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5月21日消息 5月17日上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济南举行,表彰为我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史伟云教授荣获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这是自谢立信院士获200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以来,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十年内第二次荣获该奖。
五位医疗工作者曾获省最高奖,两次花落眼科所 2018年5月,史伟云教授荣获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2008年4月,谢立信院士荣获200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自2002年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设立以来,16年间共有五位医疗工作者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
2007年度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谢立信院士
2008年度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主任张运院士
2010年度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获奖次年获评院士)
2013年度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专家赵家军
2017年度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史伟云教授
其中,2007年度和2017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两次花落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更上一层楼,十年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年弹指一挥间,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科研实力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眼科前五,在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专科声誉榜上,连续八年位列全国前十。十年间,先后获批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联合建设单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囊括了省内唯一的眼科临床医学中心、眼科质控中心、重点专病专科医院等资质,全所的科研、教学、医疗等平台全部跨入“国家级”重点行列。
2016年,青岛眼科医院北部院区启用,在青岛完成“一分院一门诊五视光”的战略布局。2017年,亚洲规模最大的角膜病防治中心—山东省角膜病防治研究中心在济南启用。展望未来,总建筑面积逾5万平米的青岛眼科医院红岛院区预计将于明年交付使用,将助力眼科所的医疗、科研、教学水平再次提升。
为了人类光明,两代科研团队不懈努力 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病,我国大约有400万角膜盲患者,占盲人总数的一半,且每年还在以10万人左右的数量增加,每年能复明的患者仅不到1万人。其中大部分的角膜盲患者都有可能通过角膜移植重获光明,但由于角膜资源匮乏,不少患者只能在漫漫黑暗里被动等待。
谢立信教授和史伟云教授作为全国角膜病学组前任和现任组长,承担着角膜盲病人重见光明的重担,经过师生两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传承,在角膜病诊疗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史伟云教授提到,“我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非常感谢我的老师谢立信院士,是他提供了很高的平台,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早期的角膜保存液到缓释药物,再到眼库建设和生物工程角膜研究,都是从角膜病患者的切身实际需求出发,为解决角膜供体缺乏和解决诊疗难题而做的创新研究,是为挽救更多角膜盲病人作出努力。
记者 孙贴静
[编辑: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