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桥幕后故事:桩基定位误差不到几毫米

2011-06-28 00:21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从“愁得慌”到自豪兴奋

    程建新  中交二公局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第七合同项目经理部

    2006年底,跨海大桥还没有正式开始建设的时候,程建新分到了任务,来前期考察胶州湾大桥的建设,“刚好是冬天,坐船在这胶州湾高速上,一望看不到头,我们都是愁得慌,这么长的桥怎么建呀?”程建新说道。

    程建新是山东临沂人,从第一根钻孔灌注桩到胶州湾大桥贯通,他见证了这一奇迹,“看到大桥一点点建设起来,我们干得也起劲。”程建新说道。

    五年的建设时间里,虽然只花两小时便可以回到家,但是程建新每年回家也就一两次,五年回家的次数不超过十次,“大桥各个标段都在抢工期,我们也在加班加点地干。”

    “自豪、喜悦、兴奋。”当问及自己一手建造起来的胶州湾大桥即将通车心情如何时,程建新脸上洋溢出喜悦的笑容。

    记者了解到,大桥的建设前后共有3万人参与,如今,这些建设者多数已经离开大桥。

抗震抗风建设之初就已设计到位

    蔡建军  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总工办

    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作为我国北方盐冻地区修建的第一座特大型海上桥梁集群工程,面对着海浪的冲击、盐水的浸蚀、冰雪冻融及可能出现的异常天气和地质灾害,很多人疑问,它能巍然屹立百年吗?

    在山东高速青岛公路有限公司总工办主任蔡建军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规划设计开始说起。

    据介绍,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从1993年4月最初景观被具体勾画出来时,青岛市政府就请来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进行可行性研究。一直到2004年1月,《国家重点公路青岛——红其拉甫青岛高架路段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才完成,同年3月上报山东省发改委;其间经历了规划、预可 、工可 、初设、施工图设计和招投标、开工实施等阶段,至2006年12月动工。

    历时13年零8个月,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在内的数百名中外专家,其规划设计凝结了几代中国桥梁专家的心血和智慧。专家们深入研究和摸清了胶州湾地区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质、地震、通航、航空、海冰、冻融和施工工艺等影响大桥建设的基本因素。

    “八级以下的风对大桥通车不会有影响,八级以上要采取一定的限速措施。”蔡建军告诉记者,胶州湾是变化无常的海域,除海底地质条件复杂,海湾大桥能够抗多少级的风和多大的地震,如何保证大桥建成后自身和通行安全,都在最初设计时就想到了,而且都有严格设计标准。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大桥建设指挥部多次邀请全国顶尖桥梁专家和学者,定期召开专家会议。2007年6月15日,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防腐蚀技术研讨会暨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论坛召开;2008年10月16日,中国工程院又举办了山东高速胶州湾大桥国际桥梁论坛。在方案优化、技术创新等多方面,专家们都给予了技术支持,为解决大桥建设过程中、将来的维修、防腐蚀、安全环保、灯光照明等关键性科研难题,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

他们基本没离开过岗位

    武小文  海底隧道建设者

    认识武小文,是记者首次穿越海底隧道的时候,当时隧道内还在施工。武小文是辽宁人,自己的父亲和哥哥都在海底隧道工作过,如今他们早已撤离了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正式贯通后 ,我们就撤离了,工种不同,工人都是一批批换的。”武小文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海底隧道在建设过程中,同样是动用了数万人,一批一批的建设者现在多数已经离开了青岛,但是他们的血汗仍旧留在海底隧道。

    谈到他们一起奋斗过的队友,武小文对记者说,当时很多工人都是从南方来的,“很多工友是四川那边的,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那一年时,他们家乡也遭到了地震的破坏,很多工友家里都是有亲人遇害,但是基本上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岗位。”

    据介绍,家乡遭遇地震,虽然心里是痛苦的,但这些工人用自己的行动继续建设着隧道,他们也将自己的积蓄捐献出来,帮助自己的亲人,“我们当时都是非常感动的。”武小文说道。

    文/图  记者 昌旭光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