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一个城市起航的原点

纪念青岛建置120周年系列报道之八

2011-05-17 05:0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晚清的海防: 李鸿章一道奏折催生青岛建港

  “说起青岛建港,就不得不提到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李鸿章。”岛城文史专家鲁海,日前向记者讲述了文史资料中关于青岛港诞生的记载。1891年6月,李鸿章看完北洋水师的演习后,从威海南下到胶州湾视察。胶州湾的地形和所处地理位置的险要,让这位革新派大臣深有感触。“他认为这里是继旅顺、威海以南的第一大隘。立即上奏朝廷‘胶澳设防,实为要图’,朝廷批准了李鸿章的奏折。”鲁海介绍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出于军事战略需要,决议在胶澳建置设防,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胶澳。这便是青岛建置的开始。

  既然是基于海防需要,那相应的军事基础设施必不可少,“1892年,清政府开始在青岛湾内兴建人工码头。一座是位于小青岛西北向的前海栈桥,以供装卸物资和兵员上下。青岛栈桥长220米,宽10米,以石头垒筑桥身,水泥铺面,码头两侧装有从旅顺运来的铁制栏杆,前端设有吊架,便于起卸货物,亦称南海栈桥、铁码头、大码头。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码头,原是海礁形成的自然码头,经整修建成长100米,宽6米的桥式码头,也是石头垒筑桥身,水泥铺面,亦称衙门桥、蜗牛桥、小码头。”鲁海介绍说,建成后的前海栈桥码头和衙门桥码头,成为青岛正式建港的标志。

  有了海港,这座新兴的城市也有了生机。“这两座码头对青岛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有重要影响。在港航业方面,船舶往来极盛,航运通达。青岛港外通朝鲜,北通辽宁,南通江浙闽粤,以及山东诸港,进出口贸易也变得活跃起来。特别是天后宫庙会期间,船舶云集于青岛口内,甚为可观。沿港的商铺越来越多,到了1897年春,已经增至65家。随着港航活动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活跃起来。”鲁海说。

  “追溯青岛的城市历史,从港口发展的历史轨迹中探寻是一个有效且清晰的路径,青岛把清政府设防作为建置开始,其理由并不是简单的因为‘青岛口’有了驻兵和总兵衙门,成了军事重镇,才定义步入城市历史。而是在德国占领前,当时胶澳区域内因为港口航运和贸易,已经形成‘城镇’实体。青岛,是一座与港口伴生的城市,可以说没有港口也就没有青岛!以港立市,港兴城兴,港衰城衰。”鲁海介绍说。

德日眼里的"摇钱树":苦工感染霍乱即被活埋

  

为了能停靠大型船舶,德国人修建了码头。图为当时码头繁忙景象。(图片取自《青岛旧影》)



  “德日占领青岛期间,青岛的港口简直就是他们的‘摇钱树’。为了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他们根本不管港口工人的死活,像使唤牛马一样使唤工人。”今年82岁高龄、原青岛港务局副局长孙相合回忆到这里,情绪越来越激动。他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当时的种种苦难景象,但通过文史资料和当年老工人的讲述,那段历史在他的心中还是打下了烙印。

  1898年3月,德国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同年9月 2日,栈桥和衙门桥码头成为货运码头,作为自由港向世界开放。但是,德国人还不满足,他们认为这两个码头水不够深,夏天受东南风影响太大,修建防波堤难度也不小。所以他们酝酿着另建更大的码头,方便他们运输掠夺来的资源。

  其实,德国人觊觎胶州湾已经很久,早在19世纪60年代,德国著名的地质及物理学家李希霍芬就曾多次考察胶州湾。“德国人早就谋划好了建造计划,他们给青岛新港的定位是‘东亚最大贸易港’和‘中心市场’。为此,他们投入了巨额建港经费,资金接近7000万马克,这笔花销在德国‘青岛建设总投资预算’中,是所有建设项目中数额最大的。”孙相合介绍说,在新港位置上,德国人相中了现在的大港、小港一带。

