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11月22日消息 第24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圆满完成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任务,11月20日,首批回国的青岛市市立医院孙龙和谢伟峰两位医生,顺利抵达青岛。市立医院副院长刘振胜和队员家属到机场迎接,并举行了简朴的欢迎仪式。援坦医疗队队长、市立医院眼科朱健,因担负着与第25批援坦医疗队的工作交接,将于12月初回国。
2015年8月29日,在经过省市卫计委的严格审核,并完成了六个月的严格培训之后,青岛市市立医院心脏中心心外科孙龙、眼科中心朱健、重症医学科谢伟峰三位医生,作为我国第24批援坦医疗队队员启程赴坦桑尼亚执行援外医疗任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两年的医疗援助中,三名医疗队员面对疾病霍乱、药品不足、安全危机等重重险境,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不仅成功抢救急性心梗、危重散弹伤等危重病人,还在当地多次开展“首例”诊治技术,充分发挥了技术骨干的作用。医疗队员们还多次驱车奔赴周边贫困地区,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义诊服务,向世界展示出来自中国医生的勇敢与温暖,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多次在当地媒体报道。
日前,坦桑尼亚卫生、社区发展、性别和老幼部在达累斯萨拉姆,为即将离任的第24批援坦医疗队举行了隆重的送行会。医疗队队长、青岛市市立医院眼科朱健代表援坦队员发言,他回忆了过去800多天时间里,医疗队员与坦桑同事并肩作战,建立的深厚感情,表示希望将来有机会重返坦桑,继续为中坦友谊添砖加瓦。
在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宣传部、新华社、央视联合推出大型专题片《大国外交》,在第一集《大道之行》中,中国第24批援坦医疗队队员、青岛市市立医院心外科医生孙龙荣幸地接受了采访,展示出大国的担当和新时期中国医务工作者,以实际行动增进中非友谊,促进中坦友好的动人篇章。据悉,市立医院自1968年起开始承派中国援外医疗队,截至目前,该院已派出援坦桑尼亚医疗队13批,共计20人次,本次三位医生承担援坦任务,再次展示了市立人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高贵品质。
通讯员 伊丽明 记者 孙贴静
回顾
精湛医术,浓浓爱心,书就绵绵援坦情
2015年重阳节前夕,援坦医疗队成功挽救中土建设集团突发急性心梗员工;同年11月份,我院心脏中心医生孙龙和重症医学科谢伟峰,驱车长途奔袭240公里,成功手术救治两名遭遇抢劫、被散弹击中的同胞,《东非瞭望》杂志和非洲《华侨周报》先后报道。
2016年4月,中央四频道《华人世界》栏目,报道了我院心脏中心医生孙龙,在麻醉药品稀缺的手术中,因艾滋病病人挣扎致伤并沾到病人血液,却还是坚持完成手术的忘我精神。
2017年3月,在首次进行的“公共外交先进个人”评选中,我院心外科孙龙,有幸成为所有驻坦华人、华侨中仅有的两位获得者之一,为青岛赢得了荣誉;同年7月,我院心脏中心孙龙博士为4个月大的婴儿实施了坦桑尼亚第一例“双向格林手术”,术后,援坦医疗队和广大华人同胞为其发起募捐,用爱心浇灌着中坦友谊之花;同年10月,我国一名驻非洲科摩罗医疗队队员被狗咬伤,向多国医疗队寻找“狂犬疫苗”未果,我院眼科朱健接到求援信息,连夜奔走找药,并多方联系坦桑尼亚和科摩罗,经过10多个小时的努力,最终将药品及时空运送到千里之外的受伤同胞身边,为他开启了再生之门。
[编辑: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