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老人写生40余年 600多幅画作留存老青岛

2018-03-08 07:3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上世纪70年代,中山路大窑沟附近街景。 ▲1984年的原湛山大路,今香港中路附近。 ▲上世纪70年代的观象山望火楼。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孟达

  “1970年是块菜地,今日是著名的五四广场。在改革的年代,这块土地完成了自己最为华丽的转身。”这是今年69岁的退休职工董良音2月17日写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句话。在这句话的下面,董良音老人配了一张四十多年前他的一幅写生作品,画面之中有大片绿油油的田地,几位农民在田间干活,远处还有几间低矮的平房。谁曾想到,这片乡间土地竟然发展成今日的五四广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董良音留下600余幅青岛写生作品,为城市发展留下宝贵记忆。

  当过工人、石匠、收料员……画笔却从来没放下

  3月6日,在位于海岸路2号的家里,董良音老人展示了自己创作的一幅幅青岛写生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创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它们可以看到几十年前的青岛风貌。中山路、浙江路教堂、观象山望火楼等岛城西部老城区标志性的一些建筑均留在了董良音老人的画作里。老青岛人还可以看到昔日的汇泉公园门前旧影、湛山大路部分原貌,回忆起当年还是一片田园风光的五四广场。

  董良音1949年出生于青岛冠县路91号,16岁起到今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工作,成为一名普通工人,他先后当过石匠、收料员,后来在工会、公司项目部等任过职。董良音从小喜欢画画,在中学时期参加了当时青岛13中的美术兴趣小组,慢慢拿起画笔开始进行美术创作。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酷爱美术的董良音开始在工作之余到处写生,“40多年画下来,如今差不多留下了600余幅关于青岛不同时期的写生。”董良音介绍,当年他还画了更多的作品,但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保存下来。如今,在老人的家里几乎各个房间都挂着他的作品,包括水彩、水粉、油画写生等,基本都是青岛的城市和乡间风貌。

  五四广场那时是农田,慢慢“长”出了高楼大厦

  今天的青岛,跟董良音画作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样貌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地方已经从田园农村变成了现代化的都市城区。

  “这片大菜地就是现在五四广场周边,以前这里都是田地,哪里有今天这些高楼大厦。”董良音拿出自己在1970年画的一幅乡村画介绍说。当时,他非常喜欢画画,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拿着画画的工具到处写生。

  据董良音老人介绍,年轻时他受外国现实主义绘画影响较大,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比较重视写实,着重用画笔记录眼前看到的风景。在董良音的一些画作里可以看到电线杆、脚手架等“干扰”画面构图或者影响画面效果的元素,真实地还原了他眼前看到的青岛。

  从董良音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浙江路上的大教学原来是中山路周边老城区里最高的建筑,今天的汇泉广场原来有条小河……很多城市现代化开始前的“原始”风貌都被董良音用画笔记录了下来。

  记者了解到,由于董良音老人的工作单位主要从事港口码头建设,他也较早地来到了今天的西海岸新区,在他的绘画作品中保留了大量西海岸新区当年的地域风貌。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董良音表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都给自己制定了绘画计划,每个月都要完成一定的绘画任务。那个时候青年人的文化生活远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画画就成了董良音业余生活的精神支柱。不经意间,他用一幅幅作品拼出了自己关于青岛的城市记忆。

  细节里体现时代变化,记录一座城市成长

  历史的长河不断向前,在改革开放初期,董良音继续着自己的业余绘画之路。而在他的许多作品当中,也记录了时代的点滴变化。

  在董良音1970年一幅表现中山路大窑沟附近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到当时画面中的不少人在“乱穿”马路。董良音说,那时候公共设施还不完善,马路上跑的车很少,交通秩序也远没有今天这样规范,行人行走时也比较随意。记者看到,这幅反映街景的作品中,马路上一辆汽车也没有,只画着几个人骑着自行车。

  而在1984年董良音创作的一幅表现当年湛山大路,也就是今天香港中路附近的绘画作品中,马路上醒目的主体元素出现了颇具代表性的公交“大通道”。记者了解到,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种两节车厢的“大通道”公交车依然在岛城不少道路上行驶着,成为不少老青岛人的回忆。同时,马路上还画着一辆小面包车。董良音老人介绍,随着改革深入,一些外国车也渐渐出现在了岛城街头,画里的这种日本丰田小面包车就是典型代表。与此同时,街边小店开始出现,也渐渐被董良音记录到了他的作品中。在上面一幅作品中,经营“湛山大包”的蓝色小店很是醒目,“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马路上的经营商户也多起来了。”董良音说,不经意间,社会发生的变化也给他的作品增加了新的表现元素。

  记者注意到,在这一时期,董良音的一些作品背景里都出现了塔吊、脚手架的身影,一栋栋楼房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拔地而起,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就像青春期里的孩子一样,铆足了劲茁壮成长。

  ■现状 微信朋友圈 晒作品讲历史

  “近半个世纪前的汇泉广场,雨后水渠的水在缓缓地流动,渠边是裸着的土坡,少有人工雕凿的自然景色也挺美。”这是几天前董良音老人发在朋友圈的一段文字,配合的是他1971年在今天的汇泉广场区域画的一幅画,画中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沿河边行驶,一辆黄色小轿车从另一面驶来。

  如今,董良音经常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他曾经的那些作品,配合上一段简单的文字介绍给大家讲解画作。董良音介绍,当年他还参与了今天奥帆中心区域的红星船厂的建设,当时那里一片荒野,如今这周边已经是青岛最现代化的区域了。通过自己对老画作的注释,董良音希望大家能看懂他的作品内容。

  2016年5月,董良音在青岛举行了一次个人展览,400余幅作品呈现了不同时期的青岛风貌。如今,退休多年的董良音仍然经常出去采风写生,他生长在这座城市,也将用画笔继续记录着家乡依然在变化着的大好风光。

  ■征集

  寻找城市记忆

  期待您的参与


  半岛都市报推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栏目《大道》,深度挖掘历史的细节,通过鲜活的人物讲述“青岛故事”,如果您有反映青岛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城市发展变化的相关图片、老物件等,欢迎拨打本报热线电话96663与我们联系。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老人 写生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