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缺陷问题堪忧 75%问题儿童是留守孩子(图)

2012-07-09 07:2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近日,全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发布的我国首份“留守儿童健康人格报告”称,我国留守儿童人格缺陷问题堪忧。7月8日,记者从岛城医院了解到,目前接诊的心理问题儿童中,有75% 是因父母在外打工,只能在老人身边长大的留守儿童。医生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欠下的,将来加倍都很难补回来,因此父母平时要多跟孩子沟通。

留守儿童人格缺陷堪忧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段成荣表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问题检出率很高,具有轻度及其以上健康人格问题的得分率显著高于全国儿童的平均水平,留守儿童人格缺陷问题堪忧,突出表现在学习焦虑、与人沟通焦虑、处事敏感、易冲动等方面。

    据了解,过去国内有很多组织、机构、团体对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进行过帮扶和援助,然而关注的重点更多放在生理健康和物质资料方面,对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方面关注明显不足。加之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问题通常比较隐性,不容易被发觉,这就使得社会对这一群体健康人格的关注显得格外重要。也正缘于此,中国人口宣教中心主任张汉湘表示,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爷爷去世,孙子要自杀

    说起留守儿童问题,岛城不少心理医生认为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了。“前段时间我刚接诊了一个留守孩子,爷爷去世了,结果他闹自杀。”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姜桂兰称,今年13岁的君君(化名),老家是农村的,在5岁的时候爸爸就来到了青岛工作,一段时间后,母亲也来到了青岛。君君跟着爷爷奶奶一直在家里过。

    去年,君君的父母觉得经济条件宽裕了,于是就把他从老家接到了青岛,想让他在这边上学。可是君君来了之后,整天闷闷不乐,放学回到家后就是做作业,也不跟父母交流。半年前孩子的爷爷生病去世了,从那之后,孩子更是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下降了很多,最近甚至喝了农药。

    “我们都快急死了,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跟我们说。”君君的母亲说,孩子对他们就像对待陌生人一样,她担心孩子再出什么事,就带着她过来看心理医生。

    姜桂兰说,孩子在跟她交流的过程中说他想爷爷,他想早点去见爷爷,所以就不想活了。

    “虽然这个孩子失去的是爷爷,不过他经历的却是丧父的心痛。”姜桂兰称,她通过跟孩子交流了解到,从孩子记事的时候就跟爷爷奶奶在一起,孩子心中的父母就是爷爷奶奶,跟亲生父母一点感情都没有,其实他现在也不愿意待在父母的身边。

    “现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严重。”姜桂兰说,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没有做过专门的调查,不过在门诊上,每个孩子来就诊的时候,她都会问问孩子的生长史,在咨询的过程中,她了解到,在存在问题的青少年儿童中,有75%的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有的是上了小学才回到父母身边,有的则是上了初中之后才回到父母身边。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