  在设计上,德国人认为,意大利热那亚港半圆形的坞型港池与青岛港新址的地理位置近似,于是将热那亚港列为青岛新港的“样板”。

  1898年,德国人启动了青岛筑港工程。建港工程由德商“回利格”公司监督进行,他们在建港中采取“移山填海”、“建城建港并举”的方针,将铲除大鲍岛挖出的石料土方用以建筑小港码头,将铲除小鲍岛高坡的土石方就近用于建筑大港码头。1901年,小港建成;1904年,大港第一码头北岸正式对外开放。与此同时,当年的两个小码头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我是1943年到港口上干活的。那时听港口上的老人说,在建大港的时候,建筑工人都是沿海或是山东半岛腹地的民工,他们每天在德国人的监视下,用手推车和驴车从采石场向建筑工地运输石料和沙子,海面筑坝工程也是靠中国劳工驾驶舢板运送石料完成的。”孙相合介绍说。而对于德占时期劳工的悲惨生活,《青岛港的前生》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时 ,(逃跑的民工)甚至超过职工总数的60%,为了防止工人逃离,德国人采取寄居、圈墙等办法剥夺工人的自由。

  德占时期,依靠无数中国劳工血汗建造起来的青岛新港口,使这座新兴城市具备了其他城市没有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仅用了10多年,青岛便由默默无闻的偏僻渔村,一跃成为闻名于世的港口城市。这让另一个列强——日本垂涎三尺。

  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掠夺,他们着手扩建青岛大港。“1943年,我从胶县农村‘闯’进青岛港,当时还是日本占领时期,像我一样在码头上干苦力的劳工还有很多,也有被抓来的。当时码头破烂不堪,路面坑洼不平,泊位又很小,没有任何机械化操作,全靠工人肩挑抬扛,两个人抬着几百斤重的大箩筐,一铁锨一铁锨地往日本货船上装运煤炭、铁矿等。生活条件也很恶劣,吃咸菜疙瘩,当时劳工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吃的猪狗食,出的牛马力’。死亡率也很高,日本人怕霍乱,一感染上就被活埋了。”孙相合回忆说。

  据统计,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青岛民族轮船业各船行船只被日军强行占用,为日军装运由内地掠夺而来的物资和劳工,各船行大都破产倒闭。1938年从青岛港输出的劳工33976人。日本侵略军独霸青岛港,强制第三国船只不得利用青岛港的码头设备,进出青岛港的船只几乎为日本所垄断。在此期间,日本对中国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仅煤炭、食盐两项,1940年由青岛运往日本煤炭125万吨,8年间共掠夺食盐216万吨。

  谈及这些,孙相合眼角泛起了泪花。在他眼中,那是青岛港一段屈辱的历史。“围绕在港口周围,日本人兴建了铁路、公路,一车车的煤炭、铁矿石、稀土等资源,以及武器弹药等都被装到船上,直接拉回日本国内。”据孙相合回忆,当时的码头因为“口大肚子小”,缺少后方堆场,被形象地比喻为“五个指头”,而这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码头的修建是直接为帝国主义政治侵略、经济掠夺服务的。

德占时期,港口初建时的码头运煤工。



如今的港口工人机械化作业。



上世纪70年代老港口的道路极其狭窄。



如今的前湾港,道路通畅、宽阔。



青岛的新希望

大会战,老婆孩子一起上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

    “人民接手过来的港口,其实是一个烂摊子。”孙相合回忆说,针对实际情况,青岛市人民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以港养港”的建设方针,青岛港务管理机关对大港码头设施进行整治恢复工作。经过3年努力,使之复苏为新中国重要的对外经济贸易口岸之一。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的一个号召,让青岛港寻得了大规模发展的契机 。“我记得应该是1973年2月份,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外贸需要,周恩来总理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青岛市随即成立建港指挥部,启动了建设青岛港口的大会战。”孙相合回忆说。

    1968年进入青岛港当了一名基层装卸工的国立生,对那段岁月记忆犹新。“当时听说青岛港启动大规模发展后,就连普通的基层工人都感到欢欣鼓舞,大家都期盼着朝夕相处的青岛港能大变样。”国立生回忆说,“在6号码头改造的过程中,家里老婆、孩子齐上阵,自行车、扁担、箩筐统统拿来搬运,那是个‘填码头’的时代,爱岗敬业的精神在每个青岛港人身上都得了体现。”

    3年之后的青岛港,果然有了新气象。“我刚刚参加工作是在6号码头,虽然青岛解放都快20年了,但码头工人的工作还没有实质性变化,一样扛大包、拼铁锨,又脏又累。一些在码头上停靠的外国船员看到出大力的中国码头工人,也都很鄙视。”国立生说。但到了1976年,青岛港新增各类装卸机械就到达了126台,从1972年首次引进门机以来,到1976年已发展到21台,港口吊装能力有很大改善。

