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3号线北段明纳客 八十年地铁梦今朝成真

2015-12-15 06:1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12月16日上午11时,地铁3号线北段开门纳客。10个站点、20分钟的车程,标志着岛城迈入地铁时代,新的交通方式、新的生活理念正迎面驶来。

  从1935年在我国城市中第一个提出地铁规划,到上世纪80年代率先设立地铁筹建处;从1994年开建试验段,随后遇到宏观政策调整,2009年在新址重新动工。岛城人民80年的地铁梦,终于在这个冬天实现。

  为什么我们如此欢欣鼓舞?因为地铁就是生产力、生命力、发动机,代表着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可以说,城市生活分为两种:有地铁的和没地铁的,从今以后我们成为了前者。

  八十年地铁梦,今朝成真

  勇立海潮头,敢为天下先。自1891年建置以来,作为一个年轻开放、活力四射的城市,青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直是敢于先尝先试、勇为先锋的代表者。在不断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很早就树立了超前眼光,在此后的百余年中,这种先知先觉的城市精神又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早在1929年青岛便成为“特别市”,位列国内六大重要都市之一。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城区规模扩大,青岛迎来一个空间扩张和功能提升的新契机。1933年,为推进城市有序发展,开始制定新城市规划,《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两年后完成。

  这份规划对伦敦、纽约、柏林、巴黎主要干路的理论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青岛市的街路计划。推算青岛未来人口增加,决不会在百万以下。据此提出,应及早规划地下与高架设备,青岛因此成为中国最早提出地铁规划的城市。

  不过在此后的建设过程中,岛城人的地铁梦有些曲折和漫长。上世纪80年代中期,根据社会呼声和南北线“乘车难”热点有了建地铁的构想,随后设立了地铁筹建处。早在1991年,青岛地铁即获得国家立项。1994年12月,原青纺医院站和水清沟至开封路一段1.4公里长的试验段开建。1995年,国务院下文暂停审批轨道交通项目,青岛地铁建设暂时搁置。

  梦想一旦开始,便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力量。虽然地铁建设暂停,但与此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一直在延续:2008年,青岛正式启动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工作;2009年,青岛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复,此后地铁3号线、2号线、1号线等在通过国家批复后纷纷开工,地铁才真正逐渐变为现实。

  此前,曾有人举过这样的例子,从青岛火车站乘坐动车到潍坊只需1小时,到济南需2个半小时。但是,从青岛火车站坐出租车或开私家车到李村,顺利的话要40分钟,一旦堵车则要1个小时以上,乘坐公交车至少要1个半小时。而随着明年地铁3号线的全线通车,去李村比去潍坊还费时的情况将不复存在。

  不堵车的出行,走近你我

  地铁3号线北段从双山到青岛北站,只有短短的10个站12公里,为什么大家如此欢呼雀跃?因为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样本,代表着一种即将到来的,与每个人相关的美好生活。

  在崂山区华都社区居住的陈维俊,最近就打起了地铁3号线的“小算盘”。父母在李沧君峰路和书院路附近的西山小区住,平时回家看望老人经常被堵在路上。而12月16日之后,可以把车停放在地铁大厦旁的常宁路上,坐地铁到君峰路车站,步行三四百米到家。“坐地铁5站3元钱,来回6元,一个人去坐地铁比较划算,带着老婆孩子去,小孩不收费,来回要12元,稍微贵了一些,不过时间有保障”,陈维俊说,除了地铁之外,他更关注地铁大厦附近能不能设立免费停车场的问题。

  而在市南软件园上班的耿女士,更关注的是3号线明年何时能够全线开通。耿女士说,目前只能到双山站,她感觉换乘还比较麻烦,暂时还不愿尝试。

  公开资料显示,在各种轨道交通方式中,地铁造价最高,从每公里造价看,有轨电车是2000万元左右,轻轨成本是2亿元,地铁成本是5亿元,而有些城市的成本会更高,兰州平均每公里造价约7.46亿元,深圳三期地铁每公里造价达9亿元。青岛地铁3号线每公里是6.42亿元,此后公共财政还要承担设施投入、更新改造和60% 的运营成本,那么城市为什么要修建地铁呢?

  全天候运营,载客量多,准时快捷。大运量的地铁运送能力每小时可达6万至8万人,中小运量也可以达到1万人次,远远超出公交车和出租车等。以地铁3号线北段而论,平均8分40秒发一趟车,满载可达近2000人,全线贯通后将极大缓解市南市北的交通压力。根据专家测算,地铁3号线全线开通运营后,大约能分担整个城市5%左右的运力,而形成线网后,承担运力将达到50%左右。

  根据青岛车管部门的统计,截至2015年上半年,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210万辆,其中汽车逼近180万辆,仍在不断递增之中。车辆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堵,冒着尾气的小轿车,一到高峰期就堵在路上。这显然不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而地铁低污染、低耗能、低噪音、高速度、占地少、全天候等独特优势的公共交通方式,恰好能起到替代作用。

