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销售种子,姜波空闲时还要到社员的大棚里了解蔬菜的长势。
姜波选择坚守在田间地头,主动学习并成为青岛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村庄空心化、农户兼业化、人口老龄化等状况越发明显。关于种地,前几年曾有这样的说法:“50后”种不动地,“60后”种不好地,“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农业结构需要升级,未来到底谁来种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他们担负着振兴乡村的重要使命。连日来,半岛记者走进岛城多个区市田间地头,体验新型职业农民生活,记录新农民群体在农田里的坚守、创新与追求。
“姜波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培训过的学生。她爱学习,爱合作,肯吃苦,肯钻研。有技术观念,有品牌意识,有商业头脑。能够团结带领老少爷们报团取暖,把蔬菜从地头做到餐桌,从线上做到线下,从小合伙做到大舞台,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地平线’之路,如朝阳冉冉升起,如旭日奕奕东升。堪称巾帼不让须眉,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杰出代表。”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合作社学院)院长、教授李中华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崔璞 韩小伟
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在即。1月23日,省人大代表姜波将踏上前往济南的旅程。临行前,她最放心不下的是地里的大棚和帮社员代售的蔬菜。自古以来,人们对土地就有着特殊的情感。48岁的即墨农民姜波并没有像许多农民那样进城,她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选择坚守田间地头,主动学习并成为青岛第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带领大家共同富裕。
新职业·幸福的奋斗
赴济南开会放心不下地里 她更看重获得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和山东省优秀职业农民称号,因为她本来就是个农民。
新的职业,新的奋斗,赋予新的使命,而不忘初心是真正成功的前提,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我连普通话都不会说,让我发言就愁死了!”1月22日,在即墨移风店镇黄戈庄村,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波正在家中整理行囊,23日她将去济南参加省人代会。此前,她当选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姜波出生于1970年,当年差1分没能考上中专,就回家务农了,一干就是30多年。相对于太多的荣誉,姜波更看重获得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和山东省优秀职业农民等称号。她说,自己本来就是个农民,只有在地里不断干活奋斗,才能创造出幸福来。
“我来买种子!”
“几斤?”
“5斤吧!”
“哪个村的?”
“小坝村。”
几天前的1月17日上午,在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断有村民上门买种子,理事长姜波一一登记,她的电话总是不断响起。“现在大姜价格不算高,你不打算等等看?”一位村民来电话,委托姜波给找客户,将自己种的姜卖掉一部分。“好,我找到了跟你说!”姜波说完挂断电话。
“这家去年卖姜掉空里了,今年不敢等了。”姜波说,去年春节期间,姜的价格在2.5元/斤左右,这位村民不舍得卖,结果越等价格越低。眼看快到中午,姜波的弟弟一直在旁边催促,村里换届选举,姐弟俩打算一起去投票,但姜波直到11时才抽出时间。
“下午在区里有一场培训,我得过去听听。”姜波说,时间太紧张了,要不然可以仔细听一听,一天到晚都很忙,需要她处理的事情很多,虽然忙点累点但是很幸福。前几天,姜波刚从外地培训完赶回即墨,没顾上休息一天半天,就开始忙活起来。
这天,姜波穿着红色的厚外套,双手粗糙。能看出“与众不同”的,是她的厚外套里,露出白色衬衣的领子,加上一头短发,看上去很干练。“很多人以为我是大老板呢,我把手给他们看,他们就会改口,说我的确是个‘干活的’。”姜波说。
她说,自己最放心不下的是地里的大棚和即将要售卖的蔬菜。
新手法·学习的奋斗
