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气温多变化 春捂秋冻你“捂”对了吗?

2018-03-06 10:57   来源: 市南科普在线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近日岛城气温回升,不少市民为追求时尚美丽,过早地脱下了厚重的冬装,换上了单薄的春装。不少门诊最近接诊的很多患者都是因为过早换上了单薄的春装,患上了感冒、面瘫、冻疮等疾病。中医专家提醒市民,早春的岛城气候变化多端,乍暖还寒,还需遵循“春捂秋冻”的养生之道,以免疾病找上门来。

  春养 饮食清淡重养阳护肝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的养生之道是什么呢?海慈医疗集团干部保健科主任、医学博士魏陵博长期推崇节气养生,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历中表示季节物候变迁的特定时令,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医讲天人合一,就是人和自然要和谐,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调整作息,以维护健康。注重节气养生,可以调节机体气血阴阳平衡,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可预防疾病的发生。

  《黄帝内经》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立春之后,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气候会转暖,此时阳气生发,万物生长,易使人肝阳上亢,容易出现上火、口鼻干、嗓子发干等症状,有的甚至出现舌和口腔溃疡,眼睛发红等。由于人们冬令少活动,加上室温高,形成人体内热郁积。春季阳气升腾,会诱发内热的郁发,进而引发上述症状。

  春季应该少食用羊肉、海鲜等发性及高热量油腻食物,多吃清淡的绿叶蔬菜、新鲜水果,适量食用鱼肉,鸭肉等食物,通过饮食来清理内热,同时要多饮水。魏陵博建议,春天属木入肝,肝喜酸,肝气阳发,所以要少吃酸多的东西,酸助肝,使肝气更旺。通过辛甘之味益肺健脾,可以抑制肝气过于升发,多吃益肺气的食物,如银耳、萝卜、荸荠、柑类食品,养阴清肺润肺。春季应多吃点初生的嫩芽、嫩菜,如荠菜、马齿笕、小蓟、甜菜、榆钱等,这些野菜禀受春生之气,略微苦寒,可以清肝火,清血热,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对那些营养过剩,易生肝火的人更为适合。

  经过一个冬天,人体的阳气逐渐旺盛,很容易过度兴奋。人长期怒气冲冲,不但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病风险,还会导致整个人体气血上冲,导致咳嗽加重,喘息不已,甚至咳血。因此春季应修身养性,中和情绪,怒过之后很快冷静下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处理眼前的问题。

  春捂 忽冷忽热最容易伤人

  自古就有春捂秋冻的说法,春天到了,气温回升,为什么要强调春捂呢?魏陵博解释,这与自然界阳气的成长有关。冬至是“数九寒天”的开始,又是一阳生的日子,从第二天起白天渐长,阳气渐长,直到九九八十一天以后,寒气才消尽。立春在六九时分,所谓“春打六九头”,此时尚有冰封雪盖,直到雨水节气才融化,所以仍然春寒料峭。直到3月初的惊蛰节气,阳气才会露头,但此时冷暖空气交替,气温不稳定,阳气尚不茁壮。 3月下旬的春分节气前后,仍属于“九九”时节,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可达5摄氏度以下。春季6个节气中,有4个节气处在“数九寒天”中,平均气温很低。因此,早春之时,御寒的衣物、棉被不宜过早拆洗,还是捂捂较好,可以减少患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春捂在位于沿海的青岛尤为重要,岛城春长,4月份采暖期结束时室内温度会从20摄氏度降到12到15摄氏度左右,更应注意保暖,尤其是夜间,应较有暖气时多加衣被。对人体来讲,内外环境的稳定尤为重要,老人、儿童、体弱多病者更要注意,乍热乍寒伤人最速。只有气温稳定在18到24摄氏度时,对人体最为适宜,春捂有助于保持这一温度。因此大概到清明节以后,气温稳定在20摄氏度了,春捂才可以结束。

  春捂的穿衣原则以下厚上薄为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部及上半身位置属阳,阳气足,对风寒之邪的抵御能力较强,不需要作为“捂”的重点。而下半身位置属阴,对风寒的抵御能力较差,也就成为“捂”的重点。从人体构造来说,下半身离心脏远,容易供血不足,因此容易造成寒气入侵。

  魏陵博建议,春捂的重点应该是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厚裤和厚袜不可过早减去。尤其是很多爱美女性,天气一暖和就迫不及待换上裙装和丝袜,穿上单鞋。 “寒风脚下起”,这样裸露的脚趾、踝关节、膝关节很容易感到酸胀、沉重、关节僵直、走路酸痛等,严重的还可致关节病、心血管疾病和各种妇科病等。魏陵博同时提醒,有些人患有颈椎疾病,颈部也容易受凉,初春时节也要注意“捂一捂”颈部。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青岛网络科普基地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