列。中心定位青岛优势资源展示推介功能、科技与人才需求对接功能、海外项目收集渠道功能、科技创业项目“预孵化”功能、创新科技海外并购平台功能、本土企业海外交流平台功能等六大功能。

  其中,创新科技海外并购平台功能是海外技术转移中心的核心功能之一,本土企业根据中心提供的技术项目信息选择有意向收购的技术项目,由中心协同对技术项目或企业进行收购。可以说,海外技术转移中心的布局,对本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在更广阔的空间寻求技术落地,拓展国际市场,推动崂山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杰生电气是世界顶尖的深紫外芯片的供应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还荣获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青岛杰生电气董事长梁旭东感受很深,他谈到,“在我们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从海外转移回来的技术、我们本土的核心技术要转移出去或孵化,都需要海外技术转移示范基地这样一个载体或者平台,这个平台嫁接两个方面,一是海外新的技术、新的知识我们需要引进回来,转化应用;二是我们本土原创的核心技术也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走向世界。”

  创新筑梦,未来已来,崂山区将以海外技术转移示范基地为依托,遵循“海外科技+青岛智造+全球市场”的建设理念,聚集全球先进技术,为本土企业的腾飞嫁接全球创新资源,谱就新旧动能转换新篇章。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崂山 海外技术 嫁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