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老红军后代
掩护主力,一个排只剩9人
对于泸定桥的记忆,很多人定格在了76年前的那场令世界震惊的战斗,22名勇士英勇夺取泸定桥的事迹注定永载史册,但很少有人知道在红军主力渡过泸定桥后,却还有一批人为了掩护红军主力的北上,经历了那场腥风血雨的战斗,甚至付出了生命。2011年5月25日,记者有幸联系到了最后一个撤离泸定桥的老红军袁炳清的家人,通过他的儿子袁清贵的讲述,还原了袁炳清生前的传奇经历。
身扛机枪打下两架敌机
在距离泸定桥4公里的安乐坝村,记者找到了袁清贵的家,这里交通还算便捷,家门口就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听说记者要来了解父亲生前的事迹,这位朴实的庄稼人打开了话匣子。
袁炳清原名刘云生,于1913年4月18日出生在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的一个贫苦人家。八岁那年,母亲去世,无法养活一家四口的父亲将他卖给了一户财主家当放牛娃。从此,他受尽财主的折磨,天天挨饿。
1935年春,家乡来了纪律严明的红军部队,红军一位炊事班长看他是一个挨饿的穷苦孩子,就给他盛了一碗“冒尖”的米饭,让袁炳清吃了个饱,而正是这碗让自己生平第一次吃饱的白米饭感动了袁炳清,让他决定跟着红军走。
在鸡场坪战斗中,由于红军歼灭数百敌人,为了报复红军,敌人派来了8架飞机,敌机一边丢炸弹,一边用机枪低空扫射,很多战友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中。一颗在袁炳清与排长身边爆炸的炸弹不仅炸伤了袁炳清的左膝盖,更夺去了他最亲爱的排长李忠元的生命。
看到身边一位位战友倒下,袁炳清与炊事班长李家意怀着满腔怒火,架起机枪向敌机射去,当天先后有两架飞机被击中着火坠毁。战斗结束后,为了表彰二排英勇斗争的精神,上级对二排全体进行了表彰,每人奖励了两块大洋和一套军装,袁炳清也被任命为二排的新排长,负责指挥三个班共36名红军战士。
掩护主力最后一个撤离
用袁清贵的话说,泸定桥是袁炳清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地方,因为在这个地方,为了掩护大部队继续北上,他带着30多位战士坚持战斗,最终只有9人顺利突围。
1935年6月初,飞夺泸定桥战斗后的几天,红军主力通过泸定桥继续北上,而袁炳清所在的红九军团奉命殿后。但由于追击的国民党军队人数太多,在顽强阻击了一周后,敌人增援部队越来越多,敌我双方伤亡不少。
在紧急关头,红九军团政委何长工果断下了撤退的决定,但同时命令袁炳清率领战士将泸定桥的地链隔一根锯一根,“接到命令后,父亲带着战士费了很大的劲儿终于完成任务,之后父亲才带着战友们撤离了泸定桥,也算是最后一个撤离的。”袁清贵告诉记者,完成任务后,父亲带着一排的战士翻越马鞍山,通过了小股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到达天全赶上大部队时,原本30多人的队伍只剩下了9人。
“一提到这段时期,父亲就会忍不住流泪,总是一个人自言自语说对不起他的那些兄弟。”说到这,看着袁炳清老人的照片,袁清贵也哽咽了起来。
在随后的行军过程中,由于张国焘的分裂,袁炳清又跟随红四方面军重新过草地、翻雪山南下。部队到达甘孜时,袁炳清膝盖伤口复发,领导决定让他留下看病。病好了之后,一心想着部队的袁炳清希望能找到红军队伍重新归队,由于判断失误,在去往成都方向的路上,袁炳清被国民党士兵抓作壮丁,并被捆在树上,受尽折磨,后来在借口上厕所的时候,袁炳清翻墙跑了出来,继续寻找部队,后来沿途乞讨到了泸定,没有找到队伍的袁炳清无奈之下经人介绍做了上门女婿,从此改名换姓,在泸定定居了下来。
每天都要看看泸定桥
据袁清贵介绍,父亲袁炳清年纪大了之后,每天早上7时多,就会从家里出来,走到泸定县城,远远地望望泸定桥,即使到了老人已不能下床走路的时候,也要让儿子推着轮椅去桥边转转,但老人从来不会去泸定桥,因为那里曾留有他很多战友的鲜血,“他是不忍心啊,那么多战友都牺牲了。”
“父亲对于现在的生活非常满足,他在世的时候,总是说新生活来得不易啊,多少好战友一个个倒下才换来了今天的生活,要我们一定好好去珍惜。”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