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演艺市场消费习惯待培养 演出靠赞助生存

2011-01-12 05:4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出路一

演出市场需整体布局

    在青岛交响乐团团长连新国看来:“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应该有一个能够向世界张扬自己文化主张的演奏团体。这个团体无论从演出统筹、计划安排到市场推动,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体系”。连新国认为,青岛的交响乐在总体发展上还缺少更高的思路,而从全市的演出市场来说,文化公司大都处在无序竞争的状态。

    连新国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对青岛的演出市场从整体上加以布局和宏观调控,“有的时候几场音乐会聚集在一周之内,有的时候一个月没有一场,演出的内容良莠不齐,演出氛围也有待进一步营造。”

    宋伯川也认为,青岛的演出市场在档次定位上应该更加丰富和明确,“像青岛大剧院的演出定位应该就是比较高端的,而其他的演出场所和机构就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创作和演出适合中、低消费市场的节目,而不是都要一窝蜂抢占高端,毕竟中档价位的演出拥有的受众群体才是最多的,但目前这一块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出路二

有好作品还要会吆喝

    青岛歌舞演艺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港告诉记者,该公司剧团改制前属于国营企业。那时候作为一个演员,只要有演出就是快乐的。而每月的工资都是固定的,不管演的好不好,工资都是照样拿。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演艺市场的竞争开始加剧,外地大型的歌舞剧纷纷高质量包装,高起点制作,让青岛的歌舞剧市场感到了压力。“几十年来,我们都在按照老套路出牌,市场上的东西,我们根本不会。而那些民营的演出公司,已经靠着自己的摸爬滚打,走出了适合自己的道路”,黄港说,之前做广告、搞宣传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认为做广告就是“白花钱”。但现在看来不一样了,一个艺术作品,怎样包装、怎样宣传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都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了。而在“会吆喝”方面,黄港认为青岛本土的演艺公司应该以转企改制为契机,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市场营销之路。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