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小蓝莓为啥"红" 品牌提升背后"格局"使然

2018-06-24 08:3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游客在佳沃蓝莓的大田里体验采摘。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崔璞 韩小伟

  6月,正是蓝莓收获的季节,“黄岛蓝莓”“佳沃蓝莓”“蓝宝实”等知名品牌,正凭借其“高格局”规划,将岛城乡村振兴推向高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小树长成木材需要漫长时间,而“水果皇后”蓝莓扎根青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形成完整全产业链,成为又一张城市名片,仅用了10多年便走出青岛,走向世界。

  品牌之安全高质>>

  岛城蓝莓亮相上合峰会


  在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青岛本土蓝莓品牌——佳沃蓝莓,作为唯一指定蓝莓供应商,出现在各国来宾们的餐桌上。这一消息对于青岛蓝莓产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肯定。

  2006年起至今,受益于青岛市政府扶持政策吸引、西海岸新区积极推进落户,佳沃鑫荣懋集团进驻西海岸新区张家楼镇,开始蓝莓全产业链的运作之路:瞄准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构建新型蓝莓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联想佳沃蓝莓全产业链项目落地张家楼镇万亩蓝莓产业园区,形成集蓝莓组培、育苗、种植、研发、存储、深加工和休闲采摘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6月23日上午,半岛记者在佳沃蓝莓的大田采访时发现,一批来自北京的游客徜徉其中,将随手摘下的蓝莓放进嘴里,细细品味着香醇浓郁的“青岛风味”。“特别有意思,看到蓝莓生长的环境,大开眼界。”游客王女士说,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让农业走上了“高大上”路线,果园变成了景点,与果实亲密接触的人们,能深刻体会到蓝莓种植对安全和高质量的严苛追求。

  品牌之精品农业>>

  全镇63个村40个种蓝莓


  据佳沃蓝莓相关负责人宋文萍介绍,为蓝莓适种,佳沃鑫荣懋集团在山东等种植区域改良土壤11万亩,其中,青岛佳沃蓝莓示范园基地于2013年建成,占地近千亩,是集生态农业示范、蓝莓采摘观光和农业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精品示范园,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旅游效益四者统一。

  佳沃蓝莓从新西兰引入六条全自动生产线,日处理鲜果达60吨,是全国最大的蓝莓鲜果加工厂。此外,佳沃鑫荣懋集团拥有全渠道分销网络,建立了40个水果分销中心,覆盖80多个城市。立足全国11大一线批发市场,直接服务5000家商超门店、10000家水果专卖店,每天分销2000吨高品质水果,为超过1000万消费者提供新鲜安全的水果。

  以“佳沃蓝莓”为代表,蓝莓产业在张家楼镇独领风骚:成立慧海现代农业等8家蓝莓龙头企业,建成了康大陡阳山等7处千亩蓝莓精品园,成立了10家蓝莓专业合作社和35处蓝莓基地。截至目前,全镇63个行政村中,有40个村从事蓝莓种植,种植面积达2.6万亩,占全镇农业种植面积的35%,从事蓝莓种植的农户有5000多户。蓝莓鲜果年产量8900吨,蓝莓产业收入16.2亿元,占第一产业总收入的63%。

  品牌之绿色生态>>

  野鸡野兔“伴”蓝莓生长


  1999年,青岛杰诚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在宝山镇种植蓝莓,开创了中国规模化种植蓝莓的先河,也拉开中国有机蓝莓种植的帷幕。

  今年6月23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刘腾达向半岛记者介绍,他们是全国首家采用有机种植方式专业种蓝莓的公司,蓝莓只在每天6点至10点间进行人工采摘,每一盒产品都有保证源头产地的独立代码。

  在种植上,半岛记者获悉,蓝莓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照:以草炭、米糠、酒糟废渣等有机肥料替代化肥;以人工捕杀、灯光诱杀、天敌培养等治虫措施替代农药和杀虫剂;果园中种植有一种特殊的草,春生夏枯,能够抑制各种杂草的生长,夏天枯萎后,能转化为肥料,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