  16条线路织网,交通巨变

  “以后每年都要通一条线”,日前市财政局局长周安介绍说,未来几年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大青岛的框架可以搭建起来,市民出行交通问题得以解决,上下班时间可控,解决了堵车难题。

  地铁一定要成网络,才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如果说将于明年全线通车的3号线、后年通车的2号线,仅仅是串联起城市南北的话,本市规划到2020年规划的11条线路,将达到470.4公里,串联成网。而远景线网将由16条线路及2条支线构成,全长807公里。届时,涵盖整个大青岛的立体交通网将形成,构筑成岛城交通的核心力量。

  “每一寸铁轨下都隐藏着诱人的财富。”经济学家如是说,更有地产商打出“地铁一响,黄金万两”的广告语。随着地铁线路的加快建设,沿线地产业迎来了“黄金时代”。在地铁3号线即将开通段穿过的新都心区域,和达中心城、青建太阳岛、万科蓝山、万科城等楼盘的均价都在15000元/平方米以上。不仅如此,周边如中海清江华府、海信淮安郡等二手房源的均价已经超过15000元/平方米。

  作为中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新房市场关注度不断走高,有的房产商甚至打出了买房代交一年隧道通行费的宣传语。根据最新规划调整,未来成型的16条地下轨道交通线中,有5条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起点,其中,1号线、2号线将横跨胶州湾,为青岛人跨海购房提供了更多选择。

  总体来看,青岛居住圈正在北移,而城阳区和高新区作为房价洼地,也吸引着大批置业者前来。根据规划,未来这里将是地铁线路布局最多、最密集的近郊,可以预见,在地铁的推动下将焕发无限潜力。从远景规划来看,大青岛轨道交通网真正实现了四通八达,即墨中心城区、胶州中心城区、平度中心城区都将通过地下轨道交通与城区无缝连接。这也为市区工作、郊区置业提供了更多便利。

  青岛地铁集团董事长贾福宁介绍说,地铁3号线北段相当于地铁开通的一个示范段,可以在磨合之后总结经验,为以后其他线路的开通提供借鉴。据悉,预计北段开通后,日载客量可达5万人次,明年全线通车后日载客可达15万人次。而地铁2号线通车后,两条线日载客可达50万至60万人次,地铁1号线通车后日载客可达100万人次。起自市南区人民会堂,经过浮山后到达崂山区大河东的4号线路,预计将于明年年底开工。与1、2、3号线都是南北纵向线路不同的是,四号线是一条东西横向线,2020年四条线路全部通车后,可连接到一起形成网络,日载客量达到170万人次。届时,一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三成私家车车主将转入地下,青岛交通格局实现质的转变。

  一座龙头城市,蓬勃成长

  青岛地铁集团董事长贾福宁认为,修建地铁不是简单的交通规划和挖洞通车,而是在建造一座城市。地铁承载的不仅是旅客,更是一个城市的梦想。城市的扩容和布局结构调整,都是跟地铁、轻轨、铁路等交通方式有机联系起来的,因此地铁对于加快区域布局调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大青岛的版图随着地铁线路的规划实施,正在向东部、北部、西部腹地延伸。作为山东省的龙头城市,随着地铁线路的增长,其对周边县市的影响力、辐射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目前青岛相对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资源,以及优秀的人才主要集聚在市南区”,市政府轨道交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社科院研究员隋映辉介绍说,地铁3号线的延展,将打通青岛火车站及中山路商贸圈、前海历史风貌保护区、青岛中央商务区、李村商圈、青岛北站商务商贸区等区域并让其紧密联系。这将有力带动相对滞后的北部区域的发展。比如,老沧口中心所在地的青岛北站,将随着轨道交通的建成呈多元业态崛起,与城市公交一体衔接,成为实至名归的重要区域交通枢纽。对于西部老城区,轨道交通也将整合西镇到火车站再到中山路的众多商业业态,把传统意义上“逛街里”的中山路商圈拓展到更为广阔的范围,使中山路重新焕发生机。

  地铁连成网络之后,会带来5个转移:企业、人口、资金流、信息流、医院学校等公用设施,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隋映辉介绍说,远期通过青岛地铁与轻轨对接、青荣城际铁路、青连铁路,将助力青岛、潍坊、日照成为城市圈,形成与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对接,变现有的闭环设计为开环设计,青岛将打通一个新的发展大通道。

  除了规划建设地铁,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在建设,新机场高速将于明年动工,青荣城际铁路明年全线通车,济青高铁红岛站2019年建成,通过这些交通枢纽和城市大动脉,青岛将更好地连接起市区与郊区、本地与周边城市,发挥山东地区的龙头城市作用。

  在青岛,在黄岛,在城阳,在即墨,当你听到地铁轻微的钻探声,轰隆的打桩声时,那是一座城市在海风中逐渐生长,节节拔高。

  记者 姜振海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地铁梦 地铁3号线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