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托管到底该怎么“管”才好?

巧解“三点半难题”,岛城学校探索不同模式校内托管

2018-03-14 11:1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雅琴 栾英杰

  “新学期开学,学校里办起了托管班,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放学后的安全问题了!”今年岛城春季开学之后,用于解决“三点半难题”的校内托管在市区学校里遍地开花。如今距离去年三月份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已整整一周年。岛城各学校在校内托管上的探索成果如何?校内托管是否真能解决家长们的心头难题?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对多所学校进行了探访。

  “交学校比在哪都放心”

  “把孩子交给学校,比在哪都放心。现在孩子的午餐、午休和下午放学后的作业辅导、课外活动都有老师照看,我们也放下心里一块大石头,能够安心工作了。”3月12日,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于先生告诉记者。

  于先生和妻子是双职工,孩子中午、下午放学时,他和妻子都还没有下班,孩子接送、午餐和课后看护、作业辅导,便成了大问题。不过现在好了,本学期一开学,平安路第二小学就引入了优质的第三方托管机构到校进行学生课后服务工作。记者在学校实地走访发现,午餐后,60余名参加校内托管的孩子们被安排在一楼四个不同的教室里进行午休,每个班由两位老师看护;午休结束后,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当天的作业,并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之后还有特色课程,比如儿童美术、国学、英语等。校内托管持续到18:00左右,直到托管老师把孩子交到父母手中为止。

  “虽然是第三方托管,但老师们都很专业,均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在看管孩子写作业的同时,他们还会着重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能力。学生的午餐全部由学校提供,学校也会对托管班进行相应的监管和指导,真正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平安路第二小学校长臧文刚告诉记者。

  探索课后服务多种模式

  继去年三月份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之后,山东省教育厅、青岛市教育局也均陆续下发相关文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放学后合理安排这个问题。而上个学期末,市北区每一所局属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及民办学校都收到了市北区教育局下发的《市北区关于做好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学校要在2018年春季开学全面启动课后服务工作。于是,新学期开始后,市北区60所公办小学全部依托学校场所和教学设施,开展了“三点半”学生课后服务。

  不过在托管模式上,60所学校却有着各自不同的尝试。“我们每个人都会发‘托管小天使’盖章卡,只要表现优秀,就可以通过积分兑换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具。”青岛桦川路小学二年级学生小蒙举着一只卡通熊铅笔开心地对记者说。据学校家校合作研究室主任鞠伟介绍,学校在校内文化托管和艺术托管的基础上,还创新性地采用“激励式托管”方式,这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的主动性。

  第三方托管资质还需评估

  另外,记者采访了解,目前有些学校在校内托管问题上也遇到了一定困难。比如引进第三方托管机构确实可以省时省力,解决家长需求。但是孩子的安全问题、责任分担问题又该如何鉴定?

  而针对这一难题,市南区的一些学校正在尝试新的解决办法。市南区主要采取:提供“教师+志愿者”免费课后服务、实施小学生“弹性离校”形式、家委会助力课后服务三方面举措推进校内托管。“实施弹性离校的优势是可以实现‘按需施教’,根据家长实际情况,我们学校参加校内托管的学生仅可以在下午4:30、5:00、5:30三个时段离开学校,这也减轻了学校和第三方机构的安全管理压力。”青岛莱芜一路小学校长金颖表示。

  对于第三方托管,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也表示支持。青岛家校促进会会长孙增信是岛城最早校内托管形式的发起人,他表示,“如何鉴别第三方托管机构的资质、确定托管老师的专业性依然是个难题。因为目前校内托管大多是家委会牵头选择,家长对托管机构进驻学校的资格能否准确核实,也许还需要有专业部门来进行监督和评估。”

   [编辑: 王连艺]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校内托管 教育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