  长时间下来,这里形成了野鸡、野兔、蚯蚓等生物生态链,可以看见昆虫,可以听见蛙鸣。由此,该公司生产的“蓝宝实”蓝莓品质可想而知,其种植基地成为通过环保部认证的有机蓝莓基地。

  品牌之产业效应>>

  带火休闲采摘旅游业


  与张家楼镇的情况类似,蓝莓“改变”着宝山镇。2011年,宝山镇蓝莓面积猛增到9000亩,并以每年2000~3000亩的速度增长,截至2017年,全镇蓝莓种植面积达2.5万亩,拥有蓝玫瑰(杰诚蓝莓种植基地)、宝康、宝林、厚人、凤宝山、景林等种植面积5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公司园区12家,蓝莓专业合作社13家,散户种植约2500户。宝康、厚人、杰诚等3家蓝莓公司通过了国内、国际有机食品认证,蓝玫瑰蓝莓园于2015年通过了国家第五批有机食品基地考核。

  据了解,2018年宝山镇进入结果期蓝莓面积约1.5万亩,年产优质蓝莓0.8万吨(部分园区尚未到盛果期),预计可实现蓝莓鲜果销售产值4.8亿元。随着蓝莓种植规模和产量的增长,龙头企业逐渐加大深加工投入,已经生产出蓝莓花青素、果干、果脯、果脆、果酱、果汁、蜂蜜、蓝莓酒等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

  借助蓝莓产业的发展,观光休闲采摘旅游业也随之跟进。2017年,宝山镇各蓝莓园区、合作社接待游客约12万人次,门票收入2400万元,同时也带动了餐饮、零售业发展。农民将土地流转租赁出去,每亩每年可获得900元到1200元的租金,本人还可在农业园区打工,每年又可以增加工资收入25000元左右。

  ■链接 山东种植蓝莓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三甲

  我国对蓝莓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蓝莓栽培面积从2001年的24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46891公顷。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东起渤海之滨,西至青藏高原,全国规模化种植的省份和直辖市达到了27个。其中,山东省、贵州省和辽宁省蓝莓规模化种植最早,也是目前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位列三甲的三个省份。

  观点

  青岛蓝莓已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黄岛蓝莓”发展到今天,早已是大名鼎鼎。2012年,“黄岛蓝莓”被农业部评为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据相关部门统计,到2017年,西海岸新区全区蓝莓种植面积达到9.3万亩,可采摘面积7.8万亩,年产值17.8亿元。全区从事第一产业农业人口为15.08万人,其中约7万农民从事蓝莓产业。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或以土地入股得到租金或股金,土地流转、入股后规模化生产,农民进园区进行打工从而得到薪金,休闲旅游为游客服务得到了酬金,直接带动农民年增收约7亿元。2017年全区蓝莓采摘旅游达21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8亿元。

  “在种植面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近几年里,青岛蓝莓产业的产量和产值在逐年增加。”青岛果茶花卉工作站有关专家6月22日向半岛记者介绍,2017年青岛全市蓝莓种植面积9.62万亩,绝大多数位于西海岸新区,产量2.74万吨。据介绍,2017年蓝莓产量比2016年同期增加42.71%,“随着蓝莓果树的成长,大量果树进入了生产期,产量在不断提高。”他说,同时,水肥一体化等先进技术推广下,节水节肥,亩收入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

  “除了‘黄岛蓝莓’这一地标产品,青岛还有30多个企业品牌,蓝莓种植遍布平度、即墨、崂山等地。”专家说,“黄岛蓝莓”与企业品牌两者为“母子”关系,近几年里企业品牌不断增加,两者发展势头都不错。

  据专家介绍,青岛蓝莓产业一直健康发展、效益稳定,不存在“今年好明年差”的大小年现象,而这得益于青岛对该产业发展的引导。“从一开始,青岛蓝莓产业就是企业带动,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都较高。”他说,青岛提倡适宜区种植,因西海岸新区土壤偏酸,适宜蓝莓生长,因此规模化种植也集中在这里。可以说,青岛蓝莓产业从一开始就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蓝莓 品牌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