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工作人员在发射塔架内对火箭加注口进行技术检查。新华社发
卫星飞行控制中心已经就绪,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卫星正在添加燃料。
本报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获悉,用于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9月30日已经完成常温燃料加注。10月1日上午将根据天气情况加注低温推进剂,一旦加注低温推进剂,火箭就必须按时发射。加注是测试、准备工作中的最后一道工作,之后嫦娥二号就将进入发射程序 。
发射场道路已封闭 “嫦娥二号任务媒体记者见面会”可能是发射前的最后一次媒体见面会了。因为9月30日召开的媒体记者见面会要在已经戒严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有关部门下发的新闻采访通知 ,除了中央级新闻媒体外只给了包括本报在内的3家地方新闻媒体的记者,本报记者作为山东省新闻媒体的代表坐上了从西昌市区开往卫星发射中心现场的大巴车。
大巴车沿着通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专用高速公路一路疾驰时,记者看到,高速路已经被武警战士全线封闭,任何无关车辆都不得通行,专用高速公路的道路上时常有执勤的哨卡在盘查车辆,越是靠近卫星发射场越是显得气氛紧张,倒是不远处的田间地头还有村民在辛苦劳作,似乎对这紧张的气氛习以为常。
常温燃料已经加注 下午3时30分,21位负责嫦娥二号五大系统的专家、院士来到媒体记者见面会会场。中国探月工程总指挥陈求发表示,目前嫦娥二号五大系统任务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任务全系统性能状态良好,将根据气象情况择机发射。
相关专家介绍说,嫦娥二号已完成系统调试工作,进入加注推进剂阶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目前已经完全封闭。截至下午媒体记者见面会,已经完成常温推进剂加注,进展顺利。“明天将根据天气情况,约在十点半左右决定是否加注低温推进剂。因加注低温推进剂燃料是个不可逆阶段,一旦加注低温推进剂,火箭就必须按时发射。若明天天气良好,符合发射条件,便在十一点开始对火箭进行低温推进剂燃料加注,这就意味着火箭会在10月1日19时左右发射。”相关专家表示。
本报记者获准走进指挥中枢,发现科研人员成竹在胸 发射之前不见“临阵磨枪” 9月30日下午,本报记者经多方努力,利用最后一次“嫦娥二号任务媒体记者见面会”的机会,终于进入发射中心并走进嫦娥二号飞行控制中心大厅,近距离探访发射前的指挥中枢系统。此时卫星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已经绝对戒严。
■置身大厅天地距离仿佛缩短 记者走进位于二楼的飞控中心时,只见大厅正前方有一个长 12米、宽4米的巨幅大屏幕,一分为五,紧密相连,分别显示着来自发射场的画面、反映卫星正在加注燃料的数据以及各测控站、测量船分布图等。置身大厅之中,就像被笼罩在巨大的天宇间,天地之间的距离在这里仿佛被奇妙地缩短了。
“当火箭托举嫦娥二号升空,一直到卫星进入环月轨道,每一次变轨控制、每一项在轨试验、每一条上行指令、每一组注入数据、每一个关键操作,都将在这里实施。”飞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是继俄罗斯、美国之后诞生的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载人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也是我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飞行控制中心。
■轻松应对工作人员未显紧张 记者在卫星飞行控制中心大厅看到,身着蓝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员临战前并没有显示出紧张的态势,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没有一点临战的感觉。“这正说明,我们已经做好了卫星发射前的所有准备工作,没有必要临阵磨枪了”,现场一位操控工作人员笑着告诉记者。
据介绍,这座卫星飞行控制中心自1996年组建以来,经历了14年艰苦创业,已经成为具有透明控制能力、可视化测控支持能力、高精度实时定轨能力、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自动化计划生成能力和清晰图像传输能力的现代化飞控中心。不少操控人员都是经历过磨练的熟手。
本版文/图 特派记者刘延珉 焦恭森(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相关专题:
嫦娥二号国庆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