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青岛非遗已传承160余年 第四代传人将收“娃娃队”

2018-01-16 14:58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1月16日消息 舞龙起源于汉代,距今2000多年,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唐宋时代,舞龙成为逢年过节时常见的表现形式。就青岛来说,舞龙历史最久的是中韩街道的孙家下庄舞龙,清朝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孙家下庄就有了舞龙的传统,其意在于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至今约有160余年的历史了。

  

孙家下庄舞龙文化



  鼎盛时,四处奔波表演

  孙家下庄舞龙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做工讲究,套路编排构思巧妙,风格别致。既有观赏价值,又能强身健体,是崂山人民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7年,孙家下庄舞龙入选首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12年民国成立,政府出资在孙家下庄村村长于学同的积极支持下,第三代舞龙传人于方仁老艺人为教练,办起来“孙家龙灯同乐会”。1925年,孙家下庄龙灯同乐会空前兴旺,会员不辞辛劳地奔波,东至沙子口、西至青岛、南至海边、北至李村沧口。从正月初三开始,逢庙会就参加。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孙家下庄的舞龙活动相对少了。一直到1983年,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当时的中韩镇决定重整旗鼓,重新组建孙家下庄龙灯同乐会。

  1983年春节恢复舞龙时,最盛大的活动就是去田家村给师傅拜年。当时交通不发达,舞龙队天一亮就动身,一路走着去。沿途经过北村、车家下庄、李家下庄、宋家下庄等村庄时,会在村子里的几条主路上表演,很受村民欢迎。

  名噪一时“龙灯”工艺已失传  

  1月8日,记者见到了65岁的于化洋,他是孙家下庄舞龙的第四代传人,是现在社区舞龙队的总教头,他的父亲会扎龙,也会舞龙。1983年重组孙家下庄龙灯同乐会时,他是一名年轻的木工,负责钉龙骨。现在舞龙都是花钱从潍坊购买成品龙,这种龙很漂亮,材料轻巧,整个龙不到30斤重。。“龙买回来后,龙骨和龙筋都要自己来捯饬。”于化洋说道。

  据他介绍,早些年,孙家下庄舞龙队制作的长龙曾名噪一时。用纸将龙扎好后,先进行涂色,龙身长11节或13节,龙头重四五十斤,整条龙重百斤。老艺人们把蜡烛放在龙身里,用特别工艺保证蜡烛的稳固,同时还要保证其在舞动中不被熄灭。1982年,他们曾自己用实木做过一条龙,木头有松木和刺槐,光龙头就有50来斤。因为不少技艺已失传,孙家下庄村民自制的最后一条龙也不再是早年的“龙灯”。

  百年舞龙文化待传承

  孙家下庄舞龙动作难度大、技巧性强;动作与伴奏音乐和谐配合、完整统一。在舞龙的套路里,演员们要默契配合,才能表演更到位。在表演时,每条龙要变化“大舞花”、“小舞花““串龙”“滚龙”等很多花样。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现代竞技舞龙有了很大变化和发展。同为第四代传人的于化湖介绍,以9节布龙为代表,龙身长18米,最少需要10人舞动,舞龙者在行进动态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腾、穿越等动作。舞龙既是体力活,也是功夫活,对舞龙者要求很高,既要有好的体力,还要会一点民间舞蹈、武术的功夫。“龙头是最难舞的,每年参加大型表演,龙头需要4-6个人轮换着。"于化湖介绍。

  每年进入腊月后,孙家下庄舞龙队就开始忙活起来了。每年舞龙队伍都有新的年轻人加入,年龄最小的只有十六七岁,现在已是第七代传人了。于化湖、于化洋哥俩表示,“看到年轻人加入,特别开心。新人加入后,他们会安排老人带新人,一起跑空龙练体能,尽快上手。之前在孙刘小学曾开设舞龙学习班,后来该校并入张村河小学,崂山区计划将在张村河小学开设传承基地,培养孙家下庄舞龙“娃娃队”。

  通讯员 焦红红 记者 梁湘

   [编辑: 王君莉]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