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建置120年 德华大学:开中国现代教育之先

2011-05-20 04:0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正在德华大学上课的学生,他们来自国内外,最多时有400余人。(图片取自《青岛旧影》)



    地处岛城西部老城区的朝城路2号,原本是一所大学——“黑澜大学”的旧址。黑澜大学,是青岛最早的大学,创立于1909年,它原名为“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因是中德合办,也称德华大学),后来在口耳相传中产生了“黑澜大学”的称谓。至于原因,一说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黑澜的德国军官,也有人说,是因为临海处有一片黑色的礁石。

    岛城文史专家鲁海先生曾撰文称,该校校舍面积很大,今天来看,北起单县路、西至范县路(今已在青岛一中校内),南至贵州路海滨,东至鱼台路。不过,1914年日占青岛后,德华大学迁至上海与同济医学专科学校合并,称同济大学。

    尽管德华大学只存在了5年时间,但进行了一场中西教育接轨的伟大实验,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的风气之先。百年后的今天,它留下来的财富与记忆,仍可带领我们重温那些梦与痛……

曲折谈判一年多张之洞办学封笔之作

    在张之洞的人生大事年表上,尽管没有特别的记载,但在1908年的5月份,对于青岛来说,张之洞无疑是极重要的一个人物。此时,71岁的张之洞奉旨管理学部事务还不足一年,兼任学部尚书的他有了一个新的差事——负责和德国人奥托·佛兰克谈判,议题是中德双方合作在青岛设立一所大学。

    张之洞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2时睡觉,晚上10时起床办公。双方谈判定在1908年5月29日上午,谈判内容包括了即将在青岛设立的这所大学的名称、校址、经费、行政管理和专业设置等事项。事实上,1908年2月15日,德国驻华公使莱克斯与张之洞曾进行过一次会谈。清政府学部认为,教育“实为国家应尽义务,非外人所能代谋”,虽然不禁止外国人在内地兴办学堂,却不允许在中国政府立案,遂拒绝德方提出的办学计划。

    这一次,张之洞一改之前冷漠的态度。经双方协商,中方认为:“凡外国人在中国设立学堂者,一概不与立案……惟此次德国在青岛设立学堂,系其政府之意,与私立者不同,而筹定巨资,遴派专员来华商订章程,亦非私立学堂家自为学者可比……果其宗旨不悖,课程皆符,自应准其立案。”这就是说,原则上同意参与青岛高等学校的筹办,并承认未来该校毕业生的学历。这一次谈判,就双方合作办学的意向达成了共识。

    当年7月9日,中德双方在青岛议定《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章程》,共18条。章程规定:“本学堂系中德两国政府合办,中国协筹开办经费四万马克,惟中国所筹常年经费以十年为限,十年以后再行续议。”关于学校定名和科系设置,章程规定,“学堂定名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设在青岛 ,分为两班,一初级,有普通学;二高等班,有专门学。皆设中学(中国国学)各种功课,与西学各种功课,相辅而行。”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虽称“高等”,因其生员处于刚试办新学的初级阶段,且其教育非完全德国化,所以初设的目标尽管达到了高等,但仅属德国大学的第二类。1909年6月20日,学部上呈《山东青岛设立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咨议情形并商订章程认筹经费折》,正式奏议设立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同日即奏准立案,至此,经过一年谈判的合作尘埃落定。今天可查的有关史料记载,张之洞被誉为“通晓学务之第一人”,但以军机大臣分管某部事务,似乎在清廷历史上少有先例。掌管学部期间,张之洞主要做了三件事,前两件中一是“完善教育制度”,二是“修订中学课程”,全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第三件,则就是关于中德在青岛合办大学的谈判。

    立案后仅仅一个月,张之洞就向清廷因病请假,并在仨月后病逝。与德国人的这次谈判,是此前一手创办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等学府的张之洞,在学务上的最后一次出场,这位晚清重臣的最后一笔,留给了青岛。

学生有特殊护照较普通中国人高一等

    1909年10月25日上午,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举行开学典礼暨建筑校舍开工庆典,开学典礼之后,立即举行新建校舍奠基礼,在基石上用中德两种文字刻着:“……为向中国表明德国的友谊,表明德国在远东工作的和平性质,德皇威廉二世陛下提议在青岛建立德华高等学校,这一建议为中国政府怀着感激的心情所接受。”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开办经费64万马克,德方出资60万马克,中方出资4万马克。因是中德合办,所以,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通常也被称为德华大学,其划定的校舍面积很大,东自今鱼台路、朝城路,北至今单县路,西至今青岛一中,南至海边,建有办公楼、教学楼、宿舍楼、礼堂、化验室、实习工厂等。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监督由德国贵族、矿物学家凯贝尔博士担任,总稽查为中国人蒋楷。蒋楷,早年为山东平原县令,后任御史,是饱学之士。如果说是“通晓学务之第一人”的张之洞决定了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方向,那么,四品官吏蒋楷就是实现这个伟大教育计划的第一人。