    这段时期,青岛港口最大的成就,就是建成了原油输出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黄岛一期油码头。“由于胜利油田生产的石油迫切需要通过港口出口,于是黄岛油码头的建设提上了日程。但在行政区划上,当时黄岛属于胶南,隶属昌潍地区管辖。建设黄岛油码头,交通部协调昌潍地区港口建设指挥部和青岛港口建设指挥部一起完成。油码头建成后,由青岛港管理。在这件事情上,昌潍地区学了一次雷锋。”孙相合回忆说。

    “我16岁从农村来到青岛,青岛具体什么样自己也不知道,感觉比农村好不了多少。当时记得在河北路上的青岛最高建筑只有五层,市中心一带区域很小,一些商业圈几乎都是围绕着港口发展起来的。解放前的青岛港口大多是国内贸易,而解放后,为码头建铁路、公路,围绕着港口发展了城市,港口真正盘活了这座城市……”孙相合说。

大青岛的蓝色起点

再建一个亿吨级大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港进入大规模投资建设的黄金时代。八号码头、黄岛二期油码头、前湾港一至四期工程……一个个大项目相继启动,让青岛港的吞吐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87年青岛港口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而到了2010年,青岛港实现吞吐量3.5亿吨,集装箱完成1201万标准箱。

    回顾这段历史,不得不提1987年青岛港口历史上迈出的那关键一步——向胶州湾西海岸挺进,建造青岛前湾港。“昔日荒沙滩,如今亿吨港!”提及前湾港一期的崛起,很多曾参与建设的青岛港人都会将这一句顺口溜挂在嘴边。

    青岛港建港指挥部工程部经理尹洪友回忆说,1987年12月,当时正在担任施工技术组组长的他随同170余位工作人员,在前湾港一期施工现场安营扎寨,“当时,我们没有住的地方,就在工地角落里搭了30间小平房,用砖垒了一道围墙。有的房间地面用砖头一铺,连水泥都没砌。家具除了上下铺就是办公桌”。由于这里住的都是工程测绘、管理和设备、物资采购人员,因此这个小院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前湾一期建港工程“指挥中心”。

    前湾港一期工程开工后,由于当时建港指导思想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经常因为某个环节的问题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进展。1988年底,前湾一期工程各单项进度比原预定工期拖延了半年多甚至一年的时间。当时曾有权威人士预测,前湾港一期工程将在21世纪初才能竣工。

    然而,青岛港硬是创造了奇迹。仅仅两个月后,前湾港一期工程的杂货码头岸线长度已完成250米,码头标高 2.8米,码头断面卸荷板已露出水面。1993年12月,投资 8.8亿元建造的包括6个深水泊位、年通过能力1700万吨的前湾港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前湾港一期的年通过能力几乎相当于青岛港老港区年通过能力的总和。可以说,前湾港一期的建成,开启了青岛港国际大港的新时代。

    “青岛港是我较熟悉的老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发展举世瞩目。2008年,吞吐量达58亿吨,集装箱达1.28亿标箱,与青岛港的示范作用分不开的。”这是2009年8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对青岛港做出的评价。

    世界第七大港、集装箱世界第八大港 、进口铁矿石吞吐量居世界港口第一位、进口原油吞吐量居全国港口第一位……青岛港口从历史深处航来,面临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2009年3月1日,国家交通运输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了《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总体规划》,这意味着胶州湾已经容纳不下青岛港口的发展步伐,青岛的港口要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再建一个亿吨级大港。

■青岛港口大事记

    1892年,清政府开始在青岛湾内兴建人工码头。

    1898年3月,《胶澳租界条约》签订,同年9月2日,栈桥和衙门桥码头成为货运码头,作为自由港向世界开放。

    1901年,小港建成;3年后,大港第一码头北岸正式对外开放。

    1938年,日本再次侵占青岛,他们着手扩建青岛大港,更加肆无忌惮地展开掠夺。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市提出了“以港养港”的建设方针,青岛港务管理机关对大港码头设施进行整治恢复工作。

    1973年,青岛市成立建港指挥部,启动了建设青岛港口的大会战。

    1987年,青岛港向胶州湾西海岸挺进,建造青岛前湾港。

    1993年12月,投资8.8亿元建造的包括6个深水泊位、年通过能力1700万吨的前湾港一期工程全面竣工,由此开启了青岛港国际大港的新时代。

    2009年3月1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总体规划》批复。青岛的港口要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再建一个亿吨级大港。

    A18、A19版文/记者 李兵 实习生 刘彬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青岛港集团提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相关专题:青岛建置120周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港 原点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