10多年参加培训超200次 姜波的成长离不开她参加过的数百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每一次培训,她都有很多收获。
新的手法,新的学习,社会在快速发展,必须要不断学习,才不至于落伍。
总结姜波的忙碌生活,除了打理合作社,她主要在做两件事:选种、培训。“种子非常关键,种子好,蔬菜好,价格才能高。”姜波的一个任务就是到处找好种子,看到好蔬菜就问问种子来自哪里,找到合适的种子就引入到移风店。然后,由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教农户种植、推广。由此,合作社推广了既适合出口又适合内销,且口感很好的韩国黄心白菜、萝卜、茄子、青椒等优势品种,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这个“妙招”从哪里来的?那就是从姜波的另一件大事——参加培训。姜波总结,只要不花钱的培训,她都想参加。
在培训学习中,姜波堪称“学霸”。她购买了许多有关农作物种植、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书籍。从书本上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参加镇、市、省及国家农业部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班学习,到寿光拜师学艺、取经、实践,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种植技术和经验。聘请专家及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实地指导,现场诊断、现场开药方,听取农民意见,交流生产经验。
“一个月30天,有五六天时间在参加培训。”姜波说,不少培训是有名额的,如果争取到名额,她肯定要去;没有名额,就打听着能不能替别人去;实在不行,也要去旁听。十几年下来,培训次数超过了200次。
虽然有些培训的内容相似,姜波觉得,多听几遍也有很大好处。“能够理解得更多、更深,每次听都有收获。”在姜波看来,去培训时听老师讲很重要,自己多问也很关键。比如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向老师提出来,可能就轻而易举解决了。再者,“能认识很多合作社负责人、农场主,我的问题可能人家也遇到过,简单一聊,就能学到一招。”
新思维·觉醒的奋斗
卖菜难逼着她自学上网 她种的蔬菜因为不值钱,曾直接丢进树林里,还因此“烧”死了树木;看到别人种姜赚钱,她种出来卖掉就会赔钱,储存到地窖里,却因降雨量大,姜都从地窖里漂了出来……
新的思维,新的觉醒,离不开主动追求或者被动引导,随之而来的是现状的改变。
“如果我当年没有积极学习网上销售,可能现在我还在老老实实种菜,到了收菜季节就愁着销售呢!”姜波说。
即墨区移风店镇是青岛的菜篮子基地之一,也是高效农业示范区。借助大沽河沿岸水土肥沃的优势,农民种植的大白菜、白萝卜、甘蓝等蔬菜质量很高,都达到了出口标准。前些年,由于信息闭塞,移风店镇的蔬菜多数走不出青岛,菜农起早贪黑种出来的蔬菜经常卖不掉,只好烂在地里、沟边。
2000年种菜的经历让姜波无法忘怀:蔬菜收成好却没销路,成交价格也远远低于其他乡镇。“同样的菜,我们这儿的价格每斤要便宜一到二毛多钱,每亩菜少卖两三千元。”为了卖个好价钱,她经常要跑六七十里路到莱西市去卖,卖一趟菜要一天一夜。
吃苦对于农民来说不算啥,可很多时候吃苦也解决不了问题。有一年,她种的2亩萝卜实在卖不出去了,最后送到咸菜厂,还给人家卸到池子里去,人家才给了五厘钱一斤。“一辆三轮车拉3000来斤,才能卖20元钱。”姜波说,这个价钱连油费都不够,因此有2亩大头菜只能丢进树林里,不料蔬菜腐烂把树给“烧”坏了。
还有一个经历令她记忆深刻:头一年姜卖到了4元/斤,姜波赶紧种姜,等到收获季节,价格跌到了1元/斤。姜波不舍得卖,租了地窖储存起来。那年雨水多,水灌进地窖里,姜都漂了起来。
姜波决心改变这种现状。2003年,正在读大学的妹妹告诉她,“互联网很神奇”,什么信息都有。姜波拿出1200元买了一台二手电脑,抽时间鼓捣电脑。那时候,农闲时村民会约着打麻将,姜波没空去。很快,人人都知道她在家“打电脑”,都说她疯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姜波对网络几乎是一窍不通,恰好听说农广校举办上网培训班,她赶紧报名参加。在培训班里,她学会了在网上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网页,定期发布时令蔬菜上市信息,邀请国内外的蔬菜客商,到蔬菜基地来实地参观、考察。
这种做法有没有用?当时,姜波心里也没底。
新市场·抱团的奋斗
带动三千多农户种蔬菜 经过努力,她终于不用再为销路犯愁:如今每年可帮助农户销售蔬菜12000多吨,带动周边15个村庄、3200多名农户依靠种植蔬菜走上致富路。
新的市场,亟需抱团,农业市场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规模化抱团取暖,能形成拳头效应。