    据史料记载,蒋楷来青岛任大学总督察时,官阶为四品,为了欢迎这位大人物,中国人商会在三江会馆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各界商人对蒋楷以示尊重。在青岛任职不过3年时间,但蒋楷为官时不仅不赚钱,还经常赔钱,有的刁民不缴税,蒋楷自己出钱给交上。蒋楷的至诚、厚道,为世人所赞,当时在青岛的中国人主要是商人、工人,蒋楷被称为“青岛圣人”。1913年除夕,这一天是蒋楷的生日,也就是在这一天,蒋楷不幸病逝。

    据鲁勇所著《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中记载,当时,来祭奠蒋楷的中外人士众多,蒋楷老年得子,他去世的时候,儿子只有七八岁,作为孝子,向行礼的跪孝子头,宾客一般都避开了 ,表示不敢接受。

    据鲁勇撰文介绍,对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学生,胶澳总督发放了特殊护照,类似于今天的学生证,拿着这张护照,巡捕对学生不敢欺侮,必要的时候,学生还可以招呼巡捕帮助。在青岛,这些学生比普通中国人享受高一等的待遇。

    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对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也有研究。他介绍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农林科在李村建有实验农场,供实习。工科除校内有实验工厂外,学生去四方机厂、船厂实习。医科在福柏医院(今人民医院)实习,政法科则在法院当陪审员。后来许多毕业生毕业后都去了德国深造。

    同时,学校教师大半为德国人,如鲁斯原是德国工业大学的教授,也有的是医生兼任,大学也学中国经学,聘举人出身的中国人担任。清末学部副大臣(教育部副部长)兼京师大学堂监督(校长)劳乃宣1912年来青岛,学校拟聘他为经学教师,劳乃宣答应了 ,但不肯剪去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而未能被聘任。

▲ 德华大学师生们一起郊游合影。



▲德华大学教师队伍及部分牧师合影。(均为资料图片)



▲青岛地区最早的高等学校--德华大学的校舍。



学生生活多体育竞赛每星期要学性病知识

    “中国青年人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鲜活朝气和进取精神,十分令人快慰。无论是体操竞赛的成绩,还是足球运动的成绩,都值得加以肯定。学校领导似乎非常清楚地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合作……这样,学校便成了中国青年精神和身体双重培养的基地。”1911年1月25日,《青岛最新消息报》如是刊发报道,对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学校生活进行介绍,可以看出,体育和军事成绩的重要性。

    学生们应该在学校得到全面地塑造,这是监督凯贝尔的教育思想。早在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开学典礼上,他就清楚地表达了这种思想:“全部学校组织应当听过不间断地工作把中国民众锻炼得坚如钢铁,使之能够适应当今时代多方面的需要和需求。”凯贝尔称军事和卫生教育为学生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运动占了学生生活的大部分内容,每年1月份学年结束时,紧接着年终考试,大规模的体操和田径比赛就开始了,包括举行军事检阅。据《德华高等学堂规划记载》,除了体育竞赛,每周还有一节“健康生活课”,包括身体护理、性病知识等内容。事实上,除了身体和精神的强健,学生们还要进行纪律训练。学生们所在的学校,是一个受到严格监视的世界。所有学生按照每个房间两人或三人的分组住在学生公寓内,晚上八九点钟,学生公寓的大门就被关闭,学生根本无法外出过夜。在学生公寓,每层都设有一位管理员整夜监视所有过道,而该管理员的任务之一就是监控学生们的同性恋倾向。学生们也有义务进行自我监督和相互监督,一旦发现有不轨性行为,必须马上报告校领导。

    事实上,德国的“宣传学校”或“广告学校”都是由外交部的一个特别学校事务司主管,该主管部门不仅有权决定学校的财政预算和教学计划,而且还对学校的经营和教师队伍进行监督。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隶属胶澳总督府和德国帝国海军署管辖,海军部门也想在这里灌输他们特有的想象和观念,充斥课堂教育和学校生活的“军事精神”也就不难理解。在这种状况下,两种人的两种观念发生了冲突,数学家克纳普等教授坚持科学和学校相对殖民统治当局的独立性,而特鲁伯总督等人试图通过学校条例来对大学生活施加更大的影响。1910年的秋季,矛盾升级,全体教师罢教并要求集体辞职,特鲁伯的总督职务也在这年年底被解除。

