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一目标能否变为现实?如何对公款旅游这一“顽疾”标本兼治?连日来,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就此展开热议,纷纷开出“药方”。
近年来,中央早已三令五申严禁公款旅游,但各地依然有官员打着开会、考察之名四处公款旅游。为何众多的会议被安排在景区或靠近景区的地方?频繁出国考察是不是真能促进工作?
当前,对于公务接待,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指定政府定点宾馆、实行公务卡消费制度等。“确实起到一些效果,但这远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公务接待过多过滥、花费过多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
“公务消费过滥并非不治之症 ,只要做到信息公开,打破‘自我监督’的局限,从预算、报销手续、公示等环节入手,加强监管,敢于处罚,便可使问题迎刃而解。”全国政协委员史贻云进一步指出,抑制公款消费就是要让社会监督政府,建立起公共财政公开制度和现代财政预算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冯培恩则提出了另一种思路:GDP的增长和财政的增收是政绩,降低行政成本同样是政绩。不能只看GDP的增速多少,还要看行政成本占财政的比例。“行政成本过高的政府,不是高效的政府;花钱过多的干部,不是真正能干的干部。”冯培恩委员建议尽快以行政成本核算考核各级政府,把包括开会、考察在内的行政行为成本与结果以及公众满意度、政府职能的实现程度纳入考核体系,“倒逼”树立节约意识,转化为自觉的工作作风和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已经出现了“领导出国、老板买单”的现象。俞学文代表提出,要加强对腐败行为的前瞻性研究,在制度设计上避免出现“ 上有对策、下有对策”;要通过严控严查和有效监督,打造廉洁高效、百姓信赖的政府。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相关专题:
2012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