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教师用剪纸形式呈现古诗词 你能想象吗?

2018-05-28 08:46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客户端记者 李倩倩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古诗词之美人人皆知,然而小学生背诵起来却有不小难度。城阳教师袁玮玮将非遗剪纸与传统文化古诗词相融合,用剪纸呈现古诗词里的情景,背诵古诗词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变得有趣好玩。

  

师生共同剪的17米长卷《共圆中国梦同在蓝天下》。



  争取剪完所有小学课本古诗词

  近日,半岛记者来到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铁骑山小学,见到刚刚下课的袁玮玮老师,她脚步匆忙,一进办公室就开始了剪纸的创作。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短短半小时,袁玮玮就剪出了春天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放学归来放纸鸢的情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跃然纸上。“剪出的画面不仅要对应诗词的情景,还要表达出诗词的意境和内涵,”袁玮玮告诉记者,构图要比剪花费更多的时间,大到场景设置、人物造型,小到衣冠发饰、人物表情,都要拿捏好,“我都是利用睡前、上下班路上等碎片时间来思考,也会上网搜索一下大师的作品找寻灵感。”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剪纸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校的语文老师兼美术老师,袁玮玮从去年起就产生了将两者融合的想法。“起初是为了调动学生们背诵古诗词的积极性,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模式,不仅喜欢上了古诗词,也爱上了剪纸。”目前,袁玮玮已经剪出了《江南》《赠汪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池上》等近20首古诗,“将古诗词用剪纸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让孩子们认识、了解和传承了剪纸这项非遗。”袁玮玮的办公桌上,有不少草图,依稀能辨出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先从容易的剪起,争取剪完小学语文课本上所有古诗词。”

  

袁玮玮在辅导学生剪纸。



  曾师生共剪出17米长卷

  “小时候看到的连环画、邮票、宣传画等,那些精美的图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袁玮玮从小就痴迷美术,“每逢过年过节,家里都要在墙上和窗前贴上纸花,甚至在门楣、房檐上的挂签,喜气洋洋的景象记忆犹新”。起初,袁玮玮并不会使用剪刀来剪纸,用美工刀、篆刻刀“照猫画虎”学着刻剪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食指处都磨出了茧子,“往往有时一个力度没把握好,一刀就把其他的线条割断了,作品废了只能再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袁玮玮慢慢刻的越来越精细,几年后也琢磨出了怎么用剪刀剪。

  

袁玮玮在剪纸。



  “让非遗走进学生,让学生喜欢上、学得会,这样的非遗传承才有意义。”2014年惜福镇街道提出了发展学生特长体育艺术2+1,袁玮玮觉得这是个跟学生一起学习剪纸艺术的机会,于是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把剪纸艺术引入课堂,组建30人的剪纸社团,邀请剪纸艺术家走进校园,举办剪纸艺术讲座,组织师生学习剪纸技法、创作剪纸作品,开展剪纸艺术交流活动。“我是语文老师中剪纸最好的,美术老师中语文最好的,”袁玮玮幽默说道。这些年,她被评为青岛市剪纸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她的学生在第四、五、六届青岛市剪纸大赛中,共有7人获金剪刀奖,1人获新苗奖,7人获奖优秀奖;师生共同创作了《共圆中国梦同在蓝天下》17米长卷,学生参与剪制的《海洋民间故事》被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学校连年被评为青岛市剪纸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传统文化进校园,应该展现出时代风采,紧跟时代步伐,才能让这门古老艺术展现出永久魅力。”今年正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袁玮玮打算围绕这一主题创作一幅“盛世中国阳光城阳”的作品,“还是师生一起剪,让学生参与进来,将城阳区的崭新面貌剪出来。”

   [编辑: 焦琳]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