中国教授月薪百元孙中山亲赴学堂演讲

    至1912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在校学生已有340人,覆盖了中国南北14个省区,成为远近闻名的高等学府。据当时教育部官报,云南省就曾呈请将自己的优秀学生选送到该校就读。他们在上报的文本中称该校为青岛大学。到1912年,已有26位德国教师和6位中国教师在这里工作。当时,在青岛的胶州高等法院大法官格奥尔格·克鲁森博士和青岛观象台台长布鲁诺·梅尔曼博士,都曾兼任过讲师,而在中国籍教师中,于濂芳名气较高。

    根据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增人的考证,于濂芳为山东潍县人,性孤洁,喜独处,擅诗文。于濂芳早年热心科举,曾得优贡。后年岁愈长,识见愈加不凡。因慨叹官场腐败不堪,不欲同流合污,于是绝意仕进,闭门读书。辛亥前后,倾心新学,以中年之资历,学者之身份,毅然进入新式小学就读。也许正为此,于濂芳最终成为德华大学中国文学及伦理学教授,月薪100元整,为中国教授薪给之最高规格。由于教风严谨,他深得学子爱戴。

    这一年,达到办学顶峰的青岛特别高等专科学堂,先后迎来了两位重要人物的到访,先是德国亲王,后是孙中山。当年9月28日,孙中山先生乘胶济列车由济南抵达青岛访问。两天后,在出席广东会馆的午宴后,前往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在大礼堂向师生做了演讲。据史料记载,在孙中山的整个演讲中间涉及了两个内容,首先是希望德华大学的学生认真、安心、完整地接受这样一种教育,并把这种知识用于共和国的建设。

    “(学生们)必须勤奋、热情和自我克制地致力于自己的学习,以使将来在结束自己的学业后走入生活,以其知识造福于人民。就是说为了人民去建设中国的幸福,在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发明、有组织的劳动等,为中国人民的福祉而贡献自己。”孙中山提出,德国在世界各国中以其文化和科学领域的成就,以其法律的完美,成为最文明的国家。学生们应以德国作为新中国的楷模,“中国尽管有数千年的文化,却没有做出可与德国在(青岛)十几年中所做的相媲美的业绩,道路、房屋、港口设施、卫生设备,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他们的勤奋和努力。学生的目标,应激励自己努力赶上,把这个范例推广到全中国,并且使自己的祖国同样完美”。

■结局

因战争停办迁沪全并成同济大学

    “20世纪90年代初,当我捧读《同济大学校史》第一卷的时候,才知道同济大学土木系科的缘起是发端于千里之外的青岛德华高等专门学堂的。”2007年,一位名叫范家骥的同济校友 ,在同济土木系科探源中如是说。在战乱年代,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命运,如同风中的落叶,飘摇不定,无处着落。

    1914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本侵略者攻占了青岛,德人开设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随后被迫停办,迁往上海,与同济医学专科学校合并,称同济大学。历时5年的青岛最早的大学只有农、法两届和工科一届毕业生,尚未毕业的学生约有200人,该校教师德士烈、白德林等及43名学生转至上海。

    转走的学生中,4名入医正科,9名法政科学生1915年在同济毕业;另外30名土木科学生,同济为他们在工科(1912年同济正式设立工科,当时只有机电科)内增设土木科,其中在青岛尚未预科毕业的学生,则先安排他们补习数、理、化、图画等课程,第二年再进入土木科。赫赫有名的同济大学土木系,随着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注入,开始了它长达近百年的光荣与梦想。

    事实上,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医科,也是青岛最早的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机构。

    按照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增人的说法,它以在整个世界上都居于领先地位的德国现代医学为支撑,又特别重视医学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其临床教学与实习基地,即兴建伊始的青岛总督府医院(初建时称为德国海军野战医院,俗称帐篷医院——因为其最初是由几顶帐篷作为基础建造起来的),即当今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由此,当下的青岛大学也就辗转找到了自己的办学渊源之一。当时的总督府医院,设施的先进,医疗科目之齐全,在整个中国都应当是最先进的。

    由此,也可以看出,眼下青岛大学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实在是源远流长,其重视实践强调临床教学的优良传统,更是风行百年,植根深厚。

    在刘增人所著《一所久已尘封于历史档案的大学——德华大学旧事》中,刘增人深情地表示,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是中外高等教育理念在中国尤其是在青岛第一次认真而有成效的碰撞、交融与互补。德国文化重实用、重科学的显著特征,在这所大学里体现得非常明显。如果它能够在青岛办得比较长久,其效益和作用,将会更加显著和深广。

    可惜办学不久,一战爆发,日本侵略者取德国人而代之,德华大学因之停办。在校生200余人,被迫转入上海同济学校,德华大学随即告终,一段有声有色的高等教育的历史,因之夭折!这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的恨事!

    A28、A29版文/记者 陈浩杰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相关专题:青岛建置120周年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