当年,姜波成为移风店镇首个“触网”的农民。她还不知道,她会从此开启“经纪人”生涯。第一次在网络上将蔬菜信息发布出去,不到3天就接到一个客商的回复,对方要收购白萝卜。姜波问:要1000斤还是1万斤?对方报出的数量让姜波吃了一惊:10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大约是25吨,10个集装箱就是250吨。看到姜波有点蒙,对方说先付5000元定金。这下姜波心里有了底:当时萝卜的市场价是5分钱一斤,姜波按每斤一毛八的价格向菜农收购,菜农们简直不相信,价钱高出两倍,还能就近卖掉,这种好事可不好找。
卖到最后,一些不合标准的萝卜也送来了,怎么办?姜波跟客商商量:农民们种点菜不容易,就一斤再便宜两分钱都收了吧,对方爽快地答应了。结果附近的萝卜都送到了姜波这儿,最终才装了2个集装箱,到最后付钱的时候,人家还是照原价付款。
开了个好头后,姜波越来越熟练。如今,姜波的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甚至国外,大棚里的菜刚刚发芽,国外客商的订单就来了。
村民种菜水平有高有低,蔬菜质量有好有次。好的抢手价高,次的没人愿意要。2008年,姜波吸纳了106户农户,组建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用我们的种子,我们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指导,按照标准种出来我们负责销售。”姜波说,按照合作社的标准严格执行,统一提供良种、统一供应农资、统一标准品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收购加工,推广使用有机肥、菌肥、生物农药、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示范筛选推广品种。
2008年,合作社引进荷兰新品种西红柿百灵,由于这个品种耐运输,果型好,很多客户前来抢购,每斤1.4元,供不应求,社员一季平均亩收入1.3万元。有社员一个大棚一季收入就达到了5.5万元,平均一亩地收入2.2万元。就这样,合作社通过提升蔬菜品质,拓宽了销售渠道,每年销售蔬菜400~500吨,营业额600万~700万元,每个大棚平均收益4万元。合作社由最初的106户社员,现在已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庄,3200多名农户种植蔬菜;带动周边种植蔬菜面积20000余亩,年销售蔬菜12000多吨。
新期望·创业的奋斗
让乡亲们的钱袋子再鼓些 她希望能找到热爱农村事业的年轻人,一起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又富裕的新农村。
新的期望,新的创业,荣誉只是代表过去,接下来的奋斗历程更需要传承者。
在田间地头辛苦了这么多年,姜波有了众多头衔: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即墨区政协委员、即墨区科协科普志愿者、青岛农委农业咨询专家团农民土专家、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青岛市女经纪人协会副会长等。去年11月,她被省农业厅授予“齐鲁乡村之星”荣誉称号。
姜波注意到,这些年,菜农在蔬菜生产中已经基本掌握基础技术,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存在问题,而且种植水平参差不齐、新品种引进信息不灵,掌握新技术、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少,都成为菜农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障碍。
姜波说,她要为进一步扩大移风店蔬菜种植基地的知名度,提高移风店蔬菜的品牌知名度做点贡献,让乡亲们的钱袋子再饱满一些。对她自己的事业来说,合作社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后面的路很远很长,困难还有很多。
还有一个难题困扰着姜波。目前,农村里种植户大多年纪偏大,以姜波合作社社员为例,有的村30岁到40岁之间的农民只有一个,大多数50岁以上,年纪大的有70岁。对于这一年龄段的村民来说,接受能力较弱,思想也不如年轻人灵活。姜波就遇到了“人才匮乏问题”,她只能亲力亲为做很多琐碎的事情,比如向村民卖种子。
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姜波向同行学习到,应该把工作分配开,不能干太多琐碎事,自己要集中精力解决较大的问题,“我在网上发布过招聘信息,没人愿意来种地。”姜波说,她希望能找到热爱农村事业的年轻人,一起努力建设一个美丽又富裕的新农村。到那时候,“估计城里人也会抢着回农村了吧!”
■特写 老农种了8分地 一年能挣6万元 姜波的成长离不开她参加过的数百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是她与社员分享培训心得。
合作社还经常把专家请到大棚里讲解农业技术,指导村民们种植蔬菜。
1月17日,半岛记者在姜波的合作社里穿上他们的“社服”,体验新型职业农民的生活。姜波的办公室很宽敞,但也非常冷。姜波穿着不算很厚实的衣服,因为一直忙碌,反而不觉得冷,记者在旁边则冻得手脚冰凉。
姜波除了销售种子,得空还要到社员的大棚里转一圈。她的脚步飞快,对社员的大棚情况了如指掌,进入大棚不说什么闲话,直奔地头。一上午跟着姜波走下来,半岛记者觉得双腿沉重。姜波说,平时没有时间坐下来,都习惯了。
在跟随姜波走访的过程中,半岛记者见到多名村民,听他们讲各自的故事。
小坝村的辛宗业50多岁,是目前种地的“主力军”之一。他说,整个村里30岁到40岁的农民只有两三个人。种地的基本都是上年纪的人,而且都没什么学问,这些人种了一辈子地,而种地的方式却改变了许多。“现在知道不能埋头种地,还要讲究方法。”辛宗业说,学习的好办法就是去接受培训学习,去听课。在他的家庭里,他的妻子承担着这项工作。培训学习的效果很明显,他们都懂得:想要蔬菜种得好,种子很重要。辛宗业这次专程来买种子,希望姜波带领他们在致富路上走得更远。
紧靠姜波的合作社,吴兴开正在看守大棚。这处大棚总共8分地,都种着西红柿。西红柿长到了吴兴开的胸口处,从下往上都挂着还没成熟的果子,吴兴开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种大棚已经17年之久,却从来没有这么舒心过:种大棚要操心的事情太多,病虫害、施肥、灌溉……哪一项没留心出了问题,收成肯定受影响。对于靠着田地收成生活的一家人来说,这些问题几乎都是灾难性的。
如今,吴兴开种大棚不用这么揪心了。“平时能跟着去学习,学一招回来用一招。”吴兴开说,带头学习的人当然就是姜波,这还不算,合作社里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平时种大棚有疑问,技术人员能及时查看找到原因,不用再靠运气,稳妥了许多。
吴兴开计算,眼前的这个大棚,能产西红柿1.5万斤左右,2月份上市,去年这时的销售价格是4元/斤,往年经验最低价也有2.5元/斤。“一斤卖3块钱没有问题,刨去成本,一年两季挣6万元没问题。”吴兴开还有个温室棚种了7分辣椒、一个1.8亩大拱棚准备种白菜,老两口一年纯收入8万元没问题。“还是应该相信科学啊!”吴兴开感叹。
在农村,如今不缺致富故事:去年小坝村的辛炳秋种了合作社推荐的西红柿,两个棚收入7万多元,100天纯收入5万多元。
在姜波看来,农民赶上了好时候,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也就挣个辛苦钱。“现在还是以提高产量,增加种植面积赚钱,太累,且市场价格不稳。下一步要创品牌,走中高端,减少流通环节,提高经济效益,收入更高